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的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透过602室的窗户,在客厅的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影。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清脆声响和食物诱人的香气,与书房里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下午,林砚刚刚从编辑张岚那里得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青云志》实体书的累计销量,在上市短短几周后,正式突破了50万册大关!这个数字,对于一个首次出版实体书的网文作者来说,堪称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它不仅代表着巨大的商业成功,更意味着作品已经获得了主流出版市场的广泛认可。
消息传来时,林砚正在书房里奋笔疾书,苏清鸢则在客厅里练习着新歌的旋律。当林砚挂掉电话,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苏清鸢时,两人都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50万!天哪!林砚!你太厉害了!”苏清鸢放下吉他,激动地跑到书房门口,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比自己取得了成功还要开心。
林砚也从电脑前站起身,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激动和成就感:“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快!真是……太感谢读者们的支持了!”
巨大的喜悦需要分享,更需要一种仪式感来铭记。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提议:
“我们庆祝一下吧!”
“今晚我们自己做顿饭庆祝一下!”
于是,这个平凡的周三傍晚,便注定要变得不平凡。两人没有选择出去吃大餐,而是决定一起动手,在家做一顿简单却充满心意的晚餐,用这种最家常、也最温暖的方式,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时刻。
厨房里,系着围裙的苏清鸢俨然是主厨,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青菜,动作利落。而林砚则在一旁打着下手,负责洗菜、切菜、递调料。他虽然厨艺不精,但态度极其认真,严格按照苏清鸢的指令操作,偶尔因为笨拙的动作惹来苏清鸢带着笑意的嗔怪,气氛融洽而欢乐。
“林砚,盐!快!”
“哦哦,来了!”
“哎呀,土豆丝切太粗了啦!”
“我……我下次注意改进!”
林晓今天学校有活动,不回来吃饭,家里只有他们两个人。这种独处的、共同忙碌的氛围,让空气中不知不觉地弥漫开一种比往常更加亲昵和温馨的气息。
一个多小时后,几道家常菜被端上了餐桌。青椒肉丝,西红柿炒鸡蛋,清炒时蔬,还有一锅热气腾腾的紫菜蛋花汤。菜式简单,却色香味俱全,尤其是中间那盘红烧排骨,色泽红亮,香气扑鼻,是苏清鸢的拿手好菜。
两人相对而坐。窗外,最后一抹夕阳已经沉入地平线,深蓝色的夜幕缓缓降临,皎洁的月光和城市的万家灯火透过窗户,柔和地照亮了餐厅。桌上温暖的灯光映照着菜肴的热气和对方的脸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来,为我们的大作家实体书销量破50万,干杯!”苏清鸢笑着举起盛着果汁的玻璃杯,眼中闪烁着明亮而温柔的光。
林砚也笑着举起杯子,与她轻轻碰了一下:“也为我们未来的所有好消息,干杯!”
清脆的碰杯声回荡在温馨的房间里。两人相视一笑,开始享用这顿充满成就感和喜悦的晚餐。
一开始,两人还在兴奋地讨论着《青云志》的销量、读者的反馈、以及接下来影视化的进展,话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但吃着吃着,话题不知不觉地从事业转向了更个人、更深入的方向。
苏清鸢夹起一块排骨,却没有立刻吃,而是用筷子轻轻拨弄着碗里的米饭,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感慨。她抬起头,望向坐在对面的林砚,灯光下他的侧脸轮廓清晰,专注吃饭的样子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
“林砚,”苏清鸢的声音轻柔了下来,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真,“其实,有句话,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对你说。”
林砚闻言,放下筷子,抬起头,迎上她认真的目光,温和地问道:“嗯?什么话?”
