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毅的病情在住院观察两天后稳定下来,烧退了,肺炎得到控制,只是还有些咳嗽,小脸也恢复了往日的红润,重新变得活泼好动,咿咿呀呀地围着林峰和姜欣转。林峰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大半,但紧绷的神经却并未松弛。
儿子病愈出院的当天下午,他回到省发改委,扑面而来的并非劫后余生的庆幸,而是一股更加凝重的氛围。杨新民第一时间来到他办公室,脸色比往日更加恭谨,也更多了几分欲言又止。
“林主任,您回来了。小毅没事了吧?”杨新民先关切地问候。
“没事了,劳你挂心。”林峰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委里这几天有什么事?”
杨新民斟酌着词句,小心翼翼地说道:“您不在的这几天,委里倒是没什么大事。就是……陆副省长前天召集了一个小范围的会议,讨论关于下半年省级重点项目资金调整和优先序安排的问题。”
林峰眼神一凝。陆天明副省长,分管财政、发改,是省委常委,位高权重,资历极老,在省里话语权很重。此人向来以稳健(在某些人看来是保守)着称,与林峰这种锐意改革的少壮派并非一路人。他亲自召集会议讨论资金安排,绝非寻常。
“会议有什么结论?”林峰不动声色地问。
“结论……还没有正式形成文件。”杨新民的声音更低了些,“但据参会的人透露,陆省长在会议上强调,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项目’的资金需求。对于部分‘探索性、试点性较强,短期效益不明显’的项目,建议……适当放缓节奏,优化资金配置,避免‘摊子铺得过大’。”
杨新民说得很委婉,但林峰瞬间就听懂了其中的潜台词。这“探索性、试点性较强”的项目,指的不就是他大力推动的“智能装备产业走廊”和北山区试点的深化推广吗?陆天明这是要釜底抽薪,直接从资金源头上卡他的脖子!
“都有谁参加了会议?”林峰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除了陆省长和他的秘书,就是我们委的赵文斌副主任,还有财政厅的王厅长,国土资源厅的李厅长……”杨新民报了几个名字,都是与项目审批和资金拨付密切相关的部门负责人,而且,多是偏向保守或与林峰并无深交的干部。赵文斌赫然在列!
林峰的心沉了下去。陆天明亲自出面,联合赵文斌等人,这已经不仅仅是张克勤外部资本搅局那么简单了,这是来自省级权力核心内部的明确打压!看来,他这半年来的高调行事和触及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改革,终于引来了真正重量级人物的反感和阻击。陆天明或许不完全清楚张克勤和宋清河的那些勾当,但他乐见其成,甚至愿意顺势推一把,将林峰这个“不安定因素”压下去。
“我知道了。”林峰淡淡地说了一句,挥挥手让杨新民先出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人。窗外阳光正好,但他却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蔓延开来。内部的阻力,往往比外部的敌人更加难以应付,因为他们熟悉规则,占据高位,动用的手段也更加“名正言顺”。
他拿起内线电话,直接拨通了赵文斌的办公室。
“文斌同志,我是林峰。听说前几天陆省长召集了一个关于资金安排的会议,涉及到我们委里的一些重点项目,我这边刚回来,还不了解具体情况,你方便的话,过来跟我通个气?”林峰的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请教的意思,这是官场上的必备姿态。
不过几分钟,赵文斌就过来了。他脸上带着惯有的、略显刻板的笑容,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和疏离。
“林主任,您找我。”他在林峰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腰背挺得笔直。
“是啊,关于陆省长那个会议,想听听你的汇报。”林峰身体微微前倾,做出倾听状。
赵文斌清了清嗓子,将会议上陆天明的指示精神更加详细、也更加“原汁原味”地复述了一遍,尤其强调了陆省长关于“避免摊子铺得过大”、“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的要求。最后,他看似为难地补充道:“林主任,陆省长的要求也很明确,我们委里下一步的工作,特别是产业走廊和试点推广这块,恐怕要更加注重‘稳’字当头,有些步子,是不是可以考虑适当放缓一点?毕竟,资金压力是客观存在的。”
他这话,几乎是将陆天明的意图直接摆在了台面上,带着明显的施压意味。
林峰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文斌同志,陆省长的指示非常重要,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不过,‘智能装备产业走廊’是经过省委常委会原则通过的战略性项目,北山区试点的成果也是有目共睹,其推广对于优化我省产业结构、培育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稳’不代表‘停’,‘优化’也不等于‘削减’。我认为,我们应该在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当然,具体如何落实陆省长的要求,还需要我们委里班子集体研究,拿出一个稳妥的方案来。”
他这番话,既承认了上级指示,又守住了项目底线,强调集体决策,将皮球巧妙地踢了回去,没有给赵文斌留下任何借题发挥的空间。
赵文斌脸上的肌肉僵硬了一下,显然对林峰的强硬感到意外和不满。他干笑两声:“林主任说得是,是我考虑不周了。那……等班子会上我们再详细讨论。”
送走赵文斌,林峰靠在椅背上,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内部的掣肘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更猛。陆天明这一手,直接打在了他的七寸上。没有资金,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
他必须想办法破局。硬顶陆天明是不明智的,他需要寻找盟友,更需要拿出让对方无法拒绝的“成绩”和“理由”。
他拿起加密手机,联系了周岚,将陆天明会议的情况和自己的困境简单说了一下。
电话那头,周岚沉默了片刻,声音带着一丝凝重:“陆省长这边,我父亲或许能递上话,但效果难料。关键还是在于,你要尽快让产业走廊见到更实在的、无法被忽视的成效。或许……可以从青州这边找一个突破口,搞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标杆性合作项目,把声势造起来,让所有人都看到这个项目的巨大潜力和必要性,让想打压你的人无从下手。”
周岚的建议点醒了林峰。被动防御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必须主动出击,用实打实的成绩来反击所有的质疑和打压。
“我明白了,岚姐。青州那边,还需要你多费心,我们尽快碰头,商量一个可行的方案。”
挂了电话,林峰又联系了刘佳,让她立刻整理目前产业走廊推进过程中已经取得的具体成效、吸引的社会资本投入、带动的就业和税收增长等详细数据,准备一份强有力的汇报材料。
同时,他给李锐下达了新的指令:“加快对赵文斌妻弟澳门资金问题的证据链收网速度,必要时,可以‘适当’让赵文斌感受到一点压力。还有,密切关注张克勤和‘章鱼’的金融攻击,一旦他们有大规模行动的迹象,立刻启动反制预案!”
布置完这一切,林峰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内部的打压,外部的攻击,家庭的牵绊……所有的压力如同重重枷锁,但他眼中的火焰却越烧越旺。
“想把我按下去?没那么容易!”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这场硬仗,他必须赢,也一定会赢!
(本章完)
喜欢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退伍特种兵官场晋升之路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