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有个老头名叫胡硕,年轻时是个走南闯北的货郎,四十岁后发了点小财,便在县城开了家杂货铺。如今六十有五,身子硬朗,唯有一处与众不同——他那圆滚滚、鼓囊囊的大肚子。
这肚子可不一般,站起来时胡老头低头看不见自己脚尖;坐下时那肚子便如一口倒扣的铁锅,稳稳当当地架在双腿上。街坊邻里送他个外号“皤腹豪叟”,“皤腹”是说他雪白滚圆的大肚子,“豪叟”则是称赞他为人豪爽豁达。
胡老头对这外号颇为得意,常拍着自己肚皮说:“此乃老夫福袋也!”
这一日,胡老头摇着蒲扇,坐在自家店铺门前纳凉。时值盛夏,他穿着一件薄薄的白色汗衫,那圆滚滚的肚子把汗衫撑得紧绷绷的,远远看去,活像一尊弥勒佛。
对面茶馆的王掌柜踱步过来,笑道:“胡老,您这‘福袋’近来又见长了啊!”
胡老头拍了拍肚皮,发出“砰砰”的响声,得意道:“那是自然,昨晚一人吃了三碗米饭,半只烧鹅,还有一碟花生米,这福袋能不充盈么?”
两人正说笑间,忽见县衙门的差役敲着锣沿街叫喊:“全县父老听真!新任太守张大人三日后驾临本县巡视,特命县中推举一位最有福相的老者,于接风宴上为太守献寿词,沾沾福气!”
王掌柜一听,拍手笑道:“这还有何争议?全县上下,谁能比胡老更有福相?单是这肚子,便是福气满盈的明证!”
周围街坊也纷纷附和:“正是正是!胡老不去,谁还有资格去?”
胡老头被众人一捧,豪气顿生,拍案道:“既如此,老夫便当仁不让了!”
三日后,胡老头穿上一件崭新的绛红色福字纹长袍,更显得大腹便便,福态十足。他乘轿来到县衙,早有县令及一众乡绅等候多时。
县令一见胡老头,眼前一亮:“好好好!果然是有福之人!胡老先生,稍后宴席之上,还请您为太守献上吉祥寿词。”
胡老头拱手笑道:“老夫早有准备。”
宴席摆开,新任张太守在主位落座。这太守约莫四十出头,面容清瘦,神情严肃,一看便知是个不苟言笑之人。
酒过三巡,县令起身道:“太守大人,本县特推举一位福寿双全的老者,为您献上寿词,以表敬意。”
张太守微微颔首:“有劳。”
胡老头整了整衣袍,挺着他那引人注目的大肚子,昂首阔步走到堂前,朝太守一揖,朗声道:“老夫胡硕,恭祝太守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话音刚落,他突然觉得腹中一阵翻江倒海,“咕噜噜”一阵响,紧接着——“嗝!”
这一声饱嗝响亮悠长,在寂静的大堂上回荡,不少人掩口偷笑。
胡老头老脸一红,忙定定神,继续道:“愿大人政通人和,百业俱兴——”
“嗝!嗝!”又是两声洪亮的饱嗝。
堂下窃笑声更大了。张太守眉头微皱,面露不悦。
胡老头心中焦急,越是着急,那嗝越是止不住。他强撑着又说:“愿我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嗝!嗝!嗝!”这三声一声高过一声,胡老头的大肚子也随之起伏,模样滑稽至极。
满堂宾客再也忍不住,哄堂大笑。张太守脸色铁青,拂袖而起:“成何体统!”说罢竟离席而去。
县令赶紧追上去解释,宴席不欢而散。
胡老头灰头土脸地回到家,一连数日闭门不出。他这“皤腹豪叟”一夜之间成了全县笑柄,孩童们见他走过,便跟在后面学他打嗝,气得他胡子直抖。
“都是这不争气的肚子惹的祸!”胡老头拍着自己肚皮愤愤道。
转眼秋去冬来,朝廷突然发下公文,命各县选派代表,赴京参加“千叟宴”。原来皇上为示敬老,特在京城设宴,邀请全国千名老者共聚。
县令接到公文,愁眉不展。按规制,本县需推举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赴宴,可这刚得罪了太守,派谁去好呢?
