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的黑暗吞没了林婉儿的身影。
李强没有回头,他将身体压低,像一只融入夜色的狸猫,沿着墙根飞速穿行。
那枚火柴盒大小的照相机被他攥在掌心,冰冷的金属外壳硌着皮肤,传来的却是一阵滚烫。
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再快一点。
穿过三条街,绕开两个巡逻队的固定路线,他闪身进入一间早已废弃的米铺后院。
后门虚掩着。
他推门而入,一股刺鼻的化学药剂味道扑面而来。
陈默早已等在里面。
一盏蒙着红布的煤油灯,将这间临时改造的暗室映照得一片昏红。
“拿到了?”陈默的声音有些沙哑,他已经在这里守了三个小时。
“拿到了。”
李强将照相机递过去,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
陈默接过相机,动作熟练地取出里面的微型胶卷。他的手指在微弱的红光下显得格外稳定。
两人一言不发,开始了紧张的冲洗工作。
显影、定影、水洗。
每一个步骤都精确得如同教科书。
很快,一条纤细的胶片被挂了起来。
陈默打开一个自制的小型投影仪,将光束对准墙壁。
胶片上的影像被放大,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瞬间铺满了整面墙。
李强和陈默同时凑了上去。
“清风计划……果然是它。”李强喃喃自语。
但很快,两人的表情都凝重起来。
照片拍得极为清晰,可上面的内容,却让人头皮发麻。
除了少部分说明文字,绝大部分都是由数字、字母和奇怪符号组成的代号。
“军用三层扰乱加密。”陈默的眉头拧成一个疙瘩,“比我们上次截获的电报,加密等级高了不止一倍。杨立仁把整个计划的核心内容,全都变成了密码。”
李强的目光在墙壁上飞速扫过,他那堪比计算机的大脑开始疯狂运转。
“‘c-18’,这个代号我见过。”他指着一行不起眼的数字,“在党务调查科的旧档案里,这是指代国民党陆军第18师。”
“还有这个,‘湘-A’,这应该是湖南何键的第19师。”
“‘总指挥’后面跟着的代号是‘饿狼’,张辉瓒!鲁涤平手下的前线总指挥,他的外号就叫饿狼!”
李强凭借着储存在脑海里的海量信息,硬生生从这堆乱码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陈默的精神一振。
“有这些基础信息就够了!”
他立刻坐到桌前,铺开一张大大的稿纸,拿起铅笔。
“‘饿狼’两个字的电报码是……”他一边飞速书写,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根据它的出现频率和位置,可以反推出这套密码的基准置换规则……”
暗室里,再没有任何交谈。
只剩下铅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和李强偶尔报出的一个个人名或番号。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李强负责提供“血肉”,用他过人的记忆力,将那些冰冷的代号与真实的人物、部队对应起来。
陈默则负责构建“骨架”,用吴融灌输给他的【密码学】知识,将这副打乱的骨头,重新拼凑出本来的样貌。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墙上的投影内容,被他们逐字逐句地抄录下来。
桌上的废稿纸越堆越高,旁边的烟灰缸里,烟头早已堆成了小山。
“不对,这个函数的变量错了。”陈默忽然停下笔,将面前的一张演算稿整个划掉。
他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套密码比他想象的更狡猾,杨立仁在标准的军事密码之外,还加入了他自己的习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加密体系。
一个环节出错,整个破译都会走向错误的方向。
李强没有催促,他走到陈默身边,递过去一杯凉透了的浓茶。
“别急,我们还有时间。”
陈默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苦涩的茶水让他混乱的大脑清醒了几分。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特工训练模块】里的虚拟课堂。
吴融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
【“记住,任何密码,都是人性的延伸。它会反映出加密者的性格。杨立仁多疑、自负,所以他的密码,一定会在关键部分,设置一个只有他自己才懂的‘陷阱’。”】
陷阱……
陈默猛地睁开眼,目光重新落在那堆符号上。
他找到了!
