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没有收到蒋奇的回复,却收到了袁谭的手书。
袁谭解释了袁绍落马的详细经过,然后请袁熙去寿春,共商大计。
但他除了叙述已经发生的事之外,没有提及任何阴谋,仿佛这件事只是个意外。至于为什么不是袁绍发出诏书,而是由他出面,也只字未提。
面对袁谭的邀请,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袁熙接受。在他们看来,这就是鸿门宴,除非袁熙有刘邦的运气,才有可能脱险,否则必死无疑。
杨修说得更直接,袁熙有没有刘邦的运气没人知道,但荀谌、郭图肯定不是范曾。如果有必要,他们甚至不介意连袁谭也杀了,扶袁买登基。
袁买年幼,更好控制,方便他们擅权。
对杨修的意见,袁熙选择了无视。他也看出来了,杨修是聪明,过目不忘,处理政务很在行。但他生在崇尚德行的弘农杨氏,对人心算计要么是不屑,要么是没天分,总之很天真,近乎愚蠢。
很难相信聪明和愚蠢会同时体现在一个人身上,但世道就是这么奇怪。给了一个人某方面超强的优势之后,必然会再给他一个致命的弱点。
就像韩信一样,战场上无敌,朝堂上却输得一塌糊涂。
其他人的观点不像杨修这么激烈,但基本观点类似,不能去,这就是个陷阱。
只有郭嘉没有发表观点,一直保持沉默。
袁熙看在眼里,也没说什么,继续听众人讨论。直到散会之后,他将郭嘉留了下来。
“奉孝为何不语?”
郭嘉躬身施礼。“臣觉得诸君所言都有道理,风险实在太大,不去为好。”
袁熙无声的笑笑。“这可不像你郭奉孝。”
郭嘉也笑了。“知臣者,大王也。臣的确有些想法,只是冒险得很。”
“说来听听。”
“喏。”郭嘉沉吟片刻。“大王觉得,吴王写这封信来,是有人逼他,还是他自己的决定?”
袁熙拿起被众人传阅后又回到他面前的书信,想了又想。“应该是他自己的决定。”
“有理由吗?”
“没有,只是一种感觉。”
“那大王如果不去,吴王又该如何?”
袁熙皱起了眉。他本想问郭嘉的意见,却被郭嘉一连反问了几个问题,多少有些上火。但郭嘉的提问又正好戳中了他内心的纠结之处,不得不面对。
良久之后,他才说道:“与冀州人、凉州人媾和,然后率军北上,决战于冀州。”
“大王有多少胜算?”
袁熙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三成吧,也许只有两成。”
“大王太乐观了。在臣看来,一成也无。”
袁熙很尴尬,盯着郭嘉。这人还真是,要么不说,要说就全是大实话。
他其实也是这么觉得的。
之所以觉得还有两三成,是因为荀衍刚刚向他示好,又为他说服了审配。但这一点其实非常不靠谱。如果荀谌真是害死袁绍的主谋,就算他登基,荀氏也会受到影响。与其如此,荀衍不如与荀湛里应外合,率兵东下,威胁冀州侧翼,反而来得更直接一点。
荀衍到并州,负责的就是联络并州世家豪强的任务。他反了,并州世家豪强也反了。
在这种情况下,仅靠贾诩一个凉州人,怕是镇不住局面。
真到了那一步,他就输定了,一成机会也没有。
“臣能想到这一点,大司徒、吴相自然也能想到,那吴王为何还要写信召大王去?明明能在战场上击败大王,却非要落下一个杀弟的恶名?”
“他应该不会杀我。”袁熙摇摇头。“他最多夺我兵权,将我禁锢起来。”
“然后呢,百年之后,再传位王子叡?”
袁熙看了一眼郭嘉。“你想得太远了吧?吴王刚刚而立之年,他……”
“大王觉得有没有这种可能?”
“这个……可能不能说没有,但真的……”
“天意难测,如果袁氏有天下是天命,他无子,就可能也是天命。只要他信天命,他就不可能不顾忌。如果他不信天命,又何必费那么多手脚,直接与冀州人、凉州人媾和,杀了天子,自立为帝,然后率兵征讨大王就是。”
“那你的意思是……去寿春?”
“我相信,在弑父杀弟与传位大王之间,吴王会选择后者。与大王结盟,是最好的结果。一旦杀了大王,他众叛亲离,最后也守不住天下,贻笑万年。”
“那我去了寿春之后,被他软禁,又当如何?”
“臣昧死,敢问大王,在被吴王禁锢,等待王子叡继位,和与吴王刀兵相见之间,大王选哪一个?”
袁熙语塞。
“臣斗胆,为大王抉择,当是前者。”
此时此刻,袁熙真的恨极了郭嘉,恨不得一剑直接砍了郭嘉。郭嘉真是太可怕了,简直像他肚里的虫,将他的心思拿捏得一清二楚。
难怪他会成为曹操的心腹。
咬了几次牙,袁熙重重的吐了一口气,非常勉强的点了点头。“正如奉孝所言。”
“若大王依臣之计,臣当与大王同行,以死保大王全身而退。若有危险,先以臣代之。”
袁熙的心情终于好了点。“你准备怎么做?”
“臣先向吴王要两个人。”
“谁这么重要,能让你我全身而退?”
“刘皇后母子。臣将他们留在蓟县,交与王后。若任何人伤害大王,北疆则奉袁买称帝讨贼,为大王复仇。”
袁熙吸了一口冷气,再次打量了郭嘉两眼,觉得此人真是魔鬼,居然能想出这样的计来。
他能想象得到,等袁谭等人收到这个回复后,会是如何反应。
不放人,就意味着决裂,准备开战。
放人,那就等于送出一个重要筹码。
不管是哪个选择,都不是好的选择,却又不得不选。
“行,就依你。”
“谢大王,臣要亲自去一趟易县,面见镇北将军,请镇北将军做个保人。臣不在的这些天,请大王安排荀文若教导仓舒,不要让他虚度光阴。”
袁熙笑着摇了摇头,抬手轻挥。“你去吧,我等你的好消息。”
曹冲会虚度光阴?你真会开玩笑,他不因为读书习武累死就谢天谢地了。
要不是草原上牛羊多,肉奶管够,他恐怕早就病倒了。
喜欢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