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五年的春天,北京的杨絮又开始没心没肺地满天飞,像极了后世办公室里永远清不干净的键盘灰。
陈默坐在国家计委综合处那间充满陈旧纸张和墨水味道的办公室里,捧着一杯滚烫的茉莉花高末,目光放空地望着窗外。
内心oS: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咳咳,又到了写各种季度总结、年度计划的时候,这玩意儿跟后世的ppt汇报有啥区别?无非是把“赋能”、“抓手”、“闭环”换成了“进一步”、“加强”、“深化”,本质都是正确的废话文学。
哦,区别还是有的,这会儿是用笔写,手腕子受罪;后世是用电脑敲,颈椎和腰椎受罪,社畜的进化,就是疼痛部位的转移是吧?
他收回目光,落在桌上一摞刚送来的内部简报和参考资料上。
这些可是普通老百姓接触不到的“干货”,虽然大部分内容在他这个来自信息爆炸时代的人看来,略显粗疏和滞后,但贵在原始和真实。
内心oS:没有大数据爬虫,没有实时新闻推送,全靠人工摘编和邮递,效率低得令人发指。但话说回来,这种“信息稀缺”反而给了像我这样的“作弊者”巨大的操作空间,嗯,这就叫“降维打击”的快乐。
他随手翻开一份关于亚太地区经济动态的简报,主要是东南亚几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数据、外资流入情况之类。
起初只是例行公事地浏览,但看着看着,陈默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泰国……外汇储备增长放缓,但短期外债规模却在快速上升?
马来西亚的房地产热度有点异常啊,这泡沫的既视感……印尼的经常项目逆差扩大得有点快……
一些看似孤立的数据,在他脑海中与前世记忆的某个片段迅速勾连、比对。
那种熟悉的、令人心悸的感觉渐渐浮现——那是金融危机爆发前,资本暗流涌动特有的征兆。
内心oS:我勒个去!这不是亚洲金融风暴的前戏吗?印象里是97年夏天才全面爆发,但这蝴蝶翅膀,95年就开始扇呼了?不对,不是蝴蝶翅膀,是索罗斯那群大鳄们,估计现在已经开始悄悄建仓了吧?靠!我这算是提前两年多嗅到味儿了?
他立刻起身,走到资料柜前,开始翻找更多关于东南亚各国近期详细金融数据的文件。
这举动引起了工位上老科员老王的注意。
“小陈,找啥呢?风风火火的。”老王推了推老花镜,慢悠悠地问。
他是处里的老黄牛,性格温和,对陈默这个能干又不太张扬的年轻人观感不错。
“王老师,我找找去年和今年一季度泰国、马来西亚这几个国家的外债结构和外汇储备明细。”陈默头也不抬地回道。
“哟,研究起国际金融了?咱们综合处,主要还是盯着国内这一亩三分地儿吧。”一个略带阴阳怪气的声音插了进来,正是副处长赵国庆。
他虽然在上次信息化项目中被张处长当众不点名批评后收敛了不少,但偶尔还是会忍不住刺陈默一下,试图找回点存在感。
陈默懒得跟他多费口舌,只是淡淡回了句:“赵处,多了解点外部情况,也好更好地理解国内经济嘛,都是联动的。”
说完,继续翻找资料。
赵国庆碰了个软钉子,哼了一声,坐回自己位置,拿起一份文件装模作样地看着,眼角余光却不时瞟向陈默。
内心oS:联动?就你能!一个毛头小子,真当自己是全才了?国内还没搞明白,就想着指点国际江山?哗众取宠!
