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业科技峰会的主会场,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系统送出的微风声。穹顶之上,巨大的水晶吊灯投下庄严而柔和的光,照亮了台下数百张不同肤色的面孔。空气里混合着高级香水、咖啡和纸张的味道,每一个细节都在彰显着这场会议的规格与分量。
当主持人用流利的法语念出“来自华国的特邀嘉宾,苏晚晴博士”时,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那个从侧台缓缓走出的纤细身影上。
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米白色西装套裙,衬得身姿愈发挺拔。乌黑的长发被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只留几缕碎发垂在光洁的额前,既有东方女性的温婉,又带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冷静与锐利。
面对着台下或审视、或好奇、或轻蔑的眼神,苏晚晴没有半分局促。她走到演讲台后,甚至没有说一句“女士们先生们”之类的客套话,只是用清澈而沉静的目光环视全场,然后,直接按下了手中的翻页器。
身后巨大的LEd屏幕瞬间亮起,一行简洁有力的标题出现在众人眼前——《关于“华夏一号”系列高产作物的增产效能及营养成分稳定性报告》。
没有寒暄,没有铺垫,开门见山,直击核心。
“各位同仁,理论的探讨固然重要,但农业的根本,在于土地和收成。”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的每一个角落,不疾不徐,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今天,我将向各位展示的,不是复杂的分子式,也不是推导的理论模型,而是最真实的、来自于土地的数据。”
话音落下,屏幕上的标题隐去,取而代之的是第一张对比图表。
左边,是m国农业部公布的标准小麦亩产量数据;右边,则是华国北方试验田在使用“华夏一号”技术后,连续三个收获季的平均亩产量。两组醒目的柱状图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右边那根代表着华国数据的橙色长柱,几乎是左边蓝色短柱的三倍。
“图1-A,小麦增产数据对比。我们的试验田亩产达到了惊人的812。6公斤,相较于对照组,增产率高达193%。”
台下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低声惊呼。
苏晚晴没有理会,指尖再次轻点,屏幕切换。
“图2-b,水稻营养成分对比分析。”这一次,屏幕上出现了两张精细的饼状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的占比。“我们可以看到,在产量大幅提升的同时,‘华夏一号’水稻的蛋白质含量甚至比对照组微高0。8%,各项微量元素的流失率,被控制在2%以内。所有数据,精确到克。”
一张又一张图表,一组又一组数据,宛如一记记重锤,精准地敲打在每一个与会者的心上。从玉米的抗寒性,到大豆的固氮能力,再到土豆的淀粉转化率……每一项成果都堪称颠覆性,而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则构成了一幅足以改变世界粮食格局的宏伟蓝图。
台下,来自非洲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们反应最为热烈。他们不再交头接耳,而是纷纷埋头,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急速飞舞,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关键数据。对他们而言,这些数字背后,是数以亿计的人民免于饥饿的希望。
坐在华国代表团席位上的高建国,手心已经紧张得沁出了汗。他没有看台上光芒万丈的苏晚晴,而是用眼角的余光,死死地盯着不远处的m国代表团。
安德森·怀特翘着腿,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标志性的傲慢微笑,似乎对眼前的一切都毫不在意。但他身旁的团队成员,脸色却早已不复轻松。他们开始频繁地低声交谈,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惊疑与不安。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了。安德森团队中,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助理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俯身去捡脚边的公文包。但他“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玻璃水杯,清脆的碎裂声在安静的会场里显得格外刺耳。紧接着,他又手忙脚乱地开始整理散落一地的文件,纸张的哗啦声不大,却足以打断演讲的节奏,吸引周围人的注意。
苏晚晴的讲述只是停顿了一秒,便若无其事地继续了下去,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这一连串的小动作,像是一个信号。
一只手毫无征兆地高高举起。
“请问,我能提一个问题吗?”一个坐在前排,挂着m国记者证的男人站了起来。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喙的强势,成功地打断了苏晚晴。
主持人正想出面维持秩序,苏晚晴却抬手示意无妨,她朝那位记者微微颔首:“请讲。”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针对某个技术细节提出质疑,然而,记者接下来的问题,却让在场的大多数人皱起了眉头。
“苏博士,感谢您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报告。”他先是礼貌性地恭维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变得极具攻击性,“如此惊人的成果,背后必然是天文数字般的投入。我想请问,这项研究的资金来源是否完全公开透明?我们有理由担忧,这究竟是一项能够推向市场、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伟大技术,还是……某种不计成本的‘形象工程’?”