师爷献计道:“大人,何不仍请胡老先生前往?他虽在太守宴上失仪,但那福相确是实打实的。况且这次是面圣,若他能在皇上面前挽回颜面,不也显得大人您举荐有功吗?”
县令思忖良久,觉得有理,便亲自登门拜访胡老头。
胡老头一听要他去京城面圣,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去不去!上次献丑还不够么?这次若在皇上面前打嗝,那可是欺君之罪!”
县令好说歹说,最后道:“胡老,您就甘心一辈子背着这个笑名吗?这可是挽回声誉的大好机会啊!”
这句话戳中了胡老头的心事。他沉吟半晌,一拍大腿:“好!老夫就去一趟!不过这次,我得做些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胡老头闭门苦练。他不但背熟了祝寿词,还特意向郎中请教了治打嗝的偏方,临行前更是空腹半日,只喝了些许米汤。
赴京路上,同行的两位老者打趣道:“胡老,这次可别在宴上打嗝了。”
胡老头拍拍肚子:“放心,这回空空如也,打不出嗝来!”
千叟宴设在皇宫大殿,金碧辉煌,气势恢宏。数百名各地老者依序入座,胡老头因相貌福态,被特意安排在前排。
不多时,鼓乐齐鸣,皇上驾到。众人跪拜山呼万岁,皇上笑容满面道:“诸位老者平身。今日千叟宴,朕与民同乐,不必拘礼。”
酒菜上桌,胡老头牢记教训,不敢多食,只略略沾唇即止。
酒过三巡,内侍官宣道:“现有各地老者代表,向陛下献祝寿词!”
来自各地的老者依次上前,无非是些“万寿无疆”、“国泰民安”的套话。皇上听得有些倦怠,只是微微颔首。
轮到胡老头所在县城时,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迈步上前。
不料刚走到御前,还没来得及开口,忽觉腹中一阵绞痛——坏了!定是空腹太久,又喝了凉酒,此刻肠胃造反了!
胡老头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强忍着腹痛,躬身道:“草民胡硕,恭祝陛下...”
话未说完,只听“噗”的一声响亮——他放了个屁!
这屁声在寂静的大殿上格外刺耳,满朝文武面面相觑,几位皇子忍不住笑出声来。皇上面露诧异,看着眼前这个面红耳赤、大腹便便的老者。
胡老头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情急之下,他扑通跪地,高声道:“陛下恕罪!此乃‘福袋吐纳’,是草民家乡的吉祥之兆!福气满则溢,正是象征我朝国运昌盛,福泽满盈啊!”
皇上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抚掌大笑:“好个‘福袋吐纳’!好个吉祥之兆!老人家请起,朕还从未听过如此别致的祝寿词!”
胡老头见龙颜大悦,心下稍安,灵机一动,继续道:“草民家乡还有一说,‘福袋一响,黄金万两’,今日草民在殿上失仪,实是见陛下圣明,天下太平,福气满得装不住了,这才溢了出来啊!”
皇上笑得前仰后合:“妙!妙!老人家果然福相十足,机智过人!来人,赏!”
胡老头不但未受责罚,反而得了绸缎百匹、白银千两的赏赐。一时间,“皤腹豪叟”的名声响彻京城,人人都知道有个放屁放到金銮殿上的福气老头。
回到县城,胡老头更是名声大噪。昔日笑他打嗝的人,如今都夸他机智应变;那日拂袖而去的张太守,也亲自登门拜访,请教为官处世之道。
胡老头经过这番历练,越发豁达,常拍着肚皮对众人说:“福气这东西,不在你吃多少,喝多少,而在于你怎么看待它。同样是肚子响,在太守那是失仪,在皇上那就是吉兆。所以啊,凡事别太较真,豁达些,福气自然来。”
后来,“皤腹豪叟”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来形容那些肚量大、性格豁达、能把尴尬事变成好事的福气老人。
喜欢成语大搞笑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成语大搞笑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