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两人后,刘备并未停歇,立刻以右北平太守、汉室宗亲的名义,并借助刘虞的威望,向广阳、涿郡、乃至冀州北部的豪强大族发出邀请,请求他们共商“保境安民、抗击叛匪”之大计。同时,公开招募勇壮,扩充军力。
涿郡、广阳、乃至冀州北部的豪强大族,并非铁板一块。张纯、张举的叛乱声势浩大,又见其勾结乌桓、屠戮汉民的行径,早已令许多尚有良知与远见的豪强心生不满与警惕。只是此前群龙无首,刘虞虽德高望重却忙于稳定大局,无人能有效整合这股分散的力量。如今,刘备站了出来。他不仅有宗亲之名,更有桃园结义、勇战黄巾的声望,近期接连小胜叛军、解救百姓的义举更是有口皆碑。
于是,携部曲私兵前来投效者络绎不绝。有涿郡楼桑村的乡党,仰慕刘备仁德,带着族中百余青壮和积攒的粮草来投;有广阳郡的豪商,不堪叛军勒索,捐献大量钱帛以求庇护;甚至还有冀州中山国、河间国的一些小豪强,听闻消息,跨越郡县前来相附。贾诩的“借尸还魂”之策,已开始显现效果。
营寨规模不断扩大,新的帐篷如同雨后的蘑菇,密密麻麻地铺展开来。辕门加固,壕沟加深,望楼林立。每日里,都有新的面孔涌入,登记造册,领取号衣,分配营区。虽然队伍庞杂,装备不一,纪律也尚显松散,但那勃勃的生气与日益壮大的声势,却让每一位营中之人,无论是老兵还是新丁,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希望。
兵力骤增,训练便成了头等大事。关羽、张飞,赵云这三位“万人敌”的猛将,自然当仁不让地担起了操练新军的重任。
校场之上,杀声震天。
关羽负责操练刀盾手与长枪兵。他面容冷峻,丹凤眼开合间精光四射,手持一把训练用的木刀,穿梭于队列之间。他的要求严苛到了极致,每一个劈砍的动作,每一个格挡的姿态,都必须力贯始终,精准到位。稍有懈怠或错误,那冰冷的眼神便如刀锋般扫过,令人不寒而栗,无需斥责,受训者便已羞愧难当,加倍苦练。
“刀,乃百兵之胆!握紧!手臂与刀要成一条线!发力要狠,要准!想象你面前就是叛军的头颅!”关羽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清晰地压过校场的喧嚣,传入每一个士卒的耳中。
另一边,张飞负责操练骑兵与突击队。他的风格与关羽截然不同,声若巨雷,气势磅礴。他骑在马上,如同移动的铁塔,亲自示范着冲锋、劈刺、迂回的动作,迅猛如雷,狂野如风。
“儿郎们!跟着俺老张,就得有股子狠劲!冲锋之时,眼里只有目标!马要快!刀要狠!叫声要响!要把叛贼的胆气给俺吓破了!”张飞的吼声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却也极大地激发了那些新募骑兵的血性与豪情。他虽性急,但在训练上却粗中有细,尤其注重培养骑兵的冲击力和小队之间的配合。
赵云则负责操练弓弩手与巡逻警戒部队。他白马银枪,姿容雄伟,行事却极为低调细致。他耐心地教导士卒如何判断风向距离,如何节省箭矢,如何轮番射击保持箭雨不绝。对于巡逻哨探,他更是亲自制定章程,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弓弩之要,在于沉稳。心慌,则手抖;手抖,则箭偏。无论敌军如何汹涌,我自岿然不动,听令而行。”赵云的话语温和却自带威严,他所操练的部队,渐渐养成了一种沉静如山、动则如雷的气质。
在这如火如荼的操练中,三位目光如炬的猛将,几乎同时注意到了两个与众不同的身影。
在关羽的长枪兵阵中,有一名军侯,名叫麴义。此人并非幽州本地人,听口音似是凉州一带人士。他麾下约有百余人,似乎都是他的旧部,行动间默契十足,令行禁止,与其他新募队伍的散漫形成鲜明对比。更引人注目的是,麴义本人身材高大,面容精悍,眼神锐利如鹰,练习长枪时,招式狠辣凌厉,绝非普通军侯可比。尤其是一种独特的协同战术——他令长枪手紧密结阵,悍然前突,专用于克制骑兵冲锋,演练时竟数次成功挡住了张飞部下骑兵的试探性冲击。
关羽看在眼里,心中暗奇。这麴义所擅之法,似是专为对付异族骑兵而生,在这北疆之地,实乃难得之才。一日操练完毕,关羽叫住麴义,以切磋为名,亲自试其武艺。两人以木刀、木制长枪相斗。麴义虽知关羽神勇,却毫无惧色,枪法迅猛诡诈,角度刁钻,竟与关羽走了二十余合才露败象。
“好武艺!好胆色!”关羽收刀,丹凤眼中掠过一丝赞赏,“汝这枪法阵势,非中原路数,似经百战锤炼而来。”
麴义收枪行礼,不卑不亢:“关将军谬赞。末将曾在凉州边军效力,与羌胡之辈厮杀经年,略懂些克制骑射的粗浅功夫。”
凉州……边军……一个名字忽然划过关羽的脑海——据说当年在凉州,有一个低级军官,曾以少量精锐大破叛羌骑兵,其训练和指挥步兵对抗骑兵的战术极为厉害,后来似乎因得罪上官而不知所踪……莫非就是他?
