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国镇北大将军赵铁柱,人如其名,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站在那里像半截黑铁塔,声如洪钟,饭量如牛,一巴掌能拍死一头草原狼。他这辈子在战场上砍人如切瓜,唯一的软肋,就是他那个宝贝独苗儿子——赵如鸾。
这赵如鸾,名字是他那读过几本酸诗的老爹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取自“鸾鹄停峙”,寓意儿子未来能像鸾鸟和天鹅停立山巅那般,姿态优美,气质沉稳,成为人中龙凤。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有点跑偏。
赵如鸾小朋友,完美继承了母亲的美貌,长得那叫一个粉雕玉琢,眉目如画。可这身子骨,也随了他娘,弱不禁风。三岁能赋诗,五岁能弹琴,七岁就能跟京城名士讨论花鸟虫鱼的一百零八种雅称。可你让他拎个鸟笼子他都嫌沉,走两步路就喘,风稍微大点,赵铁柱都得赶紧派人去院子里守着,生怕宝贝儿子真被风吹跑了。
赵铁柱看着儿子那纤细的脖颈,再看看自己碗口大的拳头,愁得头发一把一把地掉。这哪是“鸾鹄停峙”?这分明是“豆芽菜杵地”!
不行!老赵家的种,怎么能如此文弱!必须练!往死里练!
于是,赵大将军开始了他的“造神”计划。
第一课,站姿。
校场上,赵铁柱如同铁铸的雕像,双脚抓地,脊梁笔直,目光如炬,声若雷霆:“儿啊!看为父!这就叫‘停峙’!稳如泰山,不动不摇!站如松,坐如钟,你懂不懂?”
赵如鸾穿着特制的、绣着翠竹的小号铠甲,小脸煞白,努力模仿父亲。可他站了不到一炷香,就开始摇摇晃晃,弱弱地开口:“爹,孩儿……孩儿感觉地动山摇……”
赵铁柱定睛一看,屁的山摇!是这小子自己腿抖得像筛糠!
第二课,吃饭。
饭桌上,赵铁柱风卷残云,抱着个猪肘子啃得地动山摇,汤汁四溅:“吃!大口吃!这才有气力!气力从哪里来?从饭里来!你看那鸾鸟,那鹄鸟,停在那儿看着优雅,那翅膀底下都是腱子肉!”
赵如鸾拿着小银勺,舀了一小口晶莹的米饭,细嚼慢咽五十下,才缓缓咽下,然后用丝帕轻轻沾了沾嘴角,蹙眉道:“爹,您用饭的韵律……略显急促,恐于养生不利。再者,这肘子……油腻之物,有碍清气上升……”
赵铁柱看着儿子面前那几根水煮青菜,差点把桌子掀了。
文的不行,来武的。
赵铁柱亲自教儿子耍大刀。他那把八十斤重的镔铁大刀,在手里舞得虎虎生风。
“看好了!力劈华山!” 赵铁柱一刀下去,碗口粗的木桩应声而断。
赵如鸾拿起给他特制的小木刀,比划了一下,然后手腕轻转,划出一个优美的弧线,姿态倒是飘逸,嘴里还念念有词:“此式……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赵铁柱捂住了眼睛,不忍再看。他觉得儿子不是在练武,是在跳舞。
几年下来,赵铁柱的“铁血教育”收效甚微。不,不能说微,简直是负的!赵如鸾的文学修养和优雅气质与日俱增,身子骨嘛……依旧弱柳扶风。更要命的是,他似乎把父亲要求的“鸾鹄停峙”理解到了另一个层面——无论何时何地,必须保持极致的优雅和风度。
比如,有次府里进了个小毛贼,被护院追得慌不择路,撞到了正在月下赏菊的赵如鸾。赵如鸾非但没喊没叫,反而扶住了踉跄的贼人,温言道:“壮士小心,莫要惊扰了这株‘绿水秋波’。” 还顺手从袖袋里掏出一块碎银子塞过去,“夜色已深,买碗热汤暖暖身子吧。” 那小贼拿着银子,愣在原地,哭了。
赵铁柱得知后,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眼看儿子在“优雅废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赵铁柱一咬牙一跺脚:军营!只有军营才能改造人!把他扔到那糙汉子堆里,总能沾点阳刚之气吧?
