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天,天空湛蓝如洗。
陈默骑着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穿行在1992年的胡同巷弄里,车把手上挂着一盒北大食堂特制的桂花糕,随着颠簸的路面轻轻摇晃。
“滴滴滴——”腰间的摩托罗拉bp机突然响起,打破了秋日的宁静。
陈默单脚撑地,掏出bp机一看,是个陌生的北京号码,后面跟着简短留言:“苏晓冉,感谢咖啡馆相助,盼复。”
内心oS:“哟,大明星还真呼我了?不过这bp机真是反人类设计,前世用惯了智能手机,现在回个电话得满大街找公用电话...等等,她怎么知道我bp机号的?哦对,上次留给她的。”
他蹬车到最近的报刊亭,塞进一枚五分硬币,拨通了那个号码。
接电话的是个女声,确认身份后转给了苏晓冉。
“陈默同学?我是苏晓冉。”电话那端的声音清澈悦耳,带着一丝惊喜,“我在北京拍戏,想谢谢你上次的解围,不知道你有没有空来片场看看?”
陈默略一思索:“今天下午正好没课,我可以过来。”
内心oS:“去见明星?也好,正好看看90年代的剧组是怎么工作的。
前世只在横店旅游时见过古装剧组,这年头应该更原生态吧。”
按照地址找到片场,是在西郊的一个老厂房改造的摄影棚。
门口围着不少看热闹的群众,伸长脖子想一睹明星风采。
陈默报上名字,很快被工作人员引了进去,片场里乱中有序,灯光、摄像、场务各司其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忙碌而专注的气氛。
“陈默!”苏晓冉穿着戏服——一件朴素的碎花连衣裙,与她在银幕上的光鲜形象截然不同——快步走来,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真没想到你会来。”
陈默举起手中的点心盒:“北大特产,聊表心意。”
内心oS:“成本三块五,既显得有文化又不用大出血,完美,前世应付客户练就的伴手礼学问,没想到在这里派上用场。”
苏晓冉惊喜地接过:“太客气了!正好让大家尝尝名校的点心。”她招呼助理分给工作人员,引来一片感谢声。
与其他来探班的人不同,陈默没有盯着苏晓冉看,反而对片场的设备和工作流程更感兴趣。
他观察着老式的摄像机、笨重的灯光设备、手工制作的反光板...
“你对这些很感兴趣?”苏晓冉好奇地问。
“嗯,很特别的体验。”陈默实话实说,“比上课有意思。”
内心oS:“好家伙,这设备真是古董级的!前世用手机都能拍4K了,这年头拍戏真是体力活。”
正说着,灯光组那边传来一阵骚动,一个灯光师着急地说:“不行啊,这个反光板角度总调不好,自然光快要没了!”
导演皱眉:“今天必须把这个镜头拍完,明天场景就拆了!”
陈默瞥了一眼,发现是简单的光学问题——阳光通过窗户射入的角度与反光板的反射角度不匹配。
他前世做ppt时经常要调整投影仪光线,对这个再熟悉不过。
“那个...不好意思,”陈默忍不住开口,“如果能将反光板向左旋转15度,再抬高约30厘米,可能会好一些。”
灯光师将信将疑地试了试,果然,光线精准地打在了需要的位置上!
“神了!小伙子你怎么懂的?”灯光师惊讶地问。
陈默谦虚一笑:“物理课上学过光的反射定律。”
内心oS:“其实是前世被甲方虐出来的经验——‘把这个Logo再往左一点,再亮一点’...感谢甲方的苛刻培养!”
