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央苏区,红军临时指挥部。
一盏昏暗的油灯下,几名高级指挥员围着一张破旧的军事地图,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来源不明,代号‘铁树’转来,加密方式是我们从未见过的。”
一名负责通讯的干部拿着一份刚译出的电报,手还在微微发颤。
电报很短,但内容却让在场的所有人心头一沉。
“佯攻、陷阱、铁壁合围……”
指挥部里一片死寂,只有油灯的火苗在轻轻跳动。
“这上面的碉堡坐标,跟我们侦察兵冒死探回来的位置,一模一样!甚至更精确!”
一名指挥员一拳砸在桌上,“但是这个‘佯攻’的判断……”
“如果是真的,我们一旦按照原计划反击,就是往敌人的口袋里钻!”
“可万一是敌人的诡计,想用假情报动摇我们的决心呢?”
争论声四起。
最终,坐在主位上的一位指挥员,拿起那份薄薄的电报纸,在油灯上仔细看了看。
“不管来源是谁,能送出如此精确的情报,说明对方在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方,有我们的同志。”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
“传我命令,所有作战单位立刻停止向预定反击地点集结。命令侦察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核实情报中提到的‘陷阱’区域!”
“这份情报,我们信了!”
……
南京,党务调查科。
戴隐的人,已经撤出了党务调查科,但他们掀起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行动组科长顾顺的办公室门外,几名下属正焦急地来回踱步。
“科长,军需处那边把我们这个月的经费给冻结了!”
“城西的两个据点,也被复兴社的人以‘联合检查’的名义给封了!”
“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顾顺坐在办公室里,一言不发。
他清楚,戴隐的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杨立仁。杨立仁把他当成了弃子,推出来挡刀。
杨立仁的办公室。
赵景飞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怒意。
“处长,戴隐疯了!他不仅冻结了顾顺那边的经费,还派人去查抄了顾顺两个下属的家!这是公然在打我们党务调查科的脸!”
杨立仁正在用一块软布,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柄拆解开的手枪零件。
他没有抬头,动作不疾不徐。
“狗被逼急了,自然会乱咬人。”
“处长!我们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行动组的人心就散了!顾顺虽然是个叛徒,但他现在是我们的人!”赵景飞急道。
杨立仁将最后一个零件擦拭干净,开始重新组装。
“戴隐以为,咬住顾顺,就能让我投鼠忌器。他想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他不好惹。”
“那我们……”
杨立仁抬起头,将组装好的手枪随手放在桌上。
“他想把事情闹大,那我就让他闹得更大一点。”
就在这时,林婉儿敲门走了进来。
“处长,这是今天的几份报纸。”
她将报纸放在桌上,状似无意地补充了一句。
“我刚才听楼下的人议论,说复兴社和我们行动组的人,昨天在‘新月舞厅’为了一个舞女打起来了,还动了手。
现在外面传得沸沸扬扬,都说我们党务调查科仗势欺人。”
她的话音刚落,赵景飞立刻反驳:“胡说!明明是复兴社的人先挑衅!”
林婉儿低下头,一副惶恐的模样。
“我只是……只是把听到的说出来。
外面的人不知道内情,他们只喜欢看热闹。
还说……还说戴处长和您,为了争功,已经势同水火。”
杨立仁的动作停住了。
舆论。
他看向林婉儿,又看了看桌上的报纸。
“婉儿,你觉得,这种流言,应该怎么处理?”
