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芸办事利落,不多时,派去的小二便回来了,递上一张纸条,上面罗列了几家大型赌坊的开盘情况和热门人选的赔率。贾琮接过一看,不由失笑。只见几个早已扬名的才子赔率极低,大多在一赔一点几到一赔三之间。而自己的名字,竟也赫然在列,只是赔率高达一赔二十!显然,赌坊和大多数赌客虽因他连中案首和“当场答卷”之事将他列入名单,却并不真正看好他能夺得解元。
赵良弼也凑过来看,啧啧称奇:“琮师叔,你这赔率可真够高的!一赔二十,若是中了,那可真是暴利啊!”
贾琮想起老师赵文渊那句“解元也不是没有可能”,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他本就对科举结果有几分把握,加之这赔率实在诱人,便起了玩心,对贾芸道:“芸哥儿,你亲自跑一趟,取五千两银票,分成几份,去这几家赔率最高的赌坊下注,就押我贾琮中解元!”
赵良弼一听,也来了兴致,拍手道:“妙啊!我也信琮师叔必中!只可惜我手头没那么多闲钱,我也押二百两!贾掌柜,劳烦你一并帮我下了!”他这是对贾琮有绝对的信心,打算跟着赚点零花钱。
贾芸领命,立刻去账房支了银子,匆匆出门办理。
贾琮三人继续用餐,惜春吃得小嘴油汪汪的,甚是开心。约莫一个时辰后,贾芸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从怀中掏出几张盖着不同赌坊印记的押注凭证,恭敬地递给贾琮和赵良弼。
“琮叔,赵公子,按吩咐办妥了。侄儿选了京城五家最大的赌坊,每家下注一千两,共五千两,这是凭证。另外这张二百两的,是‘如意坊’的,侄儿…侄儿自己也在这家押了八百两。”贾芸脸上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
贾琮闻言哈哈一笑,接过凭证,打趣道:“好你个芸哥儿!倒是会跟风!若是赔了,可别来找我哭鼻子!”
贾芸挠头笑道:“琮叔说笑了,侄儿对您有信心!”
赵良弼也宝贝似的收起自己的那张凭证,仿佛已经看到了银子翻倍的情景。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八月十四。明日便是中秋佳节,无论贾府内部如何,作为子孙,尤其就在京城且无要紧事务缠身,若连中秋这样的团圆节日都不回府探望长辈,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人言可畏,之前好不容易营造的“至纯至孝”名声,可能就因为这点“小事”而崩塌,甚至被曲解为“不仁不孝”。贾琮作为后世之人和操控过舆论之人,深知舆论的威力。
况且,他心中已有了下一步的计划。节后,他便要着手按照老师指点的方法,去寻访那些荣国府旧部的后人,充实自己的班底。此时住在贾府,离那些人多半居住的宁荣街后巷等地更近,行事更为方便。
思虑再三,贾琮决定,是时候带着惜春回荣国府了。他向赵文渊夫妇及赵正诚夫妇说明了缘由,感谢了这些时日的照顾。赵府众人虽有不舍,尤其是赵老夫人,搂着惜春心肝宝贝地叫了许久,但也知情理如此,并未强留,只是再三嘱咐常回来看看。
于是,八月十四这日下午,贾琮便带着惜春,辞别了赵府众人,登上了返回宁荣街的马车。
回到府中,贾琮先将惜春送回她自己的小院安顿好。至于去给贾母、贾赦等人请安做表面功夫?他此时全然没那份心情,直接便回了自己的小院。
刚踏进院门,就见锦云和晴雯正坐在院中石桌旁用晚饭。二人一见贾琮回来,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爆发出巨大的惊喜,几乎是同时丢下筷子,如同乳燕投林般,一左一右扑进了贾琮怀里!
“三爷!您可回来了!”锦云声音带着哽咽,她与贾琮一同长大,几乎从未分离这么久,思念之情最是深切。
“三爷!”晴雯也是眼圈微红,紧紧抱着贾琮的胳膊。
贾琮感受到怀中二人的依赖与激动,心中也是一暖,轻轻拍了拍她们的背,柔声道:“好了好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吗?先进屋。”
他牵着二人走进屋内,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方才她们吃饭的石桌上。这一看,贾琮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只见桌上摆着的,是两碗几乎看不到米粒的稀粥,一碟黑乎乎的、看不出原样的咸菜,还有两个又小又硬、颜色发暗的馒头。别说油星了,就连基本的食材质量都差得可怜,虽然没馊,但一看就是府中最低等的仆役都不怎么吃的饭食!
“这是怎么回事?”贾琮的声音沉了下来,指着桌上的饭菜问道,“你们就吃这个?”
锦云见贾琮脸色不好,生怕他动怒惹事,习惯性地想息事宁人,连忙低下头,小声道:“没…没什么,挺好的…”
“好什么好!”一旁的晴雯却是憋不住了,她是个炮仗脾气,受了委屈哪里肯忍?当即柳眉倒竖,气呼呼地说道:“三爷您不知道!自从您去了赵府,这府里有些黑了心肝的,不敢明着对付您,就把气撒到我们头上!小厨房那边得了吩咐,故意克扣咱们院里的份例,送来的都是这种猪食都不如的东西!锦云姐姐好心,还拿了私房银子想去让他们给做点好的,结果银子收了,送来的还是这般模样!我气不过去找他们理论,反被那几个老虔婆合伙打了几巴掌!”她越说越气,指着自己依稀还有些红痕的脸颊。
贾琮闻言,心中怒火“腾”地一下就烧了起来!他强压着怒气,问道:“为何不早些让岁平去赵府告诉我?”
锦云抬起头,眼中含泪,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我们…我们想着三爷您在准备乡试,是天大的事情,不能因为这些琐事打扰您用功…”
贾琮看着二人,又是心疼又是愤怒。他伸手将两个丫鬟揽入怀中,轻轻抱了抱,沉声道:“傻丫头,你们的事,对我来说从来都不是琐事。”他放开她们,对门外喊道:“去个人,叫岁安立刻去陶然居,订一桌上好的席面送来!”
吩咐完,他看向锦云和晴雯,语气坚定:“你们且在屋里等着,我去去就回。今日,定要给你们讨个公道!”
喜欢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