苏清鸢深吸了一口气,仿佛鼓足了勇气,眼神真挚地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谢谢你。”
她的语气不像是客套,而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真的,谢谢你。如果不是你……可能我早就放弃唱歌了,也不会有现在的这些成绩。”
她顿了顿,思绪似乎飘回了几个月前,那个她刚刚被公司雪藏、陷入低谷、几乎对梦想失去信心的时刻。“那时候,我被赵峰打压,看不到任何希望,连住的地方都快没了。是你收留了我,给了我一个安身之所。更重要的是,你从来没有怀疑过我,一直鼓励我坚持唱歌,还帮我写歌,陪我一起面对抄袭风波……”
她的声音有些微微的哽咽,但脸上却带着温暖的笑意:“你知道吗?有时候我觉得,遇见你,是我来到这个城市后,发生的唯一一件好事。是你让我重新相信,我的坚持是有意义的,我的歌声是有人愿意听的。所以……真的,非常感谢你,林砚。”
这番话,苏清鸢说得情真意切,没有半点虚假和夸张。她是真的从心底里感激林砚,感激他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林砚静静地听着,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看着苏清鸢眼中闪烁的泪光和脸上真诚的笑容,一股强烈的暖流和同样深沉的感激之情涌上心头。他没想到,苏清鸢会在这个时刻,说出这样一番剖白内心的话。
他放下筷子,坐直了身体,目光同样认真地回望着苏清鸢,摇了摇头,语气低沉而坚定:“清鸢,你别这么说。其实……该说谢谢的人,是我。”
苏清鸢愣了一下,疑惑地看着他。
林砚的目光变得有些悠远,仿佛在回忆着什么。他穿越到这个世界的初期,那种孤独、迷茫和仅仅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你可能不知道,在遇到你之前,我的生活……其实也很糟糕。写网文只是为了糊口,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甚至觉得,能这样平平淡淡地活下去就不错了。”
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苏清鸢脸上,眼神中充满了温柔和一种找到归属感的踏实:“是你,让我的生活变得不一样了。你的乐观,你对梦想的执着,甚至你偶尔的小脾气,都让这个房子……有了家的感觉。你让我在这个原本陌生的世界里,有了牵挂,有了想要努力去保护、去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人。”
他的语气越来越温柔,也越来越坚定:“以前,我写作可能只是为了生存。但现在,我写《青云志》,写诗词,努力去争取每一个机会,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更是因为……我想和你一起,变得更好,走得更远。清鸢,是你给了我努力的动力和方向。”
林砚这番发自肺腑的话,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苏清鸢心动。她清晰地感受到了林砚话语中那份超越友谊的深情和依赖。她的脸颊瞬间飞起两抹红云,一直红到了耳根,心脏不受控制地砰砰直跳,一种难以言喻的甜蜜和羞涩感瞬间席卷了她。
她慌忙低下头,假装专注于吃饭,用细若蚊蚋的声音嘟囔了一句:“你……你突然说这么肉麻的话干嘛……”
但微微上扬的嘴角和闪烁的眼神,却泄露了她内心的喜悦。
餐桌上陷入了一种微妙而甜蜜的沉默。两人都低着头吃饭,但空气中涌动的暖流和情愫,却比任何言语都更加清晰。
就在这时,苏清鸢做了一件她自己事后回想起来都觉得大胆又自然的事情。她看着自己碗里那块她刚夹起来、还没来得及吃的、烧得最好的那块排骨,又悄悄瞄了一眼对面林砚那认真吃饭、似乎并没察觉她内心波澜的侧脸。
一种冲动涌上心头。她飞快地、带着一丝做贼心虚般的紧张,用筷子将自己碗里的那块排骨夹了起来,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放进了林砚的碗里!
动作完成之后,她立刻低下头,扒拉着自己碗里的米饭,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只有那通红的脸颊和微微颤抖的睫毛,暴露了她此刻的紧张和羞涩。
林砚正低头吃着饭,突然感觉到碗里多了一块东西。他低头一看,是一块色泽诱人、散发着浓郁肉香的红烧排骨。他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块排骨的来源。
他抬起头,看向对面那个几乎要把脸埋进碗里的女孩,心中先是一怔,随即,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甜蜜感如同温暖的潮水般,瞬间将他整个人淹没!
他看着碗里那块突如其来的排骨,又看看苏清鸢那副羞怯可爱的模样,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勾勒出一个无比温柔和幸福的弧度。
这块排骨,看似平常,在此刻却胜过千言万语。它不仅仅是一块菜,更是一种无声的、笨拙却无比真挚的关心和亲近,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情感的流露。
林砚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刻意去道谢。他知道,此刻任何言语都可能打破这份美好的氛围。他只是默默地夹起那块排骨,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着。排骨炖得软烂入味,香甜的滋味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化作一股暖流,涌向四肢百骸。
这大概是他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一块排骨了。
他一边吃着,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看着对面依旧低着头的苏清鸢,心中的那份确定感越来越清晰。他知道,他们之间的感情,早已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一次次共同面对挑战、以及无数个这样的日常瞬间中,悄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它早已超越了普通朋友的界限,变成了一种更深厚的、相互依赖、彼此支撑的亲密关系。
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其实早已透明。或许,只差一个最合适、最水到渠成的时机,由其中一人,轻轻地将它捅破。
窗外的月光愈发皎洁,如水银般静静地洒进客厅,温柔地笼罩在相对而坐的两人身上。餐桌上的灯光温暖,菜肴散发着余温,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一种无声胜有声的甜蜜。这一刻,时光仿佛变得缓慢而绵长,温馨美好得如同电影中最动人的画面。
这个庆祝销量破50万的夜晚,因为这段真挚的对话和那个夹菜的微小动作,注定成为了两人心中一个难以忘怀的、标志着情感悄然升温的甜蜜瞬间。它为后续的故事,埋下了一颗充满无限可能的、甜蜜的种子。
喜欢穿越后我靠略懂成了文娱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后我靠略懂成了文娱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