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三月中的长江北岸,晨雾如纱,笼罩着沉寂的滩涂与远处的丘陵。然而,这片静谧之下,却隐藏着凛冽的杀机。马祥麟率领的两千白杆兵精锐,作为秦良玉大军的先锋,乘着数十条快船、舢板,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穿透薄雾,直扑预定登陆点——枞阳镇以南的一处江湾。
船底刚触及浅滩,身披轻甲、手持白杆长枪的士兵们便如同下山的猛虎,低喝着跃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涉水向岸上冲去。动作迅捷而有序,显示出极高的训练水准。
“快!抢占前方高地!建立防线,掩护后续部队登陆!”马祥麟压低声音,手中长枪向前一指。他目光如电,扫视着雾气朦胧的岸边。根据战前情报,此地应有清军设立的哨垒。
果然,明军登陆的动静虽小,还是惊动了岸上的清军哨探。几声尖锐的唿哨划破晨雾,紧接着是凌乱的脚步声和惊呼:“明军!明军渡江了!”
一座不大的土木哨垒中,涌出了约百余人的清军,大多是原左良玉部下改编的绿营兵,衣甲不算齐整,脸上带着仓促迎战的惊慌。他们看到滩头上已然列阵、枪刃如雪的白杆兵,更是心头一凛。
“结阵!弓箭手!”清军一名把总声嘶力竭地喊道。
然而,马祥麟根本不给他们从容布阵的机会。
“白杆兵,前进!”马祥麟大吼一声,身先士卒,挺枪便冲!身后的白杆兵齐声呐喊,如墙而进!他们手中的白杆长枪长度占优,结成的枪阵更是严密无比。
清军仓促射出的箭矢大多被盾牌和枪阵挡开,偶有命中,也难以阻挡白杆兵迅猛的冲击步伐。转眼间,白色的枪林便撞入了清军混乱的队伍中!
“杀!”
枪刺如毒蛇出洞,精准而狠辣。这些白杆兵皆是秦良玉多年培养的精锐,个人武艺娴熟,更擅长结阵而战。面对人数相当却士气低落、指挥不灵的绿营兵,简直如同虎入羊群。
马祥麟更是勇不可当,一杆长枪舞得如同蛟龙出海,接连刺翻三名清兵,直取那名把总。那把总见他来势凶猛,吓得魂飞魄散,转身欲逃,被马祥麟赶上,一枪从后心刺入,当场毙命。
主将阵亡,残余的清军更是斗志全无,发一声喊,四散奔逃。明军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滩头阵地和那座哨垒。
“清理战场,加固工事!哨骑前出五里,警戒敌援!”马祥麟下令,语气沉稳。首战告捷,并未让他有丝毫松懈。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夺取滩头只是打开了大门,真正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
与此同时,长江南岸,安庆码头上,主力渡江的宏大序幕正缓缓拉开。
秦良玉顶盔贯甲,站立在帅船船头,望着江北已然升起的表示前锋得手的信号烟,微微颔首。她身后,是浩浩荡荡的船队,大小战船、运输舟楫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江面。船上,是整装待发的西线明军主力,包括她的白杆兵本部、部分原安庆守军,以及经过整训、求战心切的“忠贞营”将士。
“传令,各营按序登船,渡江!”秦慈玉苍老而坚定的声音响起。
号角长鸣,战鼓擂动。庞大的船队开始缓缓离开码头,向着北岸进发。江风鼓荡着船帆,也吹动着无数面“明”字旗和“秦”字帅旗,猎猎作响,声势浩大。
对岸,溃逃的清军哨兵已将明军大举渡江的消息传回了后方。驻守枞阳镇的一名清军参将闻讯大惊,一边飞马向庐州求援,一边仓促集结镇内一千多守军,试图前往江边阻击,至少迟滞明军登陆的速度。
然而,当他们气喘吁吁地赶到距离江岸数里的一处丘陵地带时,映入眼帘的,是已经成功登陆、并迅速展开阵型的明军先锋,以及江面上那望不到头的船队和正在源源不断登陆的明军士兵。明军的动作太快了!
马祥麟看到远处烟尘扬起,知道清军援兵已至,但他毫不畏惧。他下令刚刚登陆、配属给他的一个哨(约百人)的武英营燧发枪兵,迅速占据登陆场侧翼的一处小高地,列成三排射击阵型。而白杆兵则在前方结阵,严阵以待。
那清军参将见明军阵型严整,兵力远超自己,心中已生怯意,但职责所在,只得硬着头皮下令进攻。
数百名清军嚎叫着冲下山坡。
“稳住!”马祥麟冷静地注视着进入射程的敌人。
当清军冲至八十步左右时,高地上的武英营哨官猛地挥下令旗:“第一排,放!”
“砰!”一阵不算密集但异常清脆的枪声响起,白色的硝烟弥漫。冲在前面的清兵顿时倒下了十余人。
清军冲锋的势头一滞。
“第二排,放!”
“砰!”
又是一排枪响,更多的清兵惨叫着倒地。
燧发枪连绵不断的射击,虽然单次齐射威力不如弓箭齐射震撼,但其射程、穿透力和不受风雨影响的特点,给进攻的清军造成了持续的心理压力和人员杀伤。
就在清军陷入混乱、进退失据之时,马祥麟看准时机,长枪向前一指:“白杆兵,突击!”
“杀——!”
养精蓄锐已久的白杆兵如同决堤的洪水,猛地冲了出去,瞬间便撞入了已然士气低落的清军阵中。长枪翻飞,所向披靡。清军本就被火铳打得晕头转向,再遭此猛击,彻底崩溃,丢下数十具尸体,狼狈不堪地向后逃窜。那参将约束不住,也只能随着败兵一起逃走。
马祥麟并未下令深追,他的任务是巩固和扩大登陆场。此战,再次展示了步炮(铳)协同的威力,也沉重打击了江北清军的士气。
至午时,秦良玉的帅旗已然在江北岸竖起。超过一万五千人的明军主力成功登陆,并建立了稳固的滩头阵地。淮西战役的第一步,强渡长江,以明军的完胜而告终。消息传开,江北震动,庐州告急的文书如同雪片般飞向淮安的多铎大营。南明的战略反攻,取得了开门红,一把锋利的尖刀,已然深深地插入了江北清军的防线之内。
喜欢日曜南明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日曜南明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