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及华容道,语气中并无自得,反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那正是他内心挣扎过的痕迹。“忠义难两全之时,关某择其‘义’之根本——诚信!放曹公,是还其恩义,全吾诚信;而后回归皇叔,是践桃园之誓,亦是全吾忠诚信诺!此心此志,可昭日月!”
他看似将“忠”与“义”通过“诚信”统一了起来,但林煜和禽滑素都敏锐地捕捉到,在他的逻辑里,“诚信”的对象优先级,是有着明确排序的——桃园之誓,对刘备的“忠”,始终是最高位阶,其他恩义,皆需在此框架下衡量。
“君侯之高义,令人敬佩。”林煜缓缓道,试图将对话引向更深处,“然,世间之事,纷繁复杂,人心之变,亦非全然黑白。若……若所忠之人,并非始终贤明?若所守之诺,在时光流转下,其本身含义已然变迁?或者,若他人因种种缘由,未能如君侯般坚守誓约,是否便一概可斥为‘不义’,需以刀兵审判,不容半分宽宥?”
最后一句,林煜问得极为小心,却直指关羽内心深处那因麋芳、刘封乃至孙权“背叛”而滋生的、对“背义”的极端敏感与排斥,这正是业债【义障】的体现!
果然,关羽周身那原本沉静的青龙虚影,微不可察地波动了一下,龙目中的暗赤劫火,似乎也随之闪烁。他抚摸着《春秋》竹简的手指微微收紧,丹凤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林小友此问,何其天真!”关羽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冷意,“《春秋》大义,正在于明辨是非,划清界限!贤明与否,非臣下可妄议!坚守誓约,乃立身之本,何来变迁之说?若因时移世易便可背弃承诺,则世间信义何存?人与禽兽之别何在?”
他盯着林煜,语气愈发严厉:“至于那些背信弃义之徒……譬如麋芳、士仁,受国恩禄,守土有责,却临阵投敌,致使荆州倾覆,此等行径,非但不忠不义,更是罪该万死!岂能宽宥?宽宥彼等,何以面对因彼等之叛而枉死的将士?何以面对兴复汉室之宏愿?”
一股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仿佛整个迷雾领域的空气都凝固了。关羽对“背叛”的敏感与绝对否定,在此刻展露无遗。那并非简单的愤怒,而是一种基于其绝对化“忠义”观的、近乎法则般的审判意志。
林煜感到呼吸微微一窒,体内【虓狂】似乎被这股压力激发,蠢蠢欲动,但他强行压制住,知道此刻绝非动手之时。他必须从道理上,尝试撼动这座近乎凝固的信念冰山。
“君侯息怒。”林煜保持镇定,字斟句酌,“在下并非为背信者开脱。背信自然有罪,当受惩处。然,孔子作《春秋》,虽寓褒贬,亦未尝不给人自新之机。管仲不死小节,终成霸业之功,孔子亦赞其‘仁’。可见‘义’之一字,亦有轻重缓急,需观其行,察其心,而非一概以‘背约’二字盖棺定论,绝其所有生机与理解之可能。”
他引用的,正是关羽自己推崇的《春秋》典故。“再者,君侯曾言华容道放曹,是还恩义,全诚信。彼时曹公,于君侯而言,岂非亦是‘背义’之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汉臣角度亦可视为不忠)然君侯仍念旧恩,予以生路。为何对他人之‘背义’,便如此苛责,不容半分转圜?此岂非……己所不欲,强施于人?”
此言一出,如同惊雷!
关羽身躯猛地一震!手中《春秋》竹简发出一声轻微的“咔”声,似乎在他无意识的用力下,竹简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周身的青龙虚影骤然清晰,墨色隐现,龙目中赤芒大盛!那深藏的劫火,似乎被这番话直接刺中了最敏感、最矛盾的痛处!
华容道,是他践行自身“义”之理念的典范,也是他内心深处一个难以完全自洽的复杂节点。林煜以此为例,反向诘问,直接挑战了他那将“背叛”绝对化、不容宽恕的逻辑!
“放肆!”关羽一声低喝,声浪并不宏大,却蕴含着极强的精神冲击,如同重锤般敲击在林煜和禽滑素的心神之上!
禽滑素立刻踏前一步,手中【惊鸿】绽放出清冷光华,一道无形的屏障瞬间展开,护住二人,将那精神冲击大部分抵消。但余波仍让林煜感到气血翻涌。
关羽并未起身,也未动刀,但那磅礴的气势已然如同山岳倾覆。“黄口小儿,安敢妄议吾之抉择!华容道之事,岂是尔等可以妄加揣度!吾之行径,问心无愧!至于那些叛徒……彼等之行,岂能与吾之义举相提并论!”
他的情绪明显出现了剧烈的波动,那一直压抑的劫火,似乎找到了宣泄的缝隙,丝丝缕缕的暗红色能量开始从他体表渗出,与他周身的青色龙影交织,呈现出一种不祥的青黑之色。整个青灰色迷雾领域开始剧烈翻腾,脚下的玉石地面发出细微的碎裂声。
林煜知道,言语的交锋已经触及了核心,但也引动了更大的危机。他一边运转力量抵抗那滔天威压,一边毫不退缩地迎着关羽那如同燃烧般目光,沉声道:“君侯!在下并非质疑君侯之行!只是疑惑,君侯所持之‘义’,是否在岁月与伤痛之下,已从一面照耀内心的明镜,化为了一柄只指向他人的利刃?《春秋》大义,在于教化,在于使人知耻而后勇,而非在于……审判与灭绝!”
“若忠义之道,只剩下绝对的光明与黑暗,容不下丝毫人性的灰暗与无奈,容不下‘理解’与‘宽恕’的可能,那么这条道,是否本身……也已走入了偏执的黄昏?”
“黄昏……”关羽喃喃重复着这个词,眼中的怒火与清明激烈交织,那盘踞的墨色龙影发出低沉的咆哮,劫火在他周身明灭不定,仿佛随时可能彻底爆发,将他与这片领域一同吞噬。
夜读《春秋》,本为明心见性。但今夜,这卷竹简所承载的微言大义,却在与异世旅者的对话中,化作了照见自身信念裂痕的镜子。那源于桃园、坚守一生的忠义之道,在劫火的灼烧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拷问。
是坚持那绝对化的、不容玷污的信念,哪怕其已开始异化?还是承认这信念中,或许本就蕴含着导致自身悲剧与痛苦的偏执种子?
关羽沉默着,巨大的挣扎在他那威严的面容上浮现。而林煜和禽滑素,则屏息凝神,准备迎接下一刻——可能是雷霆般的攻击,也可能是……更深层次崩坏或转机的开始。
寂静,再次笼罩了这片迷雾领域,却比之前任何时刻,都更加令人窒息。唯有那若有若无的青龙悲鸣与劫火燃烧的噼啪声,在无声地宣告着,风暴,即将来临。
喜欢薪纪元:千秋劫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薪纪元:千秋劫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