“形象工程”四个字,他咬得特别重,其中的暗示不言而喻。
这个问题阴险至极!它完美地避开了所有无懈可击的技术数据,转而从资金、从体制、从市场规律的角度,对华国技术的根基发起了攻击。一旦被扣上“国家补贴堆砌出的政绩”这顶帽子,其商业价值和国际信誉便会大打折扣。
高建国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会场内,所有摄像机的镜头齐刷刷地对准了台上的苏晚晴,等待着她的回答。
只见她非但没有被激怒,嘴角反而向上牵起一个极淡的弧度,那双清亮的眼眸里,甚至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怜悯?
“这位记者先生,感谢您的提问,这恰好也是我接下来想要阐述的重点之一。”她语气平静,却字字清晰,“首先,我可以明确地告诉您,‘华夏一号’项目的所有资金,均来自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专项拨款,每一笔开支都记录在案,合法合规。其次,关于您提到的市场竞争力问题……”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安德森那张含笑的脸。
“一项技术的价值,不应只用冰冷的商业利润来衡量。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为人类社会带来多大的福祉。当然,我们也非常欢迎商业合作。”她话锋一转,自信地宣布,“在本次峰会结束前,我们会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机构,提供完整的技术白皮书和详细的实验报告,其中会包含成本核算与市场前景分析。我们相信,数据会给出最公正的答案。”
一番回答,滴水不漏。既正面回应了质疑,又彰显了华国作为大国的坦荡与自信,顺便还为接下来的合作洽谈埋下了伏笔。
那位m国记者显然没料到她会如此应对,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后续准备的所有尖锐问题,都像是打在了棉花上,一时竟有些语塞。
报告结束时,会场里响起了意料之中的掌声。掌声里,有钦佩,有惊叹,自然也夹杂着敷衍与猜忌。
然而,口头上的胜利,往往只是战争的序幕。
短暂的茶歇时间,安德森的团队立刻化整为零,像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游走在各个代表团之间。他们端着咖啡,言笑晏晏,却在不经意间,将一个精心编织的传言散播开来——
“华国的技术确实惊人,但那是建立在国家不计成本的投入之上,完全没有考虑过商业转化。这种依赖补贴的技术,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离开国家的扶持,根本缺乏市场竞争力。”
这个论调精准地击中了许多西方国家代表的痛点,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迅速生根发芽。
会场之外,人流穿梭的廊厅一角。
陆长风的身影隐在一根巨大的承重柱后,目光如鹰隼般锁定着远处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正是他之前就多加留意的那个名叫“刘某”的华裔随行人员。
此刻,刘某正与一名金发男子相谈甚欢。那名男子西装革履,气质精明,胸前挂着的证件上清晰地印着——《华尔街财经报》。
他们聊天的声音很低,但从他们不时发出的会心笑声和交换的默契眼神来看,关系显然非同一般。一个技术团队的普通成员,和一个顶级的国际金融记者,这样的组合本身就充满了不协调感。
陆长风面无表情,只是不着痕迹地调整了一下自己西装袖口的位置。一枚毫不起眼的袖扣,其表面材质在光线下微微一闪,已经将两人的侧写和唇语动态,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另一边,一位来自中立国瑞士的白发老科学家,主动找到了正在喝水的高建国。
“高,恭喜你们,苏博士的报告,是我这些年听过的最震撼的报告,没有之一。”老科学家由衷地赞叹道。
“谢谢您的肯定,弗雷德教授。”高建国感激地与他握了握手。
“但是,”弗雷德教授压低了声音,善意地提醒道,“你们要小心安德森。他在这个领域经营了数十年,影响力盘根错节。技术上的领先,并不能保证你们获得最终的胜利。”
高建国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我们明白。”
代表团的临时休息室内。
苏晚晴端着一杯温水,静静地站在窗前。她知道,刚才那场报告会,自己看似赢得了满堂彩,但这种口头上的胜利毫无意义。安德森甚至都没有亲自下场,只是派出了记者和团队成员进行试探性的骚扰。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是一条加密信息,来自陆长风。
信息很短,只有一张抓拍的照片和一行字。照片上,是刘某和那位金融记者谈笑风生的侧脸。文字则是对记者身份的确认。
苏晚晴的眼神一瞬间变得无比冰冷。
技术打压,舆论抹黑,现在又加上了财经领域的唱衰。一条完整的、针对性的攻击链条已经部署完毕。
安德森,果然是想将他们彻底扼杀在摇篮里。
她放下水杯,深吸一口气,心中的战意却被彻底点燃。
很好。
就让她看看,这位所谓的“行业帝王”,究竟还有多少手段。
《七零军婚:我携亿万物资闪嫁兵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七零军婚:我携亿万物资闪嫁兵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七零军婚:我携亿万物资闪嫁兵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