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三等人离去后,京口大营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韩擒虎调兵遣将,筹集粮草,准备大军开拔。而林默则坐镇将作院,一方面督促工匠日夜赶工,将新制成的破甲箭和少量震天雷优先装备即将出发的援军先头部队;另一方面,他通过侯三留下的通讯渠道,密切关注着历阳前线的任何风吹草动,心也时刻悬在侯三那支小小的冒险队身上。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过去了两天。前线传来的消息依旧不容乐观:慕容克攻势猛烈,昼夜不停地驱使降卒和辅兵填平护城河,架设云梯,历阳守军伤亡不小,城墙多处出现破损,全靠守将赵贲亲自督战,才勉强稳住阵脚。
就在第三日凌晨,天色未明,一名浑身湿透、肩膀带伤、几乎虚脱的“暗影卫”队员,被京口外围巡逻的哨兵发现,紧急送回了将作院。他正是侯三小队中的一员!
林默立刻亲自查看。那少年见到林默,挣扎着想要起身,被林默按住。
“先生……侯……侯头儿……我们……我们到了历阳……”少年气息微弱,断断续续地汇报,“水路……北虏哨卡……太多……过不去……侯头儿带我们……绕道西山……密林……遭遇北虏巡逻队……打了一场……弟兄们……折了三个……侯头儿让我……带着信……拼死回来……他……他带着剩下的人……继续想办法……进城……”
少年说完,再也支撑不住,昏死过去。林默立刻命人将他抬下去全力救治。
他拿起那封被油布包裹、沾着血迹和泥污的信。信是历阳守将赵贲写的,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完成。信中证实了历阳的危急情况,对林默提出的守城方略表示感谢,尤其对破甲箭和震天雷的用法询问甚详,并急切询问援军何时能到。
信送到了,但侯三生死未卜,入城之路依旧艰难。林默的心沉了下去。
然而,就在这天下午,转机出现了!京口派出的斥候回报,历阳城头,昨夜似乎发生了数次不大不小的爆炸,火光闪烁,伴有巨响,引得北军营地一阵骚乱!同时,北军对历阳西城的攻势明显受挫,似乎守军使用了某种威力强劲的箭矢,对冲锋的北朝重甲步兵造成了可观杀伤!
是侯三!他成功了!他一定是用某种方法,将至少部分物资和消息送进了历阳城!那爆炸声,定然是震天雷!那强劲的箭矢,就是破甲箭!
消息传开,京口大营士气为之一振!连韩擒虎都对林默刮目相看,他没想到这个文官派出的“奇兵”,竟真能在万军围困中发挥作用!
林默心中稍安,但担忧更甚。侯三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付出了怎样的代价?现在情况如何?一切都未知。
他不能再等待。必须给历阳守军注入更强的信心,也必须为即将到来的主力决战,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他再次求见韩擒虎。
“都督,历阳兄弟已用行动证明,北虏并非不可战胜!如今援军先头部队已准备就绪,林某恳请,让这支先锋,携更多新式军械,即刻出发,星夜兼程,驰援历阳!不求立刻解围,但求在外围建立据点,袭扰北军,与城内守军互为犄角,牵制慕容克兵力!”
韩擒虎看着地图,目光锐利。林默的建议与他不谋而合。一味等待大军集结完毕,确实可能贻误战机。
“好!就命骁骑校尉张韬,率三千轻骑,携林侍郎提供之新式军械,即刻出发,直插历阳外围!以袭扰为主,保存实力,等待主力到达!”
“谢都督!”林默立刻返回将作院,将库存的大部分破甲箭和震天雷都调拨给了张韬的先锋部队,并派了几名熟悉新武器使用的工匠随行。
三千轻骑,如同离弦之箭,冲出京口,卷起漫天烟尘,直奔历阳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成了林默此生最为煎熬的时期。他既要协调将作院全力生产,保障后续大军的需求,又要时刻关注着历阳前线的战报。
张韬的先锋部队抵达历阳外围后,果然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不断袭击北军的后勤辎重队,焚烧粮草,歼灭小股巡逻队。更关键的是,他们数次试图与城内取得联系,虽然损失不小,但成功地将一批关键的守城物资(包括林默紧急赶制的一批用于修复城墙的快速凝固材料配方)和几名工匠送入了城内!
历阳攻防战,进入了一种诡异的僵持阶段。慕容克主力被历阳城这颗“钉子”和外围张韬的“苍蝇”所牵制,无法全力攻城,也无法有效扫清外围。攻城战变成了消耗战。而消耗战,对劳师远征、补给线漫长的北军是极为不利的。
林默的名字,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江北军报和建康朝堂的议论中。不再是“擅权”、“年少轻狂”的指责,而是“献策”、“献器”、“奇兵制胜”的赞誉!连皇帝在朝会上,都忍不住询问谢琰:“林默此人,于军械一道,竟有如此造诣?此次历阳能坚守至今,他居功不小啊!”
谢琰自然顺势为林默表功,同时也不忘强调这是在陛下圣明和朝廷支持下取得的成果。
十日后,韩擒虎亲率京口主力三万,汇合其他方向调来的援军,共计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兵临历阳城下!
而此时,历阳城虽然伤痕累累,却依旧巍然屹立!城头飘扬的南朝旗帜,如同抽在慕容克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
慕容克见南朝援军大至,己方士气受挫,粮草补给也开始出现问题,知道事不可为,恨恨地下令烧毁攻城器械,大军缓缓北撤。
历时近一个月的历阳保卫战,以南朝成功守住要塞、北朝无功而返告终!
捷报传回,建康城欢声雷动!皇帝龙颜大悦,下旨犒赏三军!
而在论功行赏的名单上,林默的名字,赫然排在显着位置!朝廷明发上谕,嘉奖其“协理军械,献策奇谋,于国有功”,擢升其为中书舍人(虽仍是五品,但已是清要之职,掌诏诰呈奏,接近权力核心),仍兼领江北将作院事,总揽江北军械改良!
当林默在京口接到圣旨和谢琰的私信时,他并没有太多激动,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疲惫。
他成功了。凭借超越时代的技术和孤注一掷的勇气,他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政治资本和军中威望。
然而,当他看到侯三带着仅存的两名队员,拖着伤痕累累、几乎不成人形的身体回到京口时,所有的喜悦都化为了沉重。
侯三他们,是穿越了九死一生,才完成了任务。为了将物资送进城,他们付出了四条年轻的生命,以及无法磨灭的创伤。
“先生……小的……幸不辱命……”侯三跪在地上,声音嘶哑,几乎抬不起头。
林默上前,亲手将他扶起,看着这个跟随自己最久、屡立奇功的部下,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句:“回来就好……辛苦了。”
他赏赐了重金,安排了最好的医生为他们疗伤。
经此一役,林默深刻地认识到,个人的才智和技术的优势,在战争的巨兽面前,依然渺小。他需要更强大的、体系化的力量。
他的“暗影卫”需要扩充和更严格的训练;他的将作院需要扩大规模,建立更完善的研发和生产体系;他在朝中、在军中的关系网络,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真正属于自己的、不受制于人的根基。
他望向北方,慕容克虽退,但威胁并未解除。南北之间,必有一场更大的决战。
而他,中书舍人林默,将不再是那个只能隐藏在谢琰羽翼之下的谋士或匠人。
他将以新的身份,更深入地参与到这天下棋局之中。
砥柱中流,他已成。接下来,便是要在这激流汹涌的时代,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不朽功业。
喜欢穿越当死侍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当死侍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