林婉儿身体微微一颤,小心翼翼地回答:
“处里应该发个声明,澄清事实……不过,我听说戴处长已经让人去跟几家报社打过招呼了,让他们不要乱写。”
杨立仁没再说话。
戴隐不仅要动手,还要堵住他的嘴。
他挥了挥手。
“你们都出去吧。”
“是。”
赵景飞和林婉儿退出了办公室。
杨立仁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给我找几个笔杆子硬的记者,我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新闻’。”
……
电讯处机要室。
林娥像一个幽灵般在档案架之间移动。
第二次进入这里,她已经熟悉了每一个角落。
这次她的目标更明确——补给线,以及无线电干扰方案。
她很快找到了那份文件。
【“围剿”期间物资输送计划(乙案)】
她飞快地翻阅着,将一条条补给路线,一个个中转站的时间节点,全部刻进脑海。
当她看到最后一部分,关于无线电通讯保障的计划时,她的动作顿住了。
文件里详细列出了国民党军为了防止红军窃听,将采用的分区、分时段无线电静默和高强度干扰方案。
但在方案的末尾,附录里有一张小小的频率对应表。
【特殊情况应急通讯频率(丙字序列)】
这个序列的加密等级并不高,甚至低于主通讯频段。
按照常理,应急频率应该保密度更高。
这不合逻辑。
除非……这根本不是给他们自己人用的。
林娥的脑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
这是为红军准备的“陷阱频率”。
一旦红军的通讯被强力干扰,被迫使用这些看似简单的频率,他们的所有指挥调度,都将暴露在国民党军的监听之下。
她不敢再想下去,将所有信息牢牢记住,迅速离开了档案库。
当晚,一道新的加密电波,从南京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射向了夜空。
情报股办公室。
吴融看着终端机上解密出的新情报,眉头紧锁。
【情报分析与预警模块启动……】
【整合新情报:补给线数据、无线电干扰方案、应急通讯频率表……】
【二次沙盘推演……】
吴融的脑海里,那幅三维地图再次展开。
这一次,地图上多了许多绿色的线条,那是国民党军的补给路线。
【分析中……发现关键逻辑漏洞!】
【一:碉堡群c5与c6之间的火力盲区,恰好是第三补给运输队的必经之路。】
【二:该运输队的换防时间为凌晨2点至4点,此时,负责掩护的部队距离运输队最远。】
【三:该区域的无线电干扰强度,在凌晨2点至4点,为全天最低。】
系统画面一转,那个“应急通讯频率表”被高亮标红。
【综合推演结论:此为连环陷阱!火力盲区是诱饵,目的是引诱红军伏击补给线。
红军发起攻击并使用无线电联络,应急通讯频率将成为监听网络,暴露红军主力位置,届时,隐藏在侧翼的真正主力将完成合围!】
吴融感到一阵寒意。
杨立仁和陈诚,布下了一个局中局。
如果红军只识破了第一层佯攻,转而攻击补给线,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就在这时,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
【阶段性任务“铁壁漏洞”超额完成,情报链完整度100%。】
【新奖励发放:】
【1. 高级能力解锁:记忆宫殿(初级)——可构建思维空间,用于储存和快速检索海量信息,极大提升记忆与分析效率。】
【2. 技术图纸解锁:微型相机(钢笔型)图纸。】
吴融没有时间去体会解锁新能力的兴奋。
拥有了“记忆宫殿”,他几乎可以成为一个移动的、永不遗忘的情报数据库,这在瞬息万变的谍报战中价值连城。
他立刻将系统分析出的“连环陷阱”和“陷阱频率”的关键信息,用最高级别的加密方式重新编码。
然后,他走到墙边,合上了那个通往“铁树”的秘密电闸。
做完这一切,他立刻叫来了陈默和李强。
“工匠。”吴融将一张新的图纸递给陈默,
“这东西,三天之内,我最少要一个能用的原型。还有微型窃听器搞出来没有?”
陈默接过图纸,只看了一眼,呼吸就变得急促起来。
图纸上的结构精巧得让他这个技术天才都感到震撼——
将如此复杂的成像和机械结构,塞进一支钢笔里,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已经做出样品,正在测试!”
“书库。”吴融又转向李强,“南京城里那几家最大的报社,你去一趟,找他们的主笔。”
吴融递给他一沓钞票。
“不用写文章,就请他们喝茶聊天。
让他们‘不经意’间知道,戴处长私藏军火库被查,是为了扩充私人武装。
而顾科长贪墨公款买公馆,只是戴处长众多敛财手段里,最不起眼的一件。”
李强接过钱,重重点头。
“明白。”
两人领命,迅速离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吴融一人。
他知道,南京的浑水,已经被他彻底搅动。
杨立仁和戴隐的斗争,将从暗处走向明面,不死不休。
而这,将为他接下来的所有行动,提供最好的掩护。
喜欢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