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市风波在官府的介入下暂告平息,但苏婉深知,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宁静。钱万贯手段阴狠,绝不会因一次受挫而收手。要想真正站稳脚跟,除了被动防御,更需主动出击,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苏记咖啡的声誉与地位。
恰在此时,州学士林圈内,因沈博士那番评价,悄然兴起了一股探究“咖啡”之风。几位与沈博士交好、以风雅博学着称的文人雅士,对这能得沈博士“暗合格物致知之理”评语的海外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一位姓陶的致仕老翰林,更是雅好奇物,便起了牵头组织一场小型“咖啡品鉴雅集”的念头。
这日,陶老翰林府上的管家,持着制作精美的请柬,亲自送到了苏记铺子。请柬上书,陶老翰林欲于三日后在自家别院“听松小筑”设宴,邀请三五知己品鉴新奇之物,素闻苏记东家苏婉于咖啡一道造诣颇深,特恳请拨冗莅临,携“咖啡”及相关制品,为诸位同好讲解演示。
接到这份来自清流雅士圈的正式邀请,周文焕激动得手都有些发颤:“婉儿!这可是天大的好事!陶老翰林虽已致仕,但在士林中声望极高,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若能得他及其友人认可,咖啡便算是真正入了清流法眼,其意义,比卖出千百斤豆子还要重大!”
苏婉亦是心潮微涌。这无疑是一个将咖啡推向更高层次、破除“海外野物”偏见的绝佳机会。但她也深知,这些文人雅士品味刁钻,见多识广,绝非寻常客人可比。想要赢得他们的认可,绝非易事。
“机会难得,但挑战亦是不小。”苏婉迅速冷静下来,对周文焕道,“我们需得精心准备,不仅要展示咖啡的风味,更要展现其背后的文化与匠心。”
她立刻着手筹划:
首先,在咖啡豆的选择上,她亲自筛选出颗粒最饱满、色泽最均匀、烘焙程度最完美的豆子,分为浅焙、中焙、深焙三种,以展示咖啡风味的多样性。
其次,在冲泡方式上,她准备了手冲壶、虹吸壶以及仿古法的小型沙漏滴滤装置,力求呈现不同器具带来的独特体验。
再者,她将新近用咖啡果肉试制成功的、带有独特果酸风味的“咖啡果酱”,以及融入咖啡精华、口感层次更丰富的升级版“咖啡巧克力”也列入展示名单。
最后,她还准备了几幅自己绘制的、详细描绘咖啡从开花、结果、处理到烘焙全过程的工笔图解,并附上简洁雅致的说明文字。
“我们不仅要让他们喝到好咖啡,更要让他们了解咖啡,懂得欣赏咖啡。”苏婉对参与准备的娟子和铁柱解释道,“唯有理解,方能真正接纳与尊重。”
三日后,苏婉带着周文焕和充当助手的娟子,乘车前往城外的“听松小筑”。别院清幽,松柏苍翠,厅堂内布置得古朴雅致,已有五六位气质儒雅的老者在此等候,陶老翰林与沈博士皆在其中。
苏婉今日穿着一身月白底绣青竹纹的衣裙,发髻简单挽起,只簪一枚玉簪,显得清雅脱俗,又不失郑重。她从容上前,对着诸位长者盈盈一礼,姿态落落大方。
品鉴开始,苏婉并未急于冲泡,而是先请诸位长者观看那几幅图解,用清晰平和的语言,简要介绍了咖啡的源流、特性与来之不易的培育过程。她言语恳切,引据适当,既无商贾的铜臭气,也无女子的怯懦感,令人心生好感。
随后,她才开始演示冲泡。当不同的咖啡器具在她手中如同被赋予生命般运作起来,当或清冽或醇厚的咖啡香气依次在雅致的厅堂中弥漫开来时,在座的诸位长者无不露出惊异与专注的神情。
她将冲泡好的咖啡,依序奉给各位长者,并简要说明每种烘焙程度和冲泡方式所带来的风味特点。陶老翰林细细品味着那杯中深焙咖啡的醇厚与回甘,沈博士则对那浅焙咖啡中隐含的花果香气颇感兴趣。
“妙哉!此物初尝虽苦,然细品之下,层次丰富,余韵悠长,确与茶道各有千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抚掌赞叹。
“更难得的是,苏姑娘竟能将其渣滓亦化为有用之物,此等物尽其用之思,深合圣贤教诲!”另一位官员模样的长者颔首称许。
当那风味独特的咖啡果酱和升级版巧克力呈上时,更是引起了阵阵惊叹。整个品鉴过程,气氛融洽而热烈。
雅集结束时,陶老翰林对苏婉笑道:“苏姑娘今日,真是让我等老朽大开眼界。此物不凡,姑娘之才情匠心,更是不凡。日后若有所成,必是我朝一段佳话。”
沈博士亦道:“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苏姑娘可谓身体力行矣。”
得到如此高度的评价,苏婉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她知道,经此一宴,苏记咖啡在士林清流中的口碑,算是初步树立起来了。这层光环,将成为她应对未来风雨的又一重坚实屏障。
喜欢一品豆妃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一品豆妃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