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大捷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建康。当信使带着沾满征尘的捷报冲入紫宸殿时,整个朝堂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欢呼!慕容克退了!淮西保住了!南朝赢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防御战的胜利!
皇帝览毕捷报,龙颜大悦,连日来的阴郁一扫而空,当即下令,犒赏三军,大赦天下!而捷报中,对宣抚使谢琰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以及宣抚副使林默督造军械、献策破敌、甚至亲临矢石、力保匠作营无恙的事迹,更是浓墨重彩地书写。尤其是林默改进军械、发明灭火粉、挫败北军火攻与刺杀的事迹,经过口耳相传,已在军中渲染得如同传奇。
“谢琰、林默,真乃朕之肱骨,国之干城!”皇帝在金殿之上,毫不吝啬赞誉之词。
半月后,处理完淮西善后事宜的谢琰与林默,率领部分凯旋之师,班师回朝。建康城外,旌旗招展,锣鼓喧天,皇帝竟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这是极高的荣宠!
当谢琰与林默的身影出现在官道尽头时,迎接的人群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谢琰依旧沉稳,向皇帝和百官行礼。而当他身后的林默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许多人都暗自吸了一口气。
此时的林默,与离京时那个略显文弱的年轻官员已然不同。近三个月的战火洗礼,让他瘦削了许多,皮肤黝黑,但身姿更加挺拔,眼神沉静而锐利,顾盼之间,自有一股历经生死淬炼出的沉稳与威严。他穿着一身半旧的青色官袍,外罩轻甲,甲胄上甚至还带着些许未曾擦拭干净的战火痕迹,更添几分彪悍之气。
“臣等,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谢琰与林默及身后将士,齐刷刷跪倒在地,声震四野。
“爱卿平身!”皇帝亲自上前,虚扶起谢琰,目光随即落在林默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林爱卿,辛苦了!你在淮西之事,朕已尽知。临危受命,督造利器,献策破敌,更兼忠勇可嘉,力保匠营不失,扬我军威!此战,你居功至伟!”
“陛下谬赞,微臣惶恐!”林默再次躬身,声音洪亮而清晰,“此战能胜,全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谢宣抚使指挥有方!微臣不过恪尽职守,尽本分而已,实不敢居功!”
他态度谦逊,将功劳归于上下一心,更是赢得了皇帝和不少中立官员的好感。
盛大的凯旋仪式之后,便是论功行赏。谢琰加封太子太保(虚衔,但地位尊崇),赏赐无数,其权势地位已隐然为朝臣之首。而林默的封赏,更是引得朝野侧目——晋爵县侯(虽无实封,但是极高的荣誉爵位),实授工部侍郎(正四品上),仍兼领中书舍人、总揽江北及淮西将作院事!同时,皇帝特旨,赏赐金银绢帛、田宅奴仆,更是将宫中收藏的一柄前朝名剑赐予他,以示荣宠!
年仅弱冠,便已官至四品侍郎,封侯拜爵,圣眷之浓,权势之显,在南朝开国以来,亦属罕见!林默,真正一步踏入了南朝权力的核心圈层!
静思堂再次车水马龙,前来道贺的官员络绎不绝,门槛几乎被踏破。如今的林默,已不再是那个需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新贵,而是手握实权、功勋卓着、连皇帝都青眼有加的朝堂重臣!他依旧保持着谦和的态度,但言谈举止间,已自然流露出一种上位者的气度。
然而,在这无限风光的背后,林默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和警惕。荣归的喜悦早已被更深沉的思虑所取代。他深知,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如今的自己,就像站在风口浪尖,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暗流汹涌,不知有多少双嫉妒、怨恨的眼睛在暗中盯着,等待着将他拉下马的机会。
太子一系经淮西一役,更是声望大跌,势力大不如前,但困兽犹斗,其怨恨只会更深。其他世家见谢琰与林默权势熏天,难免心生忌惮,暗中掣肘。甚至……连谢琰本人,面对如今羽翼渐丰、声望直追自己的林默,其心态是否还能一如既往?
这日,林默以工部侍郎的身份,第一次参加部内议事。工部尚书是一位年迈持重的老臣,对林默这位“火箭”般蹿升的副手,表面客气,实则疏离。部内其他官员,也是态度各异,有巴结讨好的,有冷眼旁观的,也有暗藏不服的。
林默并不在意,他来工部,本就不是为了争权,而是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推行他的技术改良计划。他提出要系统整理此次淮西之战中军械使用的得失,制定新的军械制造标准,并在全国主要的官营作坊推广一些成熟的技术改良。
这些提议,触及了许多旧有利益格局,立刻引来了不少反对和质疑之声,认为他“好大喜功”、“变更祖制”。林默早有预料,他不急不躁,摆数据,讲道理,甚至搬出了皇帝对军械改良的重视,一步步推进。
就在他与工部内部保守势力周旋之际,侯三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先生,我们的人发现,最近有一些生面孔,在暗中调查您名下田庄的产出、将作院的账目往来,甚至……似乎在打听您早年的事情。”
“哦?”林默眼神一凝,“能查到源头吗?”
“对方很谨慎,几经转手,但线索隐隐指向……御史台,以及……宗正寺。”侯三低声道。
御史台?宗正寺?林默心中冷笑。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宗正寺掌管皇族事务。调查田庄、账目,是想找经济问题?打听早年之事,是想挖他的出身底细?他林默的出身,可是经不起深究的“硬伤”!
“看来,有人是迫不及待了。”林默淡淡道,“让他们查。账目务求清晰,田庄管理严格按律法来。至于早年之事……”他顿了顿,“我自有分寸。你继续盯着,看看还有哪些人参与其中。”
“是!”
侯三退下后,林默独自坐在书房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皇帝的赏赐和晋升犹在眼前,暗中的调查却已悄然开始。这朝堂之上的冷暖,他早已习惯。
他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那株愈发苍劲的古松。无论风雨如何,他都必须扎根更深,枝叶更茂。
荣归的荣耀之下,是更为凶险的暗潮。他不能有丝毫松懈。
技术、军功、权位,这些都已到手。接下来,他需要的是更稳固的根基,更强大的自保力量,以及……在即将到来的更大风暴中,足以定鼎乾坤的实力。
他转身回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白纸,开始勾勒一幅更大的蓝图——关于如何将格物院的想法付诸实践,如何将手中的技术力量,转化为更广泛的生产力和战斗力,如何……在这看似固若金汤的南朝体系中,悄然植入属于自己的基因。
路还很长,暗潮已起,但他手中的桨,已更加有力。
喜欢穿越当死侍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当死侍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