于是,赵大将军利用职权,把儿子塞进了北伐先锋营,还特意叮嘱先锋官:“给老子往死里练!练不出个男人样,别让他回来见我!”
赵如鸾穿着一尘不染的银色铠甲(特制的,轻便),骑着一匹温顺的小母马,带着他的古琴和茶具,就这么上了前线。
两军对垒,厮杀惨烈。刀光剑影,血肉横飞。赵铁柱在后方看得心急如焚,既担心儿子安危,又怕他给老子丢人。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
阵前,一员敌将凶神恶煞地冲杀过来,直奔看起来最好欺负的赵如鸾。赵铁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正要拍马去救,却见他那宝贝儿子不慌不忙,轻轻一勒缰绳,小母马优雅地侧身避开致命一击。
然后,赵如鸾在万军瞩目下,对着那满脸横肉的敌将,微微欠身,行了一个标准的世家见面礼,声音清越,穿透战场喧嚣:
“这位将军,刀兵无眼,杀气过盛,恐伤天和。不如放下屠刀,与小生品茗论道,共赏这塞外风光,岂不美哉?”
那敌将举着大刀,砍也不是,不砍也不是,一张脸憋成了猪肝色。他身后的敌军士兵们也傻了眼,阵型都有些散了。
赵铁柱在后面看得眼前一黑,差点栽下马去。完了!老赵家的脸,今天算是被这孽障丢到姥姥家了!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那敌将愣了片刻,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紧接着像是传染一般,他身后的敌军队伍里爆发出震天的哄笑声。有的笑得直拍大腿,有的笑得弯下了腰,还有的笑得兵器都拿不稳了。
“哪来的书呆子!”
“这是打仗还是唱戏啊?”
“笑死老子了,这仗没法打了!”
敌军阵脚大乱,士气瞬间垮塌。
先锋官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把令旗一挥:“兄弟们!冲啊!”
大梁军队如同猛虎下山,趁敌军笑作一团、毫无防备之际,一个冲锋就把对方杀得丢盔弃甲,大获全胜。
一场原本预计惨烈的攻坚战,就这么在赵如鸾莫名其妙的“优雅劝降”下,轻松解决了。
庆功宴上,赵铁柱心情复杂。一方面,打赢了仗,自然是高兴;另一方面,儿子这立功的方式,实在让他脸上有点挂不住,这他娘的算怎么回事?
就在这时,传旨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圣旨到——”
赵铁柱赶紧率领众将跪迎。
太监展开圣旨,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北大将军赵铁柱之子赵如鸾,于两军阵前,以雅化暴,以柔克刚,谈笑间令强虏灰飞烟灭,实乃千古未有之奇才!特封为‘优雅战神’,秩比三品,另设‘礼义司’,由其执掌,专司教化归顺之蛮夷部族,扬我大梁文德之威!钦此——”
圣旨念完,帐内一片寂静。
赵铁柱张着大嘴,半天合不拢。优雅……战神?礼义司?教化蛮夷?
他偷偷抬眼瞅了瞅跪在自己身旁的儿子。赵如鸾依旧身姿挺拔,面容平静,仿佛这惊天封赏与他无关一般,只是那微微扬起的嘴角,泄露了他一丝内心的满意。
“臣(孩儿),谢主隆恩。” 赵如鸾的声音依旧清雅从容,叩首的姿态,那叫一个标准,那叫一个……鸾鹄停峙。
赵铁柱看着儿子那无可挑剔的优雅侧影,又想想自己砍了一辈子人还是个“铁柱”,突然觉得,这世道,可能真的变了。
他默默低下头,跟着儿子一起谢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罢了罢了,鸾鹄停峙就鸾鹄停峙吧,至少……这小子站着的时候,是真他娘的稳当,再也不晃了。
喜欢成语大搞笑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成语大搞笑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