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无限扬了扬手中麻纸:“以此试之。”
他将部分麻纸递给木工,余下的分予百官,问道:“诸位觉得此物如何?”
冯去疾抚着轻薄平滑、裁边规整的麻纸,惊奇道:“此为何物?”
“此物名‘纸’,可取代竹简、木牍与布帛,用以书写文字。”
赢无限道,“我大秦文教普及,当由此开端!”
千年文明延续,端赖造纸与印刷之术——它们是传承文化的根基。
不久,百官便目睹了印在麻纸上的秦律。
一张、两张、三张……印刷之速,远超刀笔吏逐字刻写千百倍。
“这真是……”
冯去疾瞠目结舌,难以言表心中震撼。
而在赢无限眼中,他看到的是从纸页间弥漫出的文运,如细雨升腾。
造纸术与印刷术现世,令大秦文运骤增近一成!
随着这两项技艺流传天下,文运必将持续增长——此乃文治之功。
世间技术前进之路,往往只缺在万千可能中寻得那唯一正确的方向。
造纸如是,印刷亦如是。
以未来眼光来看,这项技术并非多么深奥。
但在当时,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某些领域的技术积淀已经非常深厚。
只是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不知下一步该迈向何处。
而赢无限拥有这样的远见。
他对世界发展脉络的把握,
能帮助他在这片天地间,寻找到最正确的未来之路。
这种洞察力对技术进步的推动,远比埋头苦研更为重要。
正如许多研究者渴求的灵感闪现,国手期盼的妙手天成!
赢无限掌握着无数这样的灵光。
凭借他手中的力量,完全能让后世各类技术,在短时间内实现飞跃。
就像工业革命后,世界快速步入信息时代。
然后迎来日新月异的发展。
但在此之前,必须打好根基。
即便是发展仙工产业,也需要筑基的过程,先培养修行者。
可以说,赢无限与大秦,
正处于从无到有的关键阶段。
只要实现了零的突破,后续发展便水到渠成。
有了纸张,有了印刷术,天下人皆可读书,皆能明法,这是盛世之兆啊!
冯去疾终于说出了不知如何表达的心声。
这番话赢得了百官的一致认同。
圣人之治,也不过如此吧?
有此两种神器,天下读书人怎能不归心?
群臣激动难抑。
这印刷术还可改进,木字可换为泥字,使用烧制好的泥活字,甚至铜活字!
赢无限对工匠嘱咐道:另外,染料也需重新调配,找出最佳比例的配方,让印刷效果达到最优!
遵命!
赢无限环视群臣,正色道:但此事必须严格保密,暂不可外传!
印刷术与纸张,不仅是,更是利剑。
这将是赢无限刺向关外那些把持文化教育、以圣人传人自居的世族门阀的利剑!
正是这些势力,与六国复辟势力勾结,裹挟平民百姓,组成了反秦大军。
陈胜、吴广起义,虽被称作第一次农民起义。
但站在他们背后的,实则是世族力量。
起义不到半年,整个起义军的领导权就被原六国贵族和世族窃取。
他们才是窃取国家根基的人!
要彻底清除这些人,单靠武力是不够的。
必须用文化来对抗他们。
用更先进的文化,瓦解他们在民间的统治根基。
这是内部问题。
终究不能像对待蛮夷那样,一味镇杀。
对外以武力震慑!
对内以文化教化!
大汉的“内圣外王”
思想,确有其可取之处。
看过造纸术与印刷术之后,赢无限与百官来到兵器坊。
尚工坊上下都知晓今日新皇与百官亲临视察。
因此,兵器坊的工师、匠人与隶奴皆在坊中跪迎。
“都准备好了吗?”
赢无限询问兵器坊的负责官员。
“按陛下所赐配方重新制作的,真能如陛下所言引发!”
工师激动道:“威力极大!”
春秋时期,不知哪一位方士炼丹,就已发现!
因这物事初时是献给君王的长生药。
遇火易燃,故称“”。
至今仍有人将其当作药物服用。
譬如始皇曾服用的神仙散,赢无限看过配方,其中就含有少量“”
成分。
实为猛士之举!
赢无限监国之初,便将四大发明交予尚工坊,今日正是验收成果之时。
兵器坊试验场上。
一名隶奴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密封陶罐抱到离赢无限与百官三百步之外。
放下陶罐,周围还竖立着十几个稻草人。
随后点燃以灯芯制成的引信。
起身便疯狂奔逃。
赢无限抬手,以法力布下防护罩,以防碎片飞溅伤人。
“那是何物?”
