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想进产室看看,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尹夫人、环夫人拦在门口,坚决不让他进门。
在产房上的甄宓听到了袁熙的声音,知道他关心,很是感动,却也不肯让他进去,便让人出来回话,感激袁熙的关心,但这么做不合规矩。
袁熙无奈,只得回到正堂。
临走前,他又仔细打量了一番还带着胎血的孩子,越看越欢喜。
“奉孝,你儿子今年多大了?”
“前年才出生,现在应该会说话了吧。”郭嘉一声叹息。“我有好久没见过他了。”
“带到幽州来吧,和我儿子一起玩耍。”
郭嘉笑了。“好,我这就写信回去,让他们来。”
“别那么费事,我让人去接。”袁熙大包大揽。“最近不是要送骑兵去嘛,回程的时候,让人把你的妻儿一起接过来。路途遥远,有人照顾会好些。”
“谢君侯。”郭嘉拱手致谢,又道:“正好我多赚了一年的俸禄,养得起他们。”
袁熙大笑。
紧张了一天一夜的心情得到释放,袁熙心情大好,也终于想起自己的职责,和郭嘉聊起了中原的形势。
郭嘉说,不管中原的形势如何,西征势在必然。
原因很简单,袁尚需要一个大功来和袁谭抗衡,冀州人需要一个大功来面对实力暴涨的汝颍系,而袁绍则需要恢复平衡。
三方的目标不一致,但他们都需要西征。
袁熙反而担心起来。“各有所求,只怕不是好事。”
“这不是君侯能够阻止的。君侯有这时间,不如考虑一下将来。”
“什么将来?”
“君侯有没有想过,如果西征顺利,袁冀州拿下了关中,他会不会移镇关中?”
袁熙略作思索。“应该不会吧?支持他的人都是冀州人,去了关中,岂不成了无根之木?再说了,就算大将军宠爱他,也不可能让他兼管关中和冀州。”
郭嘉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他拿下的关中交给别人?”
袁熙咂了咂嘴,觉得也不太可能。
这着实不太好猜。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能拿下关中的前提上。依我看,这一点恰恰是最难的。”
袁熙斜睨着郭嘉。“行了,我知道你想什么,不过这些都不是我能决定的。”
“君侯不能决定,却不能不做准备。”
袁熙哭笑不得,只能摆摆手,示意郭嘉别再催了。
这几天,郭嘉一直在他耳边说,袁尚没有拿下关中的能力,他应该做好出征的准备,哪怕不是主将,也应该参与西征,从中分一杯羹,为将来做些准备。
幽州的户口太少了,不足以立足,应该寻找更好的土地。
但他不想参与袁谭、袁尚之间的竞争,只想在幽州这片土地上养老。
幽州虽然户口不多,却足以让他大展拳脚。虽然去年逼降了鲜卑人、乌桓人,在弹汗山结盟祭天,可是离他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和进兵中原夺嫡相比,他更希望能出兵塞外,将草原真正纳入中原的统治。
这几天,他和荀彧、孔融等人商量也是这些事。
郭嘉也执拗,明知他不喜欢听,却还是一有机会就提,搞得他有时候都在想,郭嘉是不是就想看他们兄弟相争,并不在乎谁赢。
就在袁熙准备结束今天的话题时,有虎卫进来,奉上了大将军的军令。
袁熙、郭嘉不约而同的收起笑容,恭恭敬敬地接过军令,确认封泥,最后拆开封函。
读完军令后,袁熙眉头轻皱,看了看郭嘉。
“大将军让我送两千骑到鄄城,两千骑到徐州,剩下的送到冀州。”
郭嘉却一点也不意外。“既然如此,那就让骑兵出发吧,越快越好,免得有人又有其他心思。”
袁熙点头答应。
为了削弱乌桓、鲜卑的力量,他软硬兼施,才让扶罗韩、楼离等人同意抽调精锐,整个幽州也就抽调了两万骑,一万送到中原,一万自留。
代价就是互市,而且是开放式的互市。
就连一直严加控制的盐铁,他都承诺了放开管制,以便让鲜卑人、乌桓人有充足的铁器可用。
这是很冒险的选择,隐患也很大,但是别无选择。
他需要尽快稳住乌桓人、鲜卑人,避开更大规模的战争,以便让幽州恢复元气。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鲜卑人、乌桓人接受了他的要求,除了抽调精锐骑兵进入中原,随袁氏父子征战外,还将子弟送到蓟县来读书,接受教化。
这件事惹得孔融很不高兴,嚷嚷着要走,已经和袁熙喊了好几次。
他不反对教化蛮夷,但是人数太多了,他太累了。
而且堂堂的孔氏后裔,教一群蛮夷子弟识字,简直是暴殄天物,让孔融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袁熙顾不得那些,孔融的圣人后裔身份就是他吸引乌桓人、鲜卑人的最大诱惑。如果他不是圣人后裔,那些蛮夷未必动心。
只是袁绍的命令给他增加了一些麻烦。
原本一万骑兵南下是要带着家眷的。这些人将在中原定居,再也不回幽州。
现在要将六千骑交给袁尚,也就意味着要在冀州安置六千户。
冀州离幽州太近了,一旦这些人受到了委屈,或者遇到了什么事,随时可能逃回幽州。
中原就不一样了,关禁重重,他们想逃回来也难。
袁熙无奈,只得一边命令骑兵集结出发,一边给袁尚写信,千叮咛,万嘱咐,让他抛弃偏见和歧视,不要欺负这些骑兵和他们的家人。
即使如此,他还是不敢放心,随即请来了荀彧、田豫等人,商量拨出一些屯田,除了安置将在留在幽州的一万骑兵,还要为可能逃回来的骑兵做一些准备。
如果让这些在冀州待了一段时间,熟悉冀州地理的骑兵逃回草原,将是巨大的隐患。
严防死守不是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善待他们,让他们不想回草原受罪。
田豫、韩珩都赞成袁熙的决定,只是有一个问题,耕地不够。
荀彧说,他有一个方案,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妥善安置这些鲜卑、乌桓骑兵。
将这些鲜卑、乌桓骑兵分为三等,给予不同的条件,保证最精锐的骑兵忠心不二,为我所用。
喜欢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