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融的话音刚落,陈默没有一丝犹豫。
他立刻转身,走向角落里那堆看似杂乱无章的零件。
指尖在线圈与电子管中穿梭,没有丝毫迟滞。
“谭道源的第50师,隶属张辉瓒的第18路军,是这次围剿的主力之一。”
吴融的声音在陈默身后响起,不带情绪,却让房间里的另外两人感到了压力,“他们的通讯特征,军委会的档案里有记录。
但战时,他们一定会启用新的密码本和备用频率。”
李强立刻接口:“我去档案室查过,50师最近申领了三套德制发报机,功率比常规部队的大。
他们的通讯兵,大部分是通讯学校的二期生。”
这些信息,是李强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从成千上万份枯燥的后勤和人事调动文件中,硬生生“抠”出来的。
“很好。”
吴融点头,“工匠,把这些信息考虑进去。
缩小监听范围,重点捕捉那些信号强度高,但发报手法略显生涩的电波。”
“明白。”
陈默头也不回,双手已经开始飞快地接驳线路。
很快,一台简陋但核心部件齐全的监听设备雏形初现。
他戴上耳机,手指在调谐旋钮上缓缓转动。
刺啦——
一阵阵杂乱的电流噪音,灌入他的大脑。
李强和林婉儿站在一旁,看着陈默专注的侧脸,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知道,此刻陈默的耳朵,就是他们探入敌人指挥部的第一根触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房间里只有电流的嘶鸣声,和陈默越发沉重的呼吸声。
吴融没有催促。
他走到那张挂在墙上的地图前,目光重新落在那片被红色箭头包围的区域。
南京的情报,只是一个点。
一个点,无法撬动一场涉及十万大军的战役。
他需要一张网。
一张能覆盖整个华中地区,能捕捉到敌人每一次脉搏跳动的网。
“找到了!”
陈默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他猛地举起一只手,示意安静。
他将耳机音量调大,用一根音频线,连接到一个简易的扬声器上。
滴滴答……滴滴……答答……
一阵清晰,但毫无规律可言的电码声,在房间里回响。
“是50师的先头部队。”
陈默取下耳机,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他们在进行方位校准,用的是一次性密码。
我破译不了内容,但可以确定他们的大致位置。”
他拿起铅笔,在地图上,江西与湖南交界的一个小县城上,画了一个叉。
“他们比军委会计划书上的时间,提前了六个小时进入江西境内。”
这个消息,让李强和林婉儿的脸色瞬间变了。
提前六个小时。
这意味着整个作战计划的时间轴,都可能已经改变。
如果后方的同志们,还是按照旧情报做准备,后果不堪设想。
“看到了吗?”
吴融转过身,指着地图,“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状。
我们就算能拿到最核心的计划书,也无法预料前线的瞬息万变。
一个师的提前行动,就可能让我们的情报变成一张废纸。”
他的声音很冷。
“我们在南京,离战场太远了。
我们的眼睛,只盯着杨立仁和军委会,是远远不够的。”
吴融走到桌边,拿起那支红色的铅笔。
“所以,我需要你们,成为我延伸出去的眼睛和耳朵。”
他看着李强和陈默。
“谍影部队,必须扩张。”
这句话,让刚刚建立的团队气氛,瞬间凝固。
李强和陈默脸上的兴奋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惊愕。
“南京是中枢,是敌人的大脑。
但我们不能只留在大脑里。”
吴融的红笔,从南京出发,在地图上划出两条粗重的线条,分别指向两个城市。
武汉。
南昌。
“武汉,九省通衢,是这次围剿战役最重要的后勤和中转基地。
我要在那里,建立我们的第一个前哨站。”
“南昌,江西的省会,是这次围剿的前线总指挥部所在地。
拿下南昌,就等于在敌人的心脏上,安了一双我们的眼睛。”
李强和陈默顺着吴融的笔尖看去,只觉得那两条红线无比刺眼。
他们能感受到这个计划的疯狂和大胆。
在敌人的后勤基地和前线指挥部建立情报站,这无异于虎口拔牙。
“队长,这太危险了。”
李强忍不住开口,声音干涩,“武汉和南昌,现在肯定是戒备森严,到处都是特务。
我们的人手……”
“人手,就是你们。”
吴融打断了他。
“书库,工匠。
我需要你们两个人,离开南京,分别前往武汉和南昌。”
房间里,死一般寂静。
