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离开后,中军大帐内陷入了长时间的寂静。油灯的光芒跳跃不定,映照着刘备三人凝重而又隐含兴奋的脸庞。
张飞是个藏不住话的,他猛地一拍大腿,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大哥!这贾文和……俺老张服了!真服了!他那脑袋是咋长的?咋就能想出这么……这么……”他“这么”了半天,愣是没找出合适的词来形容贾诩那三条计策带来的震撼。
关羽抚着长髯,丹凤眼微眯,沉吟道:“驱虎吞狼,祸水南引,借尸还魂……每一条都精准狠辣,直击要害。尤其是前两策,全然不顾寻常道义规矩,只求实效,近乎……毒辣。”他顿了顿,看向刘备,“然,大哥,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事。眼下困局,若按部就班,我等与公孙将军皆死无葬身之地。文和先生之策,虽险虽奇,却或许是唯一破局之机。只是,执行起来,难度极大,非能言善辩、胆大心细且绝对忠诚之人不可胜任。”
刘备缓缓坐回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他何尝不知关羽所言?贾诩的计策就像是一剂猛药,药性剧烈,足以治病,但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副作用。挑动匈奴内乱,引诱乌桓互攻,这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无数的阴谋、背叛与杀戮。
但他更清楚,此刻不是迂腐的时候。历史的惨剧、兄弟的命运、天下的苍生,都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上。他想起记忆中那“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中原,想起那“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与那些相比,此刻行此权宜之计,或许才是真正的大仁——以必要的策略和牺牲,换取早日终结乱世,避免更大的灾难。
“云长所言极是。”刘备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文和之策,乃目前唯一可行之路。纵然手段非常,但为了解救伯圭兄,为了稳定幽州,为了北疆无数百姓,此策必须行!至于执行之人……”
他的目光扫过关羽和张飞。关羽沉稳有大略,张飞勇猛无畏,但出使敌营、挑动内乱这种需要极致诡诈和应变能力的任务,并非他们所长。
“看来,还得麻烦宪和走一趟了。”刘备若有所思。
关羽立刻明了:“大哥是说……宪和?”
“正是。”刘备点头,“宪和机辩无双,长于辞令,且胆色过人,正是执行‘驱虎吞狼’之策的最佳人选。”
“至于‘祸水南引’与‘借尸还魂’之策,”刘备沉吟道,“待明日宪和运粮回来,再与文和先生细细商议,选定执行之人,并筹划如何借助刘幽州的大义名分。”
计议已定,刘备心中那股因困局而产生的郁结之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明晰的目标感和紧迫感。他再次感慨贾诩的价值——不仅在于献出奇谋,更在于他能瞬间拨开迷雾,指出那条虽然艰难却清晰可行的道路。
得此大才,实乃天助!刘备心中再次默念。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简雍走进刘备营帐汇报粮草物资等情况。刘备便将自己当前的困境、公孙瓒被围、匈奴巨变以及贾诩所献“驱虎吞狼”之策等近几日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简雍。
简雍听完,久久不语,只是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半晌,他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挑动匈奴内乱,令其无暇东顾……玄德,此计……可真够毒的。这是何人所献?”
“此人姓贾名诩,字文和,乃凉州人士,有经天纬地之才,如今暂居我帐下。”刘备坦然道,“计虽毒,然确是解当前西线威胁最有效之法。宪和,放眼我麾下,唯有你有此胆略、口才与机变,能担此重任!”
简雍站起身,在屋内踱了几步,忽然转身,脸上又露出了那种略带戏谑的笑容:“深入匈奴王庭,在那群虎狼之中散播谣言,挑动其父子相疑、内部相残……哈哈,刺激!这事听着就比待在这蓟县城里有意思多了!”
刘备大喜,一把抓住简雍的手:“宪和!备代幽州百姓,谢过了!”
“玄德,先别谢那么早,”简雍摆摆手,“事儿能不能成,还得看运气。不过,我简宪和别的不行,这张嘴,死的也能说成活的!玄德放心,保管让那匈奴王庭乱成一锅粥!”
当下,刘备也不再耽搁,立刻召集关羽、张飞、简雍,并特意请来了贾诩,于中军大帐内密议。
刘备先向贾诩介绍了简雍。贾诩依旧是那副平静无波的样子,与简雍相互见礼。简羽则好奇地打量着这位献出“毒计”的谋士,眼中满是探究之意。
“文和先生,宪和已答应担此重任。”刘备对贾诩道,“关于出使匈奴王庭的具体细节,还需先生与宪和细细推演,务必周全。”
贾诩微微颔首:“理当如此。简先生,诩此处有一些关于匈奴各部首领性情、彼此间恩怨以及王庭近来动向的零星情报,可供先生参考……”他便与简雍走到一旁,低声交谈起来。简雍听得不时点头,偶尔插问几句,眼中精光闪动。
待简雍与贾诩商议完具体细节后,刘备便带着简雍与贾诩拜见刘虞。州牧府内,刘备向刘虞详细禀报了贾诩所献“驱虎吞狼”与“祸水南引”之策,以及简雍出使匈奴实施“驱虎吞狼”之策的事情。
刘虞听后,分别对贾诩与简雍道:“妙!妙!文和先生之策虽险虽奇,却是破局之策!”
“壮哉!宪和,虞代幽州百姓,谢过了!”
同时,刘虞对身边从事田畴道:“子泰,乌桓诸部的情况比匈奴更为复杂,需要一位不仅能言善辩,更要熟知乌桓内部情况、懂得与其打交道的人选。你可有推荐?”
田畴沉思片刻,道:“魏攸魏子安,渔阳雍奴人。他年少时便曾与乌桓、鲜卑人打交道,通晓胡语,熟知其风俗习性,且为人沉稳机敏,有勇有谋。或可担此‘祸水南引’之任。”
“魏攸魏子安?”刘虞搜索着记忆,似乎有些印象,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好!立刻唤他来见!”
不久,一位年约三十出头,面容精悍、眼神明亮的年轻文士被引入帐中,正是魏攸。他听闻刘虞欲派他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先是惊讶,随即露出激动之色,单膝跪地,抱拳道:“魏攸,愿往!必不辜负明公重托!”
刘虞大喜,亲自扶起魏攸,勉励一番,然后让他去聆听贾诩关于如何联络、说服其他乌桓部落的指点。
贾诩面对魏攸,同样言简意赅:“……不必强求其立刻出兵攻打丘力居,只需说动其保持中立,或做出牵制姿态,许以将来互市、盐铁之利,关键让其相信,刘幽州与刘府君必将平定叛乱,此时选择,关乎其部族未来生存……见不同部落之人,说不同之话,或利诱,或威逼,或晓以情理,皆可。”
魏攸听得极为认真,不时发问,显然对此行已有初步构想。
数日后,一切准备就绪。
简雍带着数名精干随从,携重金以及贾诩授意刘备起草写给於夫罗的“密信”,扮作商队,悄然西行,潜入南匈奴控制区域。
魏攸则带着几名通晓胡语的助手,携刘虞的檄文和刘备的信物,秘密东进,前往辽东属国和右北平郡的乌桓部落。
喜欢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