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木匠家的风波平息后不久,苏婉那“巧手仁心”的名声,便随着当事人的感念与街坊邻里的口耳相传,悄然在泉南镇乃至周边更广的范围内扩散开来。人们提起苏记的东家,不再仅仅是一个会做新奇饮子、能种海外奇树的精明商人,更添了几分“急公好义”“心思灵巧”的色彩。
这无形的声音,如同涓涓细流,竟也汇集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这日,一位衣着朴素、气质却颇为沉静的老者走进了苏记铺子。他并未急着点单,而是在铺子里慢慢踱步,目光在那些陈列的咖啡豆、咖啡渣衍生品,乃至墙上一幅苏婉闲时绘制的咖啡植株草图上一一掠过,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探究。
娟子见其气度不凡,不敢怠慢,上前小心招呼。那老者只微微颔首,要了一盏最普通的清茶,便在一处僻静角落坐下,慢慢啜饮,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苏婉从内间走出,准备去后院工坊。那老者见到苏婉,目光微微一凝,随即放下茶盏,起身拱了拱手:“这位可是苏婉苏姑娘?”
苏婉停下脚步,敛衽还礼:“正是民女。老先生是?”
老者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赞许:“老朽姓沈,乃州学一介博士。近日于坊间多闻姑娘贤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州学博士?那可是掌管一州教育、地位清贵的学官!苏婉心中微凛,态度愈发恭谨:“沈博士谬赞,民女愧不敢当。不知博士莅临小店,有何指教?”
沈博士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目光扫过柜台后的咖啡豆,语气平和地问道:“老朽听闻姑娘不仅善于经营,更于海外物种引种、乃至工巧利用上颇有建树,尤擅‘化寻常为不凡’。今日冒昧前来,是想亲眼看一看,亲口尝一尝这传闻中的‘咖啡’,究竟是何等奇物,竟能令姑娘如此倾注心血。”
苏婉心知这绝非一次简单的品尝。沈博士这等清流人物,关注点往往超越商业利益本身,更在意事物背后的道理与对社会风气的潜在影响。她不敢怠慢,亲自选取品质最佳的咖啡豆,以最严谨的步骤冲泡,奉至沈博士面前,并简要介绍了咖啡的来历、特性以及自己培育、开发它的初衷。
沈博士仔细听着,不时颔首。他端起茶杯,并未像寻常客人那般急于品尝,而是先观其色,再闻其香,最后才小口慢饮,闭目品味良久。
“嗯……”他缓缓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滋味猛烈,确非常物。然细究其理,此物生于山野,畏强光,需精心培育,方能成材;其味虽苦,然能提神益思,亦有可用之处;即便其渣滓,亦能被姑娘琢磨出这许多妙用,物尽其用,暗合‘格物致知’之理。”
他放下茶杯,看向苏婉的目光中多了几分郑重:“苏姑娘,你能不囿于世俗之见,勇于探索未知,更难得的是,能持守本心,惠及乡邻,于工巧中见智慧,于经营中显仁厚。年纪轻轻,有此见识与胸襟,实属难得。”
这番评价,出自州学博士之口,分量极重。苏婉连忙谦逊道:“博士过誉了。民女只是遵循本心,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不敢当如此盛赞。”
沈博士微微颔首,不再多言,留下茶钱,便飘然离去。
周文焕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待沈博士走远,才激动地对苏婉道:“婉儿!沈博士在士林之中声望极高,他能有此评价,无异于为你、为咖啡、乃至为苏记正名!此事若传扬开去,那些关于咖啡是‘海外野物’、‘不合礼法’的非议,必将大大减少!钱万贯之流再想以此攻讦,便难得逞了!”
苏婉心中亦是波澜微起。她深知,在这个时代,士林清议的力量有时远超金银。沈博士的认可,如同一道无形的护身符,为她和她所从事的事业,提供了另一层面的保障。
“看来,我们之前所做的种种,无论是惠及乡邻,还是巧解纷争,抑或是这‘变废为宝’的巧思,都未曾白费。”苏婉轻声道,目光望向窗外熙攘的街市,“声名这东西,虚无缥缈,但若运用得当,亦能成为最坚实的盾牌。”
她意识到,与钱万贯的较量,已悄然从单纯的商业竞争与暗中破坏,延伸到了声望与影响力的层面。而她在不经意间播下的善因与展现的才华,正在为她结出意想不到的善果。前方的路,似乎又明朗了几分。
喜欢一品豆妃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一品豆妃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