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爷爷今年九十有八,李奶奶也九十有五,二人携手走过七十余载,是村里有名的耄耋伉俪。这对老夫妻身子骨硬朗,就是记性不太靠谱,常常是张爷爷前脚放下老花镜,后脚就满屋子找;李奶奶刚说完要去厨房拿葱,一转身就忘了要干什么。
这不,周六一大早,城里工作的孙子小强带着女友小丽回乡探望。小强特意买了城里最有名的“福记糕点”,知道爷爷奶奶牙口不好,选的都是绵软易化的款式。
“爷爷奶奶,这是福记的点心,特别软和,你们尝尝。”小强递上精美的礼盒。
李奶奶接过盒子,眼睛笑成一条缝:“好好,我这就拿去厨房切开。”
十分钟后,小丽想去厨房帮忙,却见李奶奶正站在灶台前发呆,手里拿着菜刀,面前摆着的是——一整颗大白菜。
“奶奶,您这是要切点心吗?”小丽轻声问。
李奶奶一愣,看看手里的菜刀,恍然大悟:“哎呦,你看我这记性,明明是要切点心的,怎么拿出大白菜来了!”
这头刚解决,那边张爷爷又出状况了。他想给孙子女友展示自己收藏的邮票,却怎么也找不到放大镜。
“我明明就放在抽屉里的,怎么就不见了呢?”张爷爷翻箱倒柜。
小强帮忙找了一圈,最后在冰箱的鸡蛋盒里找到了放大镜。张爷爷拍着脑门:“想起来了!早上我看报纸时觉得放大镜太凉,想着放冰箱里暖和暖和...”
小丽忍俊不禁,小声对小强说:“爷爷奶奶真可爱,就是记性差了点。”
小强笑道:“这叫‘耄耋之年,记性随风’,习惯就好。”
午饭时间,最令人担心的事发生了——福记点心不翼而飞!
“我明明放在厨房桌上的,怎么没了呢?”李奶奶着急地说。
全家总动员,开始了“点心大搜寻”。厨房、客厅、卧室找遍了,就是不见那个红色礼盒。
张爷爷忽然一拍大腿:“会不会是被隔壁的大黄狗叼走了?”
“不可能,我关着院门呢。”李奶奶否定。
大家正着急时,小丽注意到阳台上的花丛有些异样——一株月季花下露出了红色纸角。
众人赶到阳台,眼前景象让人哭笑不得:点心盒好好地放在花盆旁,里面各式点心被掰成小块,均匀地撒在几盆花周围。
“这是谁干的?”小强疑惑。
张爷爷和李奶奶面面相觑,突然同时拍手:
“想起来了!”李奶奶说,“早上我看花儿蔫蔫的,就想给它们施点肥。”
张爷爷接话:“然后我说福记点心营养好,磨成粉可以做花肥...”
“所以我们就把点心撒花盆里了!”二老异口同声。
小强和小丽目瞪口呆,转而爆发出大笑。小强擦着笑出的眼泪:“爷爷奶奶,点心是给人吃的,不是花肥啊!”
李奶奶不好意思地说:“人老了,糊涂了。”
张爷爷却忽然正经起来:“等等,我好像记得我们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他踱步到花盆前,仔细观察:“想起来了!上周看电视,不是说现在食品安全有问题吗?我们是想试试这点心有没有毒,要是花儿吃了没事,我们再吃!”
这理由让众人笑得更厉害了。小丽边笑边说:“爷爷奶奶,福记是百年老店,有质量保证的!”
笑闹过后,点心自然是不能吃了。小强开车去镇上重新买了一份。晚饭时,大家围坐一桌,其乐融融。
小丽好奇地问:“爷爷奶奶,你们记性这么差,平时怎么过日子啊?”
李奶奶笑眯眯地指着墙上密密麻麻的便签纸:“我们有秘密武器。”
原来,屋里到处贴满了便签:冰箱上写着“饭后吃药”;电话旁写着“先问是谁”;电视遥控器上贴着“只能按红色按钮”;甚至连大门口都有“出门前摸钥匙”的提示。
张爷爷得意地说:“我们这是‘耄耋之年,便签当家’!”
李奶奶补充:“更关键的是,我们互相提醒。我忘了的他记着,他忘了我记着。”
张爷爷点头:“就像上周,我去下棋忘了回家吃饭,她直接去老王家找我。她去年迷路找不回家,是我凭着她鞋底的泥巴判断她去了菜园子。”
小强感慨:“这就是‘相濡以沫’啊。”
小丽眼睛亮晶晶的:“我觉得更像是‘老马识途’!爷爷奶奶就像老马,虽然短期记忆不好,但多年的默契让他们总能找到回家的路,找到彼此。”
夜深了,小强和小丽准备回城。临行前,小丽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台平板电脑:“爷爷奶奶,我教你们用这个,可以设提醒,比便签方便多了!”
两周后,小强和小丽再次回乡,一进门就看见平板电脑被贴在墙上,下面粘着个挂钩,挂着一串钥匙。屏幕上滚动着:“我是平板,快使用我!”
二老得意地展示他们的“创新用法”——既然学不会新科技,就让科技适应他们的老习惯!
小强和小丽相视而笑,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耄耋之年的智慧,就藏在这些看似滑稽却充满生活智慧的小事里啊。
从此,村里人教育小辈时总会说:“记性不好怕什么?学学张爷爷李奶奶,耄耋之年也能把日子过成喜剧!”
喜欢成语大搞笑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成语大搞笑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