苏晓冉看着陈默的眼神多了几分惊讶和欣赏。
来探班的人不少,但像这样不围观明星反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她是第一次见到。
休息时间,苏晓冉邀请陈默到她的休息室小坐。
说是休息室,其实就是用帘子隔开的一个小空间,一张折叠椅,一张小桌子,简陋得让人难以想象这是当红明星的待遇。
“拍戏很辛苦吧?”陈默看着女孩略显疲惫的脸庞。
苏晓冉苦笑:“比想象中辛苦多了,不仅是体力上的,更多的是...”她斟酌着用词,“人际上的复杂。”
她轻轻叹了口气:“有时候真的很羡慕你们大学生,校园那么单纯,可以专心追求知识。”
她的眼神飘向远处,带着一丝向往,“不像我们圈子里,到处都是虚伪的面具,每个人都在算计和利用。”
陈默没有像一般人那样空洞地安慰“但你很成功很光鲜”,而是理性分析道:“每个行业都有它的光明面和阴影面,娱乐圈放大了个体影响力,但也放大了个体需要承受的压力和诱惑。”
他顿了顿,继续道:“不过,影响力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就看持剑人如何运用它了。”
苏晓冉怔怔地看着他:“什么意思?”
“比如,”陈默举例说明,“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关注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偏远地区的教育问题,很多孩子连基本的学习条件都没有。”
他描述了一些后世明星做公益的模式和案例,但包装成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能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这些孩子发声,或许比拍一部戏更有意义,而且,这样的公益行为长远来看也会提升你的公众形象。”
苏晓冉听得入神,眼中逐渐泛起光芒:“我从没想过这些...经纪公司只让我专心拍戏、接广告。”
“因为那些来钱快。”陈默一针见血,“但一个演员的艺术生命和公众信誉,需要更有深度的东西来支撑。”
内心oS:“前世见多了明星人设崩塌,太明白公众人物需要真正的社会责任来锚定价值了。这可是双赢啊!”
苏晓冉凝视着陈默,忽然笑了:“你知道吗?你是第一个不盯着我的脸看,而是跟我讨论这些的人,其他人要么奉承,要么索求,要么就是肤浅的赞美...”
陈默耸肩:“皮相终会老去,智慧和品格才能历久弥新。”
内心oS:“何况前世在网络上什么美女没见过?滤镜一开,人人都是天仙,还是真实的交流更有价值。”
谈话间,陈默无意中看到桌上摊开的剧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和标注,显示出主人对角色的用心。
“你很认真。”他指指剧本。
苏晓冉有些不好意思:“我想演好每一个角色,不想永远当‘花瓶’。”她眼中闪过一丝倔强,“虽然很多人都说女演员不需要太多演技...”
“胡说八道。”陈默正色道,“任何行业做到顶尖都需要专业和努力,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多读一些心理学、历史学的书,对理解角色会有帮助。”
他推荐了几本适合入门的相关书籍,苏晓冉认真记了下来。
休息时间结束,助理来催戏。
苏晓冉依依不舍地起身:“今天真的很感谢你,不仅来探班,还给了我这么多启发。”
临别时,她从包里拿出一张精美的剧照,背面认真写道:“给唯一让我感到轻松的陈默同学——愿你的智慧和真诚永远不变,苏晓冉,1992年秋。”
陈默接过照片,礼貌道谢。内心oS:“这要是被赵国强那小子看到,非得供起来不可...不过确实比前世的签名照有诚意多了。”
走出片场,夕阳西下,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陈默推着自行车,回味着今天的经历,内心oS:“有意思的一天,没想到和大明星聊天还挺有收获,她的困惑和追求,其实和很多普通人没什么不同...”
回到北大,果然如他所料。
当赵国强看到那张签名照时,差点跪下来顶礼膜拜:“老三!你见到苏晓冉真人了?还要到了亲笔签名?俺的亲娘嘞!她是不是比电影里还好看?”
陈默想了想:“嗯...挺认真的一个演员。”
赵国强愣住:“就这?没了?”
李振推推眼镜:“根据《心理学》研究,陈默的反应表明他更关注个体的内在品质而非外在表象。”
孙伟在一旁冷笑:“装什么清高...”
陈默笑笑,没有解释,他将签名照收进抽屉,继续他的论文修改工作。
内心oS:“明星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追求困惑,前世被媒体塑造的虚假人见多了,反而这种真实的交流更珍贵,不过...今天的谈话或许能真的帮到她,也说不定能帮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窗外,月色如水。
陈默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而远在片场的苏晓冉,正对助理说:“帮我找几本书...心理学入门和历史通识类的。”
两个世界的人,因为一次意外的相遇,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喜欢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之从高考状元到权力巅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