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发河畔的硝烟尚未散尽,草原的风已将明军的威名吹遍四方。科尔沁部主力遭受重创,损兵超过六千,巴达礼仅率少数亲卫仓皇北逃,消失在漠北的苍茫草原深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蒙古各部,所有部落为之震恐,草原上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息。
明军并未深入追击巴达礼,而是按照朱慈烺恩威并施的方略,在李定国的指挥下,横扫辽河套地区依附科尔沁或态度暧昧的蒙古部落。大军所到之处,抵抗者被无情碾碎,部落营地被焚毁;而望风归降者,则受到安抚,其首领被要求至明军大营谒见天子。
朱慈烺坐镇于前线一座刚刚被收复的蒙古贵族大帐改建的行营中,接见那些战战兢兢前来臣服的蒙古首领。行营外,明军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映照着草原的辽阔。朱慈烺身着便装,却难掩帝王威仪,他并未以胜利者的姿态盛气凌人,而是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乃大明中华天子,亦愿为草原大汗。顺朕者,可保部落安宁,可得茶盐布帛,可于边市公平交易。逆朕者,科尔沁便是前车之鉴!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众首领,声音愈发坚定:朕将设立蒙古都护府,由朝廷派遣大臣管理,协调各部事务,监督互市,。各部首领需遣子嗣入京学习,名为沐浴王化,实为质子。此乃大明与草原的永恒盟约。
在绝对武力的震慑和切实利益的诱惑下,察哈尔部额哲首先彻底倒向明朝,献上良马千匹,并承诺派兵协助明军。他跪在朱慈烺面前,声音颤抖却坚定:天朝皇帝陛下神威,我等心悦诚服,愿永世臣服!
紧接着,土默特、内喀尔喀等大部也纷纷遣使,表示臣服,接受都护府管辖。他们带来了牛羊马匹、皮毛珍宝,表达对大明的敬意。行营外,归顺的蒙古部落帐篷星罗棋布,如同草原上绽放的花朵,昭示着大明威仪的降临。
短短一个多月,曾经摇摆不定、甚至与清廷勾结的漠南蒙古,被明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基本平定。朱慈烺实现了其战略的第一步,不仅解除了进攻辽东的侧翼威胁,更将大明的实际控制力和影响力,深深地植入了草原腹地。
他站在行营高处,俯瞰着归顺的蒙古部落,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武力征服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治理与融合,才是大明在草原上长治久安的关键。
陛下,李定国策马而来,声音中带着胜利的喜悦,各部已基本归附,都护府的官员也已就位。
朱慈烺微微颔首,目光投向东方,那里是沈阳的方向。多铎在沈阳,如芒在背。他低声说道,然,今蒙古已定,沈阳不过一座孤城,后令户部迁山西等地汉民往草原,许以免除赋税徭役等迁至都护府实边。
他转身望向行营外,夕阳西下,将草原染成一片金黄。归顺的蒙古部落在夕阳下忙碌,明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他想起了武英殿内的那场决定性会议,想起了成祖皇帝五征漠北的壮举,心中豪情万丈。
太祖、成祖在天之灵,佑我大明,护我江山!他在心中默念。
北疆的天平,已彻底倾向大明。朱慈烺知道,这一战,不仅收复了辽东,更打破了蒙古各部对明军的畏惧,为下一步的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要让草原上的每一个部落都明白,大明的威严,不可轻犯;大明的恩泽,可及四方。
他策马走向行营外,夜风拂面,带着草原的凉意。他抬头望向星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此战不胜,誓不还朝!
草原的风沙中,明军的旗帜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如同一颗耀眼的明珠,预示着大明的中兴之路,正从这里开始。朱慈烺知道,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信心。他要让整个北疆都明白,大明,正从沉睡中苏醒,重新站在世界的巅峰。
喜欢日曜南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日曜南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