远处还有官员轻松谈笑。
可下一瞬——
轰!
平地一声惊雷,陶罐轰然炸裂。
烟尘冲天。
四散的陶罐碎片将稻草人尽数击倒。
毫无防备的百官被巨响惊得跌坐于地。
“哈哈哈,好!”
赢无限望着之威,为大秦军工点赞。
能在如此短时间内造出这等威力的土地雷,实属不易!
轰鸣中,武运翻腾。
文治岂能无武功相佐?
“这……这究竟是何物?”
兵器坊试验场内。
声炸响。
几名跌倒的官员慌忙起身,满脸尘土。
即便他们早已对雷劫、封神等神迹见怪不怪,方才那一声仍令他们骇然失色。
雷劫也好,封神也罢,终究与凡人有些距离。
可眼前此物,竟连一名隶臣都能操控?
“天上有天雷,这,便是地雷!”
赢无限朗声道。
他目光灼灼,眼中如有神辉流转。
发展神道与仙道,未必就要抛弃技艺之道。
三者岂会相斥?
若是一道已达极致,或会排斥其余。
然而如今大秦百废待兴,凡有益于国者,皆可为我所用。
唯有兼容并蓄,方能于瞬息之间迸发文明之光。
这三者,未尝不能相融相生,萃其精华,走出大秦独有的道路。
春秋战国何以璀璨?正是诸子百家争鸣,思想激荡,方成就千年文明。
“此雷,莫非由所制?”
杨端和惊疑不定。
他自然知晓,乃方士所炼之物。
谁曾想那害人之物,竟有如此威能?
他出身行伍,第一个念头便是:“若用于战场……”
脑海中顿时浮现一响,人马皆倒的景象。
“有此利器,匈奴、百越,何足道哉!”
秦人尚武,战魂刻骨。
方才还惊魂未定的官员,此刻已摩拳擦掌,只想将此物掷于匈奴、百越人头顶。
军工爵制之下,若能善加利用,举国便是一架征战之器。
“确是,却与方士所炼不同。”
工师傲然道,“此乃我等依陛下所授配方,历经百次试炼所得。”
“可能量产?”
杨端和急问。
工师轻咳一声,说道:“暂时还不行,制造 所需的主要原料,并不容易寻得。”
杨端和面露遗憾。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
工师又说,“方士已经将硫磺与硝石的制法交给我们,将来实现量产并非不可能。”
赢无限轻轻点头,说道:“此物必须严加看管,绝不可流传到民间。”
“喏!”
战国时期,复仇与刺杀之风盛行,刺客层出不穷。
若地雷制法外传,恐怕刺客不再持剑,而是扛着地雷行动,那可就麻烦了。
随后,赢无限与百官又巡视了器械坊制作的算盘。
听闻算盘能辅助计算,几位杂家门徒上前试手。
赢无限便向他们演示了何为珠算。
大秦数学其实并不落后,这得益于列国间发达的商业往来,九九乘法口诀早已流传甚广。
咸阳宫中存有诸如楚国《算表》之类的数学着作。
可惜这些典籍,在项羽攻入咸阳时,被一把火烧尽,许多秦代的工艺与文化也随之湮灭。
今日赢无限有幸得见其中一部分。
他看过《算表》后,做出决定:“如今所用数字过于繁复,应当推行简化数字。”
经过赢无限略加指点,几位杂家官员很快掌握了珠算技巧。
“这真是我杂家神器!”
“算盘与珠算一出,天下商人必定欣喜!”
负责记录帝王言行与百官奏对的史官,连忙提笔在麻纸上写下:“帝无限督造算盘,创珠算,商人闻之皆喜。”
史官看着纸上的字迹,心中欣喜:有了麻纸,书写记录的速度快了好几倍!
视察过“四大发明”
后,赢无限又带百官巡视尚工坊其他区域。
不得不说,大秦的军工体系,堪称当时最出色的军工组织。
各类军械均可实现部件化生产。
例如 损坏,只需替换受损零件即可继续使用,每一部件的误差皆能控制在微米级别。
这种标准化、零件化的生产方式,竟然随着大秦的覆亡而消失,实在令人惋惜!
视察完毕,赢无限将参与四大发明制作的工师与工匠各升爵一等,并赏赐钱财。
同时,他命令卫尉杨端和加强对尚工坊的管控,尤其是四大发明所在的区域。
回到章台宫,赢无限让百官散去,唯独冯去疾留了下来。
“陛下,国库已经没钱了!”
冯去疾虽不愿在这时开口,却不得不报。
喜欢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