李强和陈默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任务来得这么快,也这么决绝。
他们才刚刚宣誓加入,甚至还没来得及感受团队的温度,就要被派往千里之外的龙潭虎穴。
林婉儿的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她看着吴融,她知道,这个男人做出的决定,必然经过了最周密的考量。
“队长……”
陈默扶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充满了挣扎,“我们没有受过专业的潜伏训练。
无论是伪装成商人,还是维修工,恐怕……很难不露出破绽。
这和在南京不一样。”
李强也重重点头,他虽然记忆力超群,但让他去跟那些老奸巨猾的军官政客打交道,他心里也没底。
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吴融看着他们,眼神里没有任何波澜。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的系统光幕瞬间展开。
【情报分析与预警模块启动……】
【目标区域:武汉,南昌。】
【分析维度:政治派系、驻军情报、社会结构、经济脉络、潜在合作目标……】
无数的数据流,如同瀑布一般在吴融的意识中冲刷。
关于武汉,系统给出的分析是:【武汉地区,桂系势力与中央军嫡系存在尖锐矛盾。
警备司令部与党务调查科分部互相掣肘,可利用其内部缝隙作为切入点。
建议渗透身份:拥有英美背景的洋行买办,易于接触上层军官与政客。】
关于南昌,分析更为凶险:【南昌作为前线指挥部,军管程度极高。
所有外来人员均受严密监视。
城内红党地下组织已遭数次破坏,环境恶劣。
建议渗透身份:底层技术人员,如维修工、司机。
此类身份流动性大,不易引起注意,且有机会接触到军用设施。】
吴融睁开眼,数据流已经在他心中,形成了两份天衣无缝的行动方案。
“这个计划,我称之为‘蛛网’。”
吴融的声音,将三人的思绪拉了回来。
“南京是蛛网的中心,由我坐镇。
婉儿,你负责协助我,深挖党务调查科内部的情报,同时利用你的身份,发展外围人员,构建南京本地的情报网。”
林婉儿重重点头:“明白。”
“书库,你负责武汉。
我会为你准备一个‘华美贸易公司’业务代表的身份。
你的任务,不是去窃取核心军事情报,而是利用商人的身份,建立你的人脉网。
我要你和武汉的军官、政客、地头蛇,都拉上关系。
我要知道每一船军火的去向,每一批粮食的调动。”
“工匠,你负责南昌。
你的任务最艰巨,也最隐蔽。
我会给你一个无线电维修工的身份。
你要做的,是想尽一切办法,靠近南昌行营的通讯枢纽。
我不需要你偷文件,我只需要你,把他们的通讯频率和密码更换规律,给我摸清楚。”
吴融看着他们两人。
“你们记住,你们是独立的两个点。
你们之间,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直接联系。
你们的唯一联系人,是我。
这是铁律。”
“我们每一个据点,都是一个独立的战斗单元。
即使一个点被敌人拔掉,其他的点,也要能继续运作下去。
这就是‘蛛网’的生存法则。”
李强和陈默的脸上,都露出了凝重的神情。
他们明白了吴融的意图。
这不仅是一个情报扩张计划,更是一个生存计划。
吴融在用最残酷,也最有效的方式,保证这支刚刚诞生的“谍影部队”,不会因为一次失误,就全军覆没。
沉默了许久,李强抬起头,他眼中的恐惧和犹豫已经被一种决然所取代。
他想起了自己在档案室里发霉的日子,是吴融给了他新生。
“我去武汉。”
他挺直了胸膛,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砸在地上。
陈默也深吸一口气,推了推眼镜。
他想到了那些冰冷的电码,背后是无数同志的鲜血。
如果他的技术能拯救哪怕一个人,那么去南昌的危险,就算不了什么。
“我去南昌。”
他的声音很稳。
吴融看着他们,心中暗自点头。
恐惧是正常的,能克服恐惧的勇气,才最可贵。
他看着两人眼中的担忧,嘴唇勾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你们担心的事,我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
他再一次闭上了眼睛。
“系统,启动【特工训练模块】。
目标,李强,陈默,林婉儿。
消耗精神能量,执行地狱级速成训练!”
【特工训练模块已启动。】
【检测到三名可训练目标……】
喜欢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