腊月二十八,年的脚步已然近在耳边。李家院子里,昨日采购回来的年货堆了半间堂屋,空气里都仿佛浮动着糖的甜香和崭新布料的浆洗气息。然而,真正的重头戏,还是那些需要精心炮制的野味。
一大早,李卫国就和大哥李建国开始忙碌起来。屋檐下挂着的、用粗盐腌制了多日的野猪肉和鹿肉,需要取下来进行下一步处理。这些肉条已经失了部分水分,颜色变得深红,表面结着一层薄薄的盐霜,散发出浓郁的咸香。
“卫国,这鹿肉金贵,咋做才好?”李建国小心翼翼地取下半扇鹿后腿,问道。这鹿肉可比猪肉稀罕多了,他不敢轻易下手。
“鹿肉性温,炖着吃最补,也最香。”李卫国早有打算,“把腿肉切成大块,和咱娘去年晒的干蘑菇、山上捡的野榛子一起,用大柴锅慢慢煨上一天。剩下的肋排,抹上调料,用松树枝慢慢熏烤,别有一番风味。”
他自己则亲自处理那块最好的野猪五花肉。他打算做一道硬菜——野猪方肉。将整块方正的带皮五花肉在烧红的铁锅上烙烫猪皮,去除残留的毛根,也让猪皮在炖煮后更加软糯。然后用温水刮洗干净,放入大锅,加入葱姜、茱萸(代替辣椒)、自家酿的黄豆酱和少许糖色,注入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让那肉在锅里咕嘟咕嘟地慢慢成熟、入味。
张彩霞和王桂芬也没闲着,灶房里的活计更多。那些风干的野兔和竹鸡被取下来,用温水泡发。野兔斩块,准备和土豆、宽粉一起红烧;竹鸡则打算和泡软的干豆角一起炖,吸收彼此的鲜香。李小红则被分配了清洗干蘑菇、木耳,剥野榛子的轻省活计,她做得认真,小脸上满是参与家庭大事的郑重。
院子里,赵老实也过来了,他负责的是体力活——劈柴。要想让几口大锅同时保持小火慢炖的状态,需要大量的硬木柴火。他抡起斧头,手臂上的肌肉贲张,粗大的木柴在他手下应声而裂,发出清脆的响声,很快就在墙角码起整齐的柴垛。汗水从他额角滑落,他却浑然不觉,只觉得浑身是劲,能为这个大家族的团圆年出力,心里说不出的踏实。
灶房里,几口大锅同时开火。炖野猪肉的锅里,酱红色的汤汁翻滚,浓郁的肉香混合着酱料的醇厚气息,霸道地弥漫开来;煨鹿肉的陶罐则相对安静,只有细微的“咕嘟”声,但那股属于山珍的、更加清雅而滋补的鲜香,却丝丝缕缕地透出,勾人食欲;旁边红烧野兔的锅里,则是另一种热烈的香,带着一丝干辣椒的呛香,引人垂涎。
李卫国不时地查看各个锅里的火候,调整着调料。他仿佛又回到了前世在部队时,偶尔露一手给战友们改善伙食的场景,只不过此刻,围在身边的是他血脉相连的亲人,这份烟火气里,饱含着更深的眷恋与责任。
铁蛋和妞妞像两个小尾巴,在灶房和院子里穿梭,鼻子用力嗅着空气中交织的各种香味,眼巴巴地看着锅里,时不时就要问一句:“娘\/大伯母,啥时候能吃啊?”引得大人们一阵好笑。
随着日头偏西,各种野味的香气已经彻底融合,充盈着整个院落,甚至飘散到左邻右舍。那是一种丰足、踏实、充满希望的年的味道。李卫国看着在灶台前忙碌的母亲和大嫂,在院里劈柴的姐夫,陪着小辈玩耍的妹妹,以及坐在门槛上,含着烟袋,一脸满足地看着这一切的父亲,心中一片宁静与温暖。
所有的猎物,最终都化作了这满厨的珍馐,化作了凝聚家人、告慰一年的团圆盛宴。这不仅仅是口腹之欲的满足,更是一个家族在新生的顶梁柱带领下,告别贫瘠过往,迈向红火未来的盛大宣言。夜色渐拢,李家小院里灯火通明,肉香四溢,只待除夕钟声敲响,便可举杯畅饮,共庆这来之不易的丰收之年。
喜欢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