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峰的身影消失在门口。
吴融拿起桌上的那份异常信号报告,将其放入碎纸机。
纸片在机器的轰鸣中化为齑粉。
他刚刚给杨立仁挖了一个坑,一个用真相和谎言交织而成的逻辑陷阱。
现在,就等杨立仁自己跳进去了。
……
三天后,南京,党务调查科。
整栋大楼的空气都紧绷得像一根即将断裂的琴弦。
走廊里,脚步声急促,来往的人员脸上都带着一种混杂着亢奋和焦虑的神色。
“清风计划”正式启动。
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如开闸的洪水,涌向赣南苏区。
电讯科的电报机彻夜未停,滴答作响,将一道道前线指令和战况报告汇集于此。
杨立仁的办公室,已经成了临时的前线指挥中心。
巨大的江西军用地图铺满了整张会议桌,上面用红蓝两色的箭头,标注着敌我双方的态势。
蓝色的箭头,粗壮、密集,带着必胜的气势,从北、西、南三个方向,死死钳住了地图中央那片红色的区域。
“报告!第一纵队前锋已抵达丰城,未遇抵抗!”
“报告!第二纵队已进驻靖安,一切顺利!”
“报告!第十九师已封锁袁州所有出口,匪主力插翅难飞!”
捷报一份接着一份,送进办公室。
杨立仁站在地图前,手中夹着雪茄,脸上是运筹帷幄的笃定。他身边的几名高级参谋,也都是一脸轻松。
在他们看来,这根本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武装游行。
吴融就坐在这间办公室的角落,负责整理、归档所有送来的情报。
他低着头,神色平静,手中的钢笔在文件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
没有人注意到,他握着笔的右手,骨节绷得有些发白。
在他的脑海中,那副巨大的动态沙盘,正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现着战局。
【情报分析模块,实时更新中……】
沙盘上,那些代表着国民党军的蓝色箭头,的确在长驱直入。
但它们所指向的区域,代表红军主力的红色光点,却早已不在原地。
就在蓝色铁钳即将合拢的瞬间,那些红色光点,如同有了生命的鱼群,悄无声息地滑向了包围圈侧翼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
它们避开了所有主攻锋芒,钻进了蓝色箭头之间的巨大空隙。
这是吴融送出的情报,正在发挥作用。
“立仁兄,张总指挥的电报!”一名参谋兴奋地递上一份电报。
杨立仁接过电报,迅速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饿狼就是饿狼,动作够快。
他已经甩掉了所有重装备,带着精锐,钻进了东固山区,直扑匪军老巢龙岗。”
他用红色的铅笔,在地图上,从张辉瓒第18师的位置,画出一条凌厉的直线,直插红色区域的心脏。
“这一刀,将直接斩断匪军的脑袋。”杨立仁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残忍的快意。
办公室里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釜底抽薪,高明!”
“匪首一除,剩下的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吴融的笔尖,在纸上微微一顿。
他的视网膜上,系统沙盘的画面,变得无比清晰。
张辉瓒那条孤军深入的蓝色箭头,正一头扎进一个被无数红色光点悄然包围的山谷。
那不是釜底抽薪。
那是自投罗网。
吴融放下笔,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
他需要一点东西,来掩饰自己内心翻涌的情绪。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办公室里轻松的氛围,开始慢慢变味。
预想中,张辉瓒的奇袭部队传来捷报的时间,早就过了。
但电讯室,一片死寂。
“怎么回事?‘饿狼’的电台还没消息吗?”杨立仁的眉头,第一次皱了起来。
“处长,我们已经呼叫了半小时,没有任何回应。”电讯科的主管额头见汗。
“会不会是电台故障?”
“张总指挥携带的是德制最新式电台,同时有两部备用,全部故障的可能性极小。”
办公室里,空气开始变得黏稠。一名参谋下意识地松了松领口的风纪扣。
就在这时,门被猛地推开。
“报告!”一名情报员冲了进来,声音带着一丝慌乱,
“第一纵队急电!他们在清江、分宜一带,扑空了!”
“什么?”杨立仁猛地回头。
“根据计划,匪军主力应该在此地集结。
可我们的部队抵达后,只发现了几座空营,连灶火都是凉的!”
情报员的声音都在发颤,“他们……他们凭空消失了!”
杨立仁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他几步走到地图前,死死盯着清江和分宜的位置。
那是他亲自推演的、红军最可能集结的地点。
不等他想明白,另一名情报员也闯了进来。
“处长!第二纵队报告,他们在西山万寿宫遭遇匪军小股部队袭扰,但追击过去,敌人一触即溃,根本不与我军主力交战!”
“第三纵队也传来消息,他们只抓到了一些掉队的地方游击队,匪军主力……不见踪影!”
“第一纵队扑空!”
“第二纵队扑空!”
“第三纵队,同样扑空!”
