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杂货仓库里不停的挑,什么烟花爆竹,糖果汽水,罐头香烟,恨不得把仓库搬回五七干校。
陈之安提着麻袋,挑了一麻袋又一麻袋。
五哥咧着嘴,急忙拉住陈之安,“小孩,别挑了。”
“五哥,别拉着我,不差钱。”
“小孩,我知道你有钱,你看看你都挑了几麻袋了,你怎么扛回家。”
陈之安愣神,“我挑了多少?”
“几麻袋。”
“艹,我也没挑啥呀?怎么就几麻袋了。”
不舍的看了看还没挑到的货架,忍痛的说道:“不挑了,算账。”
五哥笑了笑,“跟你一起的小兄弟,你也去劝劝,估计他没你有钱。”
陈之安急忙去把余杭拽了出来,问道:“你挑了多少东西。”
余杭提了提手里的麻袋,“没多少,我在挑点。”
陈之安拽着余杭对五哥问道:“五哥,他挑了多少?”
“他比你好,才一麻袋,不算手里提着的。”
陈之安原地嘣了起来,拍打着屁股,“余杭,你个败家子,你挑这么多干嘛?”
余杭不服气的说道:“我还没你挑得多。”
陈之安嘴角不自觉的扯了扯,使劲的搓了搓脸,无语的问道:“你有钱买单吗?”
余杭尴尬的挖了挖鼻孔,“有,可能不够……”
陈之安指着余杭挑的东西,“五哥,先给他算账。”
五哥开始让人来清点余杭麻袋里的东西,清点的人一下拿出了五条中华,五瓶茅台,十几个铁皮罐头,十几个玻璃罐头,糖果饼干若干,炮仗若干……
陈之安激动的说道:“这些都不要了,给他把泡泡糖和炮仗留下一点,他丫的就是一个穷鬼。”
“啊~小孩哥,我都想要,我可是辛辛苦苦挑了半天。”
陈之安没好气的吼道:“挑了就是你的吗?把你兜里的钱全掏出来。”
余杭心痛的把兜里的钱全掏了出来,一数只有八块五。
陈之安捂着脸,“五哥,让清点货物的兄弟,按八块五给他配点货。”
清点货物的人乐得不行,他们也不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事了,态度肯定比国营商店售货员好。
要不是看陈之安有时候来卖货,大方给他们一些稀罕水果吃,怼人是少不了的。
清点货物的人还是明说道:“小孩,看你的面子,我今儿不骂人。”
陈之安陪着笑脸说道:“农村来的土老帽,兄弟见笑了。”
余杭也没反驳,笑着说道:“哥们儿,我想多要点炮仗,麻烦你了。”
等清点完陈之安的货,五哥算了账都忍不住嘴角直咧咧。
“小孩,要不你也退点,这么多你也拿不走?”
陈之安不好意思退货,强撑着问道:“没过五百块吧?”
五哥戏谑的说道:“没有,才三百多块钱的,要不你在挑点?”
“还好,打野猪挣五百块钱,没败光。”
五哥听见打了野猪,拉着陈之安,“小孩,你把野猪卖给谁了,你是不是忘了我?”
陈之安苦笑道:“五哥,我现在住海淀,野猪被官家收了,就算不收我也送不来鸽子市。”
五哥舔了舔嘴唇,“下次有了通知我,我找车上门收购。”
陈之安点点头,“好,五哥,找人帮我送东西,我拿不走。”
五哥给陈之安找了一个拉板车的,五毛钱把货物送回了胡同的家里。
余杭大方的给四合院里的小孩每人发了一颗泡泡糖,给小丫头几个兜里都塞满。
坐在四合院的石磨上嚼着泡泡糖,说道:“小孩哥,我们回去就上山打野猪卖给五哥,我还有好多东西没买呢!”
陈之安懒得搭理余杭,决定再也不带他进城了,要不是他,也不会硬着头皮买三百多块钱的东西。
带着余杭把东西搬到车站,最后让槐花嫂子告诉胖婶,门口麻袋里的肉是给他的。
坐着汽车赶回海淀,司机和售票员没收几人的车票钱,也给了五块几毛钱的肉钱。
让换岗休息的士兵帮忙把东西送回家,每人给了一盒前门楼子,几颗泡泡糖。
等人走了,陈之安也开始清点他三百多块钱是怎么花的,一清点才发现,烟酒占了大头。
一些罐头,饼干,糖果也不少,生活用品花不了多少钱。
把烟酒收进空间,拆开震天雷,点了一个丢在门外。
轰隆一声巨响,震得周围的小孩都跑了过来。
“小孩哥,还没过年,你就把炮仗买回来了吗?在给我们放一个。”
轰隆,又是一声巨响,回家放东西的余杭站在门口,得意的笑着。
小孩们一下全部跑到了余杭家门口挤着。
余杭给学校的孩子发泡泡糖,唯独没发给上次拽着他挨揍的几人。
几个半大小子可不惯着余杭,嘻嘻哈哈的就要抢。
余杭一个炮仗接一个炮仗的点着,撵着几个小子满家属区跑。
一声接一声的巨响在学校回荡,家属区的玻璃也遭了殃。
接下来就是余杭挨揍的巨响在家属区鬼哭狼嚎,哭爹喊娘。
小丫头站在门口,皱着脸,“小哥,你去救救余杭哥吧?他好惨啊!赵婶真扒了裤子揍的。”
陈之安摇了摇头,“你去劝比我有用。”
小丫头纠结的说道:“小哥,我也怕赵婶,她要是骂我打我咋办?”
陈之安平淡的笑了笑,“那就只能瞪眼看着呗。”
小丫头不知道怎么想的,还是小跑去了赵大姐家。没一会就听不见余杭哀嚎的声音了。
陈之安做好饭,脑袋掏出门外,看见余杭还在面壁思过,小丫头在旁边陪着他聊天。
“小琳,回家吃饭了。别管余杭了,他没事,等明天大人上班了,他又无法无天了。”
小丫头听见吃饭毫不犹豫的丢下余杭,屁颠屁颠的跑回家。
红薯粉条做的羊肉粉,配上香菜蒜苗,红油辣子。
看着就食欲满满,陈之安吃着羊肉粉想到了前世旅游吃过的肠旺面。
是他旅游吃过最好吃的面条类,羊肉粉和它并列第一。
尤其是贵州做的辣椒,简直是点石成金,又香又辣,也可以只香不辣,堪称全球一绝。
他自己做的油泼辣子,只能说凑合,不过在物质匮乏的现在,也是一绝。
小丫头撅着红红的小嘴,“小哥,今儿这粉儿的味道,盖了帽了。”
“你怎么不说,那叫一个地地道道?”
小丫头摇了摇头,“地道,已经不能表达我对羊肉粉的喜爱了。”
喜欢年代1968:牛棚里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年代1968:牛棚里的幸福生活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