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份报告的观点成为最终结论。
意味着【星图】之前所有的努力和刚刚获得的民间支持,都可能因为失去官方认可,而前功尽弃!
“妈的!就知道这帮老家伙要使绊子!”
周炽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水杯乱晃。
王琳等年轻研究员更是忧心忡忡,刚刚提升的士气又有溃散的趋势。
李泽川连续拨出几个电话,脸色越来越冷:
“对方准备很充分,常规手段很难扭转。”
一片焦虑中,陈知行却异常沉默。
他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面前摊开着草案和【星图】全部技术资料,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手术刀,正在飞速拆解、重构对方的逻辑链条。
苏想站在研究院二楼的走廊尽头,看着楼下院子里那几棵在秋风中摇曳的银杏树,金黄叶片簌簌落下。
她的表情很平静,但紧握栏杆的手指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她想起伊桑电话里那些跳跃的思维火花,想起评审会上宋院士那意味深长的目光,想起团队每个人熬夜通红的眼睛和拿到一点点进展时纯粹的喜悦……
不能倒在这里!
她转身,快步走回会议室,敲了敲桌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都安静。”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他们可以质疑我们的风险,但不能否认我们的价值,更不能无视我们已经展现出的潜力。”
她走到白板前,拿起笔,飞快地写画起来。
“那份报告想用成熟和风险来压我们?
那我们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是无法被替代的独特性和前瞻性!”
她的笔尖重重地点在【星图1.5】的核心概念上,“王教授不是质疑我们数学基础和工程实现吗?
陈知行!
你负责组织力量,一周内,拿出【星图1.5】核心数学模型的简化版严格证明!
不要草稿,要能发表在《数学年刊》那个级别的严谨推导!”
陈知行应声抬头,目光与她交汇的瞬间,竟没有丝毫迟疑,仿佛早已等候多时。
他直接将一份刚整理好的思路纲要推到她面前,语速快而清晰:
“三个反击点。
第一,用非线性拓扑场论重构他们的线性风险评估模型,直接瓦解其逻辑基础。
第二,将我们已验证的分布式异步稳定性证明,包装成新型可靠性范式。第三……”
他指尖点在一处复杂的数学表述上,
“这里,他们的一个关键推论犯了低级错误——忽略了高维数据流下的信息冗余效应。
我们可以一击致命。”
苏想眼睛骤然亮起!
他提出的思路,甚至比她预想的更加精准、狠辣!
不仅完美拆解了对方的攻击,更反过来将对方的理论缺陷变成了己方的利剑。
“就是这样!”
她几乎是立刻接上,笔尖在白板上飞速游走,将他的逻辑骨架瞬间填充上技术的血肉。
“周炽!”
“在!”
“硬件组,放弃原定三个月的迭代周期!
我给你最大权限,调用所有资源,一个月内,做出1.5架构最关键的那个动态连接模块的工程验证版!
不需要完整功能,只要能跑通基础逻辑,证明可行性!”
“李泽川!”
李泽川收起通讯器,看向她。
“动用你所有渠道,把我们【星图一号】在国防任务中的性能数据、能耗对比,还有我们即将开展的1.5验证计划。
用最直白、最有冲击力的方式,送到所有应该看到的人桌上!
包括那份报告的主要起草人!”
她的指令清晰、果断,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这不是乞求,是亮剑!
用更快的速度、更硬的成果,去打破一切的质疑和桎梏!
“可是苏博士,时间太紧了……”
王琳忍不住担心。
“紧?”
苏想看向她,眼神锐利如刀,
“我们现在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和那些想用旧规则把我们按在原地的人赛跑!
我们没有退路,只能赢!”
她的话语点燃了所有人骨子里的血性。
“干他娘的!”
周炽低吼一声,眼睛通红地冲向了硬件实验室。
陈知行推了推眼镜,镜片后寒光一闪,立刻召集算法组骨干开会。
李泽川嘴角勾起一抹狠厉的笑容,拿起外套就往外走:
“放心,保证让他们印象深刻。”
研究院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疯狂运转起来。
挑灯夜战成了常态,每个人的眼睛里都燃烧着不服输的火焰。
苏想更是身先士卒,几乎住在了实验室。
她不仅要统筹全局,还要亲自攻克“1.5”模型中最棘手的几个数学难题。
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的黑眼圈越来越重,刚刚进所里的研究生们有时候都惊叹,为什么所长,仿佛有永不枯竭的能量在支撑着她,来的最早,灯关的最晚。
在某个凌晨,苏想终于解决了最后一个关键公式的推导。
她疲惫地靠在椅背上,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
一杯温热的牛奶被轻轻放在她手边。
她抬头,看到陈知行不知何时站在旁边,眼底带着与她同款的青黑,但眼神温和。
“休息一下。”
他轻声说,没有多余的话。
苏想心中一暖,接过牛奶,小口喝着。
这时,周炽顶着一头乱发和满脸油污冲了进来,手里举着一个巴掌大的电路板,兴奋地大喊:
“想想!通了!基础逻辑通了!妈的,老子做到了!”
几乎同时,李泽川也从外面大步走进来,将一份还带着油墨香的内部简报放在桌上,嘴角是压不住的笑意:
“最新消息,那份建议暂停的报告,被上面压下来了。
宋院士亲自发了话,说给年轻人一点时间,也给我们自己一点想象未来的空间。”
压抑已久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实验室里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苏想看着激动的伙伴们,看着手边那杯温热的牛奶,看着周炽手里那块小小的、却意义重大的电路板,看着李泽川带来的那份决定性的简报,长久以来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了一丝。
她知道,最危险的一关,他们暂时闯过去了。
但她也清楚,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他们的刀已经亮出,接下来,需要用更辉煌的战果,来证明这把“破局之刃”的锋芒!
《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