在一个极不起眼的段落末尾,有一个重复了三次的标点符号。
这个符号在任何密码体系里都没有意义,它更像是一个签名,一个标记。
“我明白了!”
陈默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不是扰乱码,这是密钥提示!杨立仁用他母亲的生日,作为了第三层加密的变量!”
李强立刻从记忆库中调取杨立仁的个人档案。
“杨立仁母亲,林秀芝,生日是三月二十七日!”
“三,二,七!”
陈默将这三个数字代入公式,手中的铅笔快得几乎要飞起来。
之前所有卡住的环节,在这一刻豁然开朗。
一个个加密的词组被解开,变成了触目惊心的军事部署。
“第1纵队,第18师、第24师、新13师,集结于樟树、丰城、临川……”
“第2纵队,第50师、独立14旅,集结于西山万寿宫、靖安……”
“总兵力……超过十万人!”
当最后一个符号被破译,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陈默放下笔,整个人虚脱般地靠在椅背上。
他看着面前那份被完全解构的作战计划,声音嘶哑。
“队长……破译完成了。”
……
半小时后,吴融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两份文件。
一份,是陈默和李强连夜整理出的“清风计划”完整文本。
另一份,是他们根据破译内容,绘制出的国民党军初步进攻态势图。
吴融没有说话。
他的意识沉入脑海。
【启动情报分析与预警模块。】
【分析目标:‘清风计划’。】
【正在整合关联情报:国民党各部队实时动向、后勤补给线路、高层通讯记录、苏区地理环境数据……】
蓝色的数据流,在吴融的意识中疯狂奔涌。
陈默和李强破译出的,是“清风计划”的文本。
而系统正在做的,是让这份文本,“活”过来。
下一秒,一幅巨大的、动态的立体沙盘,在吴融的脑海中轰然展开。
整个江西的地形地貌,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无数蓝色的箭头,代表着国民党十万大军,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如三道巨大的铁钳,朝着赣中南的一片红色区域,狠狠夹击而来。
每一个箭头,都标注着部队番号、指挥官、兵力、行军路线和预计抵达时间。
而在这些蓝色箭头的包围圈中,代表红军的几个红色光点,显得那么弱小和分散。
系统迅速在沙盘上标注出几条红色的高危预警线。
【预警一:敌总司令鲁涤平,意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合围于袁水流域的清江至分宜地区,一举歼灭。】
【预警二:敌第19师已进驻袁州,切断了红军向西突围的可能。】
【预警三:敌总预备队第8师集结于南昌,随时可以增援任何一个方向。】
这些,都还在预料之中。
但紧接着,一道刺眼的、闪烁着致命红光的攻击路线,从国民党第18师的位置,猛地刺出。
它绕开所有红军的正面防御阵地,像一条毒蛇,钻入山区,直指包围圈中心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
龙岗。
【最高级别风险预警!】
【目标:‘饿狼’张辉瓒。】
【行动:其麾下主力将伪装成地方保安团,放弃所有重装备,轻装简从,沿龙岗、君埠一线发动致命奇袭。】
【核心目标:红一方面军总部指挥中枢!】
【系统评估:该奇袭路线为红军防御体系最薄弱环节,被侦知的概率低于5%。一旦奇袭成功,红军指挥系统将面临覆灭危险。】
吴融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想起来了。
第一次反围剿,红军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前期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其中最危险的一次,就是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率领主力部队,差一点就端掉了红军的总指挥部。
历史,在这一刻,与眼前的情报完美重合。
而现在,这份能决定无数人生死、甚至能改变历史走向的绝密情报,就静静地躺在他的桌上。
吴融站起身,拿起那份刚刚破译完成的电稿。
纸张很轻,他却觉得重逾千斤。
他看向窗外,黎明的光,正刺破南京城上空的黑暗。
“陈默。”
“到!”
“准备发报。”吴融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却带着一种不容动摇的力量。
“最高加密等级,目标,‘铁树’。”
喜欢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