陈默没理会赵国庆的腹诽,他很快找到了需要的资料,回到座位,拿出稿纸和计算器(这时候可没Excel随便拉表),
开始埋头计算起来:外债总额\/外汇储备、短期外债\/总外债、经常项目逆差\/Gdp……一个个关键比率被他计算出来,与记忆中的警戒线进行对比。
越算,他的心越沉。
数据指向的趋势,比他最初感觉的还要明显一些,虽然距离全面危机还有时间,但风险的苗头已经清晰可见。
内心oS:这要是放在后世,各种金融数据终端实时监控,预警模型早就嗷嗷叫了。现在倒好,全靠人工扒拉算盘珠子的既视感。
不过,这也正是我的机会啊!提前预警,哪怕只能引起一点点重视,提前做些准备,将来就能减少很多损失,这功劳和眼光,可是实实在在的!
几天后,一次处务会上,讨论近期工作重点,处长张建国照例询问大家有没有什么新发现或建议。
陈默清了清嗓子,举手道:“张处,王处,我最近看了一些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数据,发现一些可能的风险点,想提出来请大家探讨一下。”
“哦?小陈你说说看。”王明远处长饶有兴趣地鼓励道,他对陈默的敏锐度一向欣赏。
陈默尽量用平实的语言,将自己的发现和分析陈述了一遍,重点指出了几个国家外债结构脆弱、资产价格泡沫初现等问题,并谨慎地提出:“虽然目前看问题还不算特别严重,但这种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可能会积累较大的金融风险,甚至可能对区域经济稳定造成冲击,我们是否需要适当关注,并考虑其对我国潜在的影响?”
他话音刚落,赵国庆就嗤笑一声,迫不及待地开口了:“小陈啊,不是我说你,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但也不能异想天开啊,东南亚这几年经济发展多快?那是‘亚洲奇迹’!人家吸引外资多,建设速度快,有点外债不是很正常吗?怎么到你这就成风险了?还区域经济冲击?危言耸听了吧!”
他顿了顿,环顾一下其他同事,试图拉拢认同:“咱们计委的工作,要的是扎实、稳妥。要基于确凿的事实和数据,不能凭一些捕风捉影的‘感觉’就下判断,你这套说法,有权威论证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么说了吗?我看你是看多了那些西方经济学理论,有点生搬硬套了。”
陈默表面平淡,内心却疯狂吐槽着赵国庆:奇迹?呵呵,历史上多少“奇迹”最后都变成了“奇葩”?你这思维僵化得跟老古董似的!
非要等火烧眉毛了才叫风险?ImF?他们后来不也没预警到位吗?等等,我干嘛要跟他争论这个?对牛弹琴!
陈默心里翻了个白眼,但脸上依旧平静:“赵处,我正是基于公开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的。比如泰国的短期外债与其外汇储备的比例,已经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房地产价格的涨幅也明显脱离了经济基本面的支撑,这些都不是感觉,是客观数据反映出来的。”
“数据?谁知道你的数据准不准?计算方式对不对?”赵国庆不依不饶,“再说了,就算有点问题,那也是人家国内的事,离咱们远着呢!我们现在要操心的是国内通胀、是国有企业改革、是香港回归的大事!你这叫不分主次!”
王明远皱了皱眉,打断了赵国庆的话:“老赵,让小陈把话说完,兼听则明嘛,小陈,你接着说。”
陈默向王明远投去感激的一瞥,继续道:“王处,张处,我认为全球化背景下,经济联动性越来越强。
东南亚地区与我国经贸往来密切,又是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如果该地区出现大的金融动荡,很可能通过贸易、投资、市场信心等渠道传导到国内,提前做一些分析研判,总不是坏事。”
张建国处长沉吟了一下,表态道:“小陈的关注点有新意,不过,这次老赵说的也有点道理,目前我们的工作重心确实在国内。
这样吧,小陈,如果你觉得确实有必要,可以把你刚才说的这些,整理一个更详细的分析报告,内部参考,但要注意措辞,把握分寸,不要过度解读。”
陈默内心oS:张处长和稀泥呀!就是不说支持也不说反对,让我自己弄,出了成绩他有领导之功,惹了麻烦是我个人行为,不过,这也够了,至少给了个出口。
“好的,张处,我明白了。”陈默点头应下。
赵国庆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撇了撇嘴,一副“我看你能写出什么花来”的表情。
接下来几天,陈默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埋头撰写那份关于东南亚金融风险的分析报告。
他深知这份报告的重要性,也明白其中的敏感性。
他不能直接预言97年金融风暴,那样太惊世骇俗,会被当成疯子。
他必须用95年能获取到的数据,构建严谨的模型,进行合乎逻辑的推演,指出潜在的风险和传导机制。
白天处理日常工作,晚上就泡在办公室加班。
夜深人静时,只有笔尖划过稿纸的沙沙声,以及偶尔敲击自己计算机的嘀嗒声。
他引用了大量国际机构的数据,借鉴了后世成熟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思路(但用现在的理论语言包装),写得深入浅出,数据翔实,逻辑清晰。
报告完成那天,他仔细誊写清楚,郑重地放到了王明远处长的办公桌上。
没想到,当天晚上十点多,陈默正准备离开办公室,桌上的电话突然刺耳地响了起来。
他接起电话,那头传来王明远严肃而急促的声音:“陈默?你还在办公室?太好了!别走,我马上过来找你!”
