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清欢小筑的院坝里就跟赶早集似的热闹。春桃拎着个粗陶瓦罐往井边跑,鞋底子踩得青石板 “哒哒” 响,嘴里还隔老远嚷着:“沈大人!你那酸豆角可别手抖撒了!这是陈叔腌了仨月的宝贝,比你当年参人的奏折还金贵!”
沈砚之耳尖一红,手里捧着个描花陶罐跟捧着圣旨似的,小心翼翼跟在后面,脚步都放轻了:“放心,昨晚对着空罐子练了三遍拎法,保准一滴红油不洒。” 他话音刚落,就被门槛绊了下,罐子晃了晃,好在稳稳抓着,春桃看得 “噗嗤” 笑出声:“沈大人,您这是要把酸豆角当玉玺护着?”
“护着也没错。” 苏清欢蹲在案边掐马齿苋的嫩叶,指尖翻飞,把老茎随手扔到竹篮里,“这酸豆角配马齿苋,少一口都不是那味儿。” 她身旁的青铜小鼎泛着淡淡的暖光,鼎沿沾着的露水都透着润气,刚掐好的嫩叶往鼎边一放,立马显得更水灵了。
王伯扛着个半人高的木桶进门,桶沿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喘着粗气往地上一放:“城南老井水来了!这水甜得能当蜜饯吃,焯马齿苋最去土气,当年三夫人就爱绕远路来挑这个。”
沈砚之赶紧上前搭手,想帮着把水倒进缸里,结果刚拎起桶耳,就 “哎哟” 医生松了手 —— 木桶太重,差点把他手腕压折。春桃笑得直不起腰:“沈大人,您还是去择菜吧,拎水这活儿,您不如灶膛里的火钳管用。”
苏清欢忍着笑,递给他一把小剪刀:“去把笋尖修修,要修得跟指甲盖似的尖,炖肉才入味。” 沈砚之立马挺直腰杆,拿着剪刀凑到笋筐边,跟面对卷宗似的认真,只是剪子总不听使唤,要么把嫩尖剪飞,要么留着老根,春桃在旁边看得急:“沈大人,您这是给笋剃胡子呢?再剪下去,咱们只能炖笋根了!”
正闹着,街口传来太监特有的尖嗓子:“苏姑娘!咱家来接您入宫啦!” 蓝袍太监领着两个小太监站在门口,眼神扫过院坝里的瓦罐木桶,嘴角抽了抽 —— 昨儿找马齿苋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今儿这阵仗,倒像是把市井摊搬到了宫门口。
“公公稍等,最后再拾掇下。” 苏清欢把马齿苋倒进老井水里淘洗,青铜小鼎往灶边一搁,水里的杂质立马沉了底,菜叶碧绿得发亮。沈砚之趁机把剪坏的笋尖往身后藏,却被春桃一把揪出来:“沈大人,别藏了,等会儿入宫让太后瞧瞧您的‘笋根艺术品’!”
一行人推着辆小推车往皇宫去,车上摆着瓦罐木桶,还有个盖着布的竹篮 —— 里面是王伯特意烙的杂粮饼,怕苏清欢在宫里饿肚子。蓝袍太监走在旁边,鼻子总往推车那边凑:“苏姑娘,这酸豆角味儿真勾人,咱家昨儿回去想了一晚上。”
“公公要是喜欢,回头让春桃送一罐去。” 苏清欢笑着说,“就是市井腌菜,不比宫里的蜜饯金贵。” 沈砚之在旁补了句:“市井味才见真章,总比那些甜得发腻的玩意儿强。” 太监噎了下,想起昨儿吃红烧肉的滋味,赶紧点头:“可不是嘛!”
到了御膳房门口,就见个穿锦缎厨子服的胖厨子叉着腰站着,正是御膳房总管刘御厨。他瞥了眼推车上的瓦罐,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苏姑娘,太后御膳何等金贵,你竟拿这些野菜粗腌来凑数?莫不是欺辱宫廷无人?”
苏清欢把瓦罐往案上一放,盖子一掀,酸豆角的咸香混着辣椒的鲜气立马飘了满院,连路过的小太监都忍不住咽口水。“刘总管,这可不是粗腌。” 她拿起一根酸豆角递过去,“陈叔用老坛腌了三个月,日晒夜露,比御膳房的酱菜还讲究。”
刘御厨梗着脖子不接,旁边个瘦厨子阴阳怪气地说:“市井玩意儿,指不定带了什么脏东西,要是污了太后的嘴,你担待得起?” 这话刚落,沈砚之往前一步,语气平淡却带着股御史的冷劲儿:“这位师傅倒是说说,哪点脏了?外城早市的食材每日过检疫,苏姑娘的手艺昨儿公公亲尝,难不成御膳房的规矩,是凭肉眼断干净?”