另一边,在张飞的骑兵队里,一名新募的骑士引起了张飞的注意。此人姓太史,名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据说是为避祸北上,听闻刘玄德招贤纳士,故来相投。太史慈骑术精湛,远超同侪,开弓放箭更是百步穿杨,能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在一次骑射演练中,他纵马奔驰,连发十箭,箭箭皆中百步外箭靶红心,引得满场喝彩。
张飞看得哇哇大叫:“好小子!好箭法!来来来,跟俺老张过过手,试试你的斤两!”说罢,抄起一根训练用的长矛便扑了上去。
太史慈面无惧色,摘下长枪迎战。两人马打盘旋,枪来矛往,竟是斗得旗鼓相当。太史慈枪法灵动迅捷,兼具力量与技巧,更难得的是临阵机变,往往能在间不容发之际化解张飞势大力沉的猛攻。两人酣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张飞打得兴起,哈哈大笑:“痛快!痛快!好久没遇上能让俺老张如此痛快的高手了!小子,你不简单!”
在赵云的弓弩营中,太史慈同样表现突出。他不仅个人射术超凡,更能组织指挥小队弓弩进行齐射、覆盖射击,战术意识极佳。赵云亦对其颇为赏识。
关、张、赵三人不约而同地将发现人才之事报于刘备。听闻麴义、太史慈二人之名,刘备心中剧震,面上却努力保持平静。
麴义!那可是历史上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先登死士大破公孙瓒白马义从的悍将!虽后来居功自傲被袁绍所杀,但其练兵之能、破骑之战术,绝对是三国顶尖水准!
太史慈!江东第一猛将,信义卓着,弓马无双,酣斗小霸王孙策而不分胜负的英雄人物!
刘备强压住内心的狂喜,立刻命人传唤麴义与太史慈前来中军大帐。
二人应召而来。麴义步伐沉稳,目光锐利,带着边地老兵特有的剽悍与警惕。太史慈则英姿勃发,眉宇间既有侠气又有几分儒雅,举止从容。
刘备亲自下阶相迎,态度极为诚挚:“二位壮士不必多礼。备近日常听云长、翼德、子龙盛赞二位武艺超群,韬略过人,今日一见,果然气度非凡!”
二人连称不敢。
刘备看着麴义,郑重道:“鞠军侯曾在凉州与羌胡作战,精通克制骑兵之战法,此正是我北疆军民眼下最急需之能!望鞠军侯能不吝才学,为我军训练更多善战之士,备欲委你以重任,独领一营,专司对抗胡骑,如何?”
麴义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惊异与激动。他投军本为暂寻栖身之所,没想到刘备如此看重其才,且一语道破其价值所在。他当即单膝跪地,抱拳道:“承蒙府君信重!义,定当竭尽所能,为府君练出一支破骑锐旅!”
刘备又看向太史慈:“太史子义,弓马娴熟,义勇双全。备如今正值用人之际,子义之才,可为大军之耳目尖刀。备欲命你统率骑兵斥候,负责侦察敌情,突袭扰敌,乃至斩将夺旗,可能胜任?”
太史慈亦是心怀激荡,他避祸北来,终遇明主赏识,亦是单膝跪地,朗声道:“慈,飘零之人,得遇明公,实乃大幸!但有所命,万死不辞!”
刘备大喜,亲手扶起二人,当即下令:“好!即日起,擢升麴义为别部司马,领‘先登营’,可于全军中遴选锐士,专习破骑之战法!擢升太史慈为骑都尉,领‘侦骑营’,负责大军哨探游击之事!”
帐中诸将见刘备如此慧眼识人且用人不疑,皆为之动容。
喜欢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