十几分钟后,王明远风风火火地推门而入,手里正拿着陈默那份报告,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和凝重。
“陈默,你这报告……写得很好!非常及时!”王明远开门见山,语气严肃,“里面的数据和模型,你有绝对把握吗?”
“王处,数据来源都是公开的国际组织或各国央行报告,模型是借鉴了经典理论并做了适应性调整,我反复核算过,应该没问题。”陈默肯定地回答。
王明远深吸一口气,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如果……如果你的推测成真,那影响就太大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他停下脚步,看向陈默,“走,去我办公室,详细跟我说说你的判断依据和后续可能的发展路径!”
这一谈,就谈到了凌晨两点。
王明远问得非常仔细,从数据细节到理论依据,从风险传导机制到可能的应对策略雏形。
陈默凭借远超时代的见识和扎实的分析,一一作答,虽然有所保留,但足以让王明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前瞻性。
“了不起,陈默!你这眼光,绝了!”王明远最终长叹一声,拍了拍厚厚的报告,“这份东西,价值连城!我会尽快以适当方式向司领导、甚至部领导反映。你立了大功了!”
内心oS:立功?别惹麻烦就行。只希望上面能听进去几分,早点做些准备,别像前世那样初期有点被动就好。
就在这时,王明远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对了,还有个事。司里刚接到通知,为了保障香港平稳过渡,中央要成立一个跨部门的香港回归经济政策衔接研究工作组,要从我们司抽调精干力量参与,我本来还在考虑人选,现在看来,非你莫属了!”
“香港回归工作小组?”陈默心中一动。
这可是直接参与到历史性事件中的机会!
而且,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回归过程中的经济稳定,与即将可能出现的亚洲金融风暴,岂能没有关联?
内心oS:好家伙!东南亚的蝴蝶翅膀还没扇明白,这就要直接去面对香港回归的大风大浪了?这剧情推进得有点快啊!不过,我喜欢!这才是重生者该干的活儿!
“感谢王处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陈默压下心中的激动,郑重表态。
王明远满意地点点头:“好!准备一下,估计很快就要报到,陈默,你记住,在这个工作组里,你代表的不仅是我们处,更是我们计委的眼光和水平,把你这份报告里的敏锐和洞察力,也带到新的任务中去!”
离开王明远办公室,走在凌晨寂静的机关大院里,春夜的凉风吹在脸上,陈默却感到一阵热血沸腾。
东南亚的暗流,香港回归的盛事,两大历史事件似乎即将产生奇妙的交汇,而他自己,这个来自未来的小小灵魂,已经站在了这场时代风云的边缘。
他的逆袭官途,即将翻开更加波澜壮阔的一章。
内心oS:1995年,真是刺激的一年啊,嗯,明天得去买盘张学友的《一千个伤心的理由》磁带压压惊,顺便怀念一下青春……不对,我现在就是青春!这感觉,爽!
喜欢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