瘦厨子被噎得说不出话 —— 沈砚之虽辞官了,但当年参倒三个贪官的名声还在,没人敢轻易捋他的虎须。刘御厨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哼了声:“哼,我倒要看看你怎么用这些破烂做出御膳!”
苏清欢也不恼,挽起袖子往灶边去。春桃帮着烧火,沈砚之想搭手,却被苏清欢塞了个竹篮:“帮我把马齿苋的黄叶拣干净,别再跟早上剪笋似的‘创作’了。” 沈砚之耳尖一红,乖乖蹲在案边,手指捏着菜叶仔细挑拣,连根头发丝都不放过。
这边苏清欢把老井水倒进锅里,青铜小鼎往灶台上一搁,鼎身暖光浸得锅里的水泛起细泡。等水烧开,她抓一把马齿苋扔进去,“滋啦” 一声,菜叶在水里打了个滚,立马变得碧绿鲜亮,一点都不发黄。刘御厨站在旁边偷看,眼睛都直了 —— 御膳房焯野菜,十回有八回发黄,这法子倒是新鲜。
“春桃,递点菜籽油。” 苏清欢喊了声,春桃立马把油壶递过去,却没留神撞了下旁边的瘦厨子。瘦厨子手一抖,手里的盐罐 “哐当” 掉在地上,他眼疾手快,趁人不注意,往旁边泡笋尖的盆里撒了点白粉末,又赶紧把盐罐捡起来。
这一幕正好被沈砚之看见,他眉头一皱,刚要开口,就见青铜小鼎突然泛出淡蓝微光,鼎身的云雷纹微微跳动 —— 这是预警有异物!苏清欢心里一动,走过去拿起笋尖闻了闻,眉头挑了起来:“刘总管,你这御膳房的盐,怎么带点硝石的苦味?”
刘御厨脸色一变,赶紧走过来闻了闻,随即瞪着瘦厨子:“胡闹!是不是把硝石当盐了?赶紧给我换一盆笋尖!” 瘦厨子吓得脸都白了,喏喏地应着,灰溜溜地去换笋尖。沈砚之嘴角勾了勾,没戳破 —— 这瘦厨子分明是想害苏清欢,只是没料到鼎有预警。
这边苏清欢已经把马齿苋捞出来过凉水,挤干水分后切成小段,再把酸豆角切碎,锅里倒上菜籽油,油热后扔进去几颗花椒,“滋啦” 一声香得人头晕。春桃凑得太近,被油烟呛得打喷嚏:“小姐,这味儿也太香了!比御膳房的山珍还勾人!”
“市井菜的精髓,就是要香得实在。” 苏清欢笑着把马齿苋倒进锅里翻炒,青铜小鼎的暖光顺着锅沿浸进去,菜香瞬间浓了三倍。沈砚之拣完菜凑过来,鼻尖都快碰到锅沿:“这味道,比昨天的红烧肉还开胃。”
“等会儿炖笋尖炖肉,保管你更爱吃。” 苏清欢说着,往锅里撒了点盐,翻炒几下就盛进瓷盘里。刚装盘,就听见太监喊:“太后请苏姑娘去暖阁献菜!”
一行人捧着菜往暖阁去,刚进门就见太后坐在主位上,穿着明黄色宫装,手里捏着个玉如意。她瞥了眼盘子里的马齿苋炒酸豆角,眉头微蹙:“这就是你说的市井菜?看着倒朴素。”
“太后尝尝便知。” 苏清欢把盘子递过去,旁边的宫女赶紧用银筷夹了一点,递到太后嘴边。太后尝了一口,眼睛立马亮了:“嗯?不涩不苦,还带着点酸香,倒是爽口。” 她又夹了一筷子,“这马齿苋怎么处理的?比御膳房做的野菜羹还好吃。”
“用城南老井水焯过,再用菜籽油快炒。” 苏清欢笑着说,“当年我娘说,食材不分贵贱,只要用心处理,野菜也能比山珍入味。”
“你娘?” 太后愣了愣,“可是二十年前在御膳房当差的苏御厨?” 这时李御厨从门外走进来,躬身道:“太后,正是故友苏三夫人之女。三夫人当年最擅用市井食材做御膳,只是后来……” 他话没说完,却叹了口气。
太后眼神暗了暗:“我倒记起来了,当年她做的野菜团子,哀家很是喜欢。可惜后来听说病逝了。” 苏清欢心里一动,刚要开口,就见刘御厨慌慌张张跑进来:“太后!不好了!那盆笋尖炖肉…… 炖糊了!”