一份份令人不安的战报,如同雪片一般飞来。
办公室里,之前那种轻松惬意的气氛荡然无存。
所有人都看着地图上那三支势不可挡的蓝色箭头,它们像三只挥出的重拳,却全都打在了棉花上。
十万大军,找不到对手!
“怎么会这样?”一名参谋喃喃自语,“我们的‘清风计划’天衣无缝,他们是怎么提前知道的?”
这句话,像一根针,刺中了杨立仁最敏感的神经。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情报!”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一定是情报泄露了!”
办公室里的温度,骤然降到了冰点。
所有人都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
杨立仁的目光,最后落在了角落里一直沉默不语的吴融身上。
“吴融,你怎么看?”
吴融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身,走到地图前。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看了一眼那几份令人沮丧的战报。
然后,他指着地图上那几个杂乱的交火点,又指了指南京方向。
“处长,您还记得三天前,我们监听到的那些异常信号吗?”
杨立仁的瞳孔一缩。
吴融继续说道:“我当时的判断是,匪谍内部通讯混乱,指挥系统失灵。”
他顿了顿,语气笃定。
“现在看来,我的判断,只对了一半。”
“他们不是指挥失灵,而是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指挥!
主力部队在我们的压力下,不敢集结,早已化整为零,变成了无数股小部队,四处流窜。
我们的大军一到,他们就躲进山里。
这根本不是一场计划好的反击,而是一场毫无章法的溃逃!”
这个解释,让办公室里绝望的气氛,为之一缓。
对,一定是这样!
不是我们太无能,而是敌人太狡猾,变成了打不着的跳蚤!
杨立仁没有说话,他只是死死盯着吴融,似乎想从他的脸上,看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
吴融坦然地与他对视。
他的这套说辞,与之前对异常信号的解释,完美地形成了一个逻辑闭环。
将红军高明的战略转移,歪曲成了一场狼狈的、无组织的溃败。
这既解释了国民党军为何扑空,又维护了“清风计划”本身的正确性。
更重要的是,将“情报泄露”这个最可怕的可能性,暂时掩盖了过去。
就在两人对峙之时。
“滴答——滴答——滴答——”
电讯室里,一台机器突然疯狂地响了起来。
是最高级别的紧急电码!
电讯主管连滚带爬地冲过去,飞速抄录,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白。
“处长……”他拿着译好的电文,手抖得像筛糠,
“是……是第18师……张总指挥的求救电报!”
杨立仁一把夺过电报。
【我部于龙岗,遭匪军主力合围,伤亡惨重,请求火速增援!重复,我部于龙岗,遭匪军主力合围!】
轰!
电报的内容,像一颗炸弹,在每个人的脑子里炸开。
张辉瓒的奇袭部队,那把最锋利的尖刀,非但没有斩首成功,反而被敌人包围了!
“主力……匪军的主力,怎么会出现在龙岗?!”一名参谋失声尖叫。
杨立仁的身体晃了一下,他扶住桌子,才没有倒下。
他看着地图,看着那个他亲手画下的、代表着致命一击的红色箭头,如今却变成了一个致命的陷阱。
他明白了。
一切都明白了。
什么通讯混乱,什么化整为零。
全都是假的!
这是一个局。
一个从一开始就为他们准备好的、巨大的反包围圈。
敌人不仅提前洞悉了“清风计划”的全部内容,甚至连张辉瓒那条最隐秘的奇袭路线,都了如指掌。
他们故意示弱,诱敌深入,然后集中所有主力,就等着张辉瓒这支孤军,一头撞进来!
“噗——”
一股腥甜涌上喉头,杨立仁再也压抑不住,一口血喷在了巨大的地图上,将赣南苏区那片红色的区域,染得更加刺眼。
他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
他抬起头,擦掉嘴角的血迹,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地锁定了吴融。
那眼神里没有了愤怒,只有一片冰冷的、要将人活剥的杀意。
泄密!
一定是内部出了问题!
而这个吴融,他的解释太过完美,完美到就像是提前写好的剧本!
吴融静静地看着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内心深处,一股无法言喻的成就感,如火山般喷发。
他做到了。
他用一份情报,改变了一场战役的走向,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他在这个时代,第一次,真正撬动了历史的车轮。
就在这时。
【叮!】
一声清脆的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恭喜宿主完成主线任务‘粉碎第一次围剿’第一阶段目标!】
【任务评估:优秀。】
【任务奖励已发放:精神能量+150!系统功能解锁中……】
【新模块解锁:高级情报分析——‘无线电窃听’(初级)!】
一股暖流,瞬间补满了吴融透支的精神力。
他的意识中,谍影系统的界面上,一个代表着窃听耳机的全新图标,正由虚转实,散发出淡淡的金光。
吴融收回目光,迎上杨立仁那双几乎要吃人的眼睛,微微欠身,语气平静地陈述道:
“处座,当务之急,是立刻复盘‘清风计划’的每一个环节,查明情报泄露的源头。”
喜欢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