众人赶紧往御膳房赶,就见那盆炖肉黑乎乎的,锅里还冒着烟。瘦厨子跪在地上哭:“是…… 是我没看好火,不小心炖糊了!” 苏清欢走过去,拿起青铜小鼎凑到锅边,鼎身的蓝光更亮了 —— 她昨儿特意在鼎里放了块 “护味玉”,只要食材出问题就会预警,这炖肉分明是被人加了东西!
“刘总管,你这御膳房的柴火,怕是被人换了吧?” 苏清欢指着灶膛里的柴火,“这是湿松木,烧起来火忽大忽小,寻常厨子都知道要换干柴,这位师傅怎么会用这个?” 刘御厨赶紧查看灶膛,脸色瞬间煞白:“这…… 这确实是湿柴!是谁换的?”
瘦厨子吓得浑身发抖,嘴里念叨着:“不是我…… 不是我换的……” 沈砚之在旁冷冷道:“方才你往笋尖里撒东西,我可看见了。现在柴火又被换了,难不成是巧合?”
这话一出,瘦厨子再也撑不住,哭着道:“是…… 是柳家小姐让我做的!她说要是苏姑娘把菜做好了,就砸了我的饭碗!”
太后脸色一沉:“柳家?胆子倒是不小!传哀家懿旨,柳家禁足三月,好好管教子女!” 又看向苏清欢,语气缓和了些,“苏姑娘,委屈你了。这菜…… 还能再做一份吗?”
“当然能。” 苏清欢笑着点头,“正好我带了备用的笋尖和五花肉。” 沈砚之立马上前帮忙生火,这次他学聪明了,先捡了些干柴放进灶膛,火苗 “蹭” 地蹿起来,比春桃烧得还旺。春桃看得咋舌:“沈大人,您这是开窍了?比灶王爷还会管火!”
没一会儿,新的笋尖炖肉就炖好了。掀开锅盖,香气瞬间飘满御膳房,肉色红亮,笋尖粉嫩,连太后都忍不住站起身:“快呈上来!” 尝了一口,太后赞不绝口:“这肉炖得酥烂,笋尖还带着鲜气,比刚才的野菜还好吃!苏姑娘,你这手艺,比你娘还厉害!”
苏清欢躬身道:“太后过奖了,只是懂些市井做饭的法子。” 李御厨笑着补充:“这便是‘味通人心’,不管是市井还是宫廷,好吃的菜都藏着真心。”
出宫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春桃拎着太后赏的锦缎,蹦蹦跳跳地说:“小姐,太后还说以后要吃市井菜,就让人来小筑取呢!咱们小筑要火遍皇宫啦!” 沈砚之帮苏清欢拎着空瓦罐,语气里带着笑意:“以后不用入宫受累了,宫里的灶不如咱们小筑的好用。”
苏清欢看着他耳尖的红,心里暖暖的:“是啊,还是小筑的烟火气好闻。” 王伯在旁边点头:“这才是三夫人想看到的,市井味进了宫,却没丢了本。”
回到小筑,灶房里的灯已经亮了。春桃赶紧烧火做饭,沈砚之帮着择菜,这次倒是没再剪坏。苏清欢坐在案边,摸着青铜小鼎,鼎身暖光映着她的脸。她想起穿越过来的那天,在破山神庙里饿得发昏,从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 有温暖的灶台,喷香的饭菜,还有愿意陪她 “摆摊” 入宫的人。
“沈大人,明天帮我去外城买些五花肉呗?” 苏清欢突然说。沈砚之立马点头:“好,我早上去,保证挑最肥的!” 春桃在旁起哄:“沈大人,可得挑对了,别再买成‘磨脚石’姜啦!”
沈砚之耳尖又红了,却还是笑着应:“放心,这次肯定不会错。” 灶膛里的火苗跳跃着,把几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青铜小鼎泛着温润的光,混着饭菜的香气,把整个清欢小筑都填得满满的 —— 这才是真正的 “清欢”,藏在市井烟火里,暖在人心尖上。
喜欢清欢渡:味染人间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清欢渡:味染人间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