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件!
整个车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石破天惊的宣告给震住了。
刘长胜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瞳孔因极度的震惊而收缩,随即,那震惊化为了一种荒谬到极点的狂喜!
他找到了!他找到了对方最大的、足以致命的破绽!这是何等的狂妄!这是当着所有人的面,主动把头伸进了绞索!
“你……你说什么?复制?标准件?”他像是听到了本世纪最好笑的笑话,夸张地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就凭你们这几个老弱病残,这堆废铜烂铁?”
“好!好一个‘标准件’!”刘长胜猛地收住笑,抚掌叫好,生怕林旬反悔似的,高声说道:“林总果然有魄力!那我们今天,就洗耳恭听,拭目以待!我倒要看看,你们蓝图公司,是怎么在这二十四小时之内,用你们的‘新规矩’,给我凭空再造一个‘奇迹’出来!”
他转过头,对着身后所有人,如同一个即将揭穿惊天骗局的英雄般,振臂高呼:“大家都看仔细了!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给我用笔、用眼睛、用脑子记下来!今天,我们就要当着全滨海市的面,亲眼见证,这到底是划时代的科学,还是哗众取宠的骗局!”
老专家们纷纷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下这个“骗子团队”的每一个失误和笑话。
而那几个年轻的工程师,则是不由自主地向前一步,眼中迸发出难以置信的璀璨光芒。
对他们而言,这不再是一场枯燥的审查,而是一场他们闻所未闻,甚至在梦里都不敢想象的、堪称疯狂的技术盛宴!
林旬不再理会外界的任何喧嚣。
他平静地转过身,面对着自己的团队。
他们眼中的震惊、怀疑、担忧,正在飞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彻底点燃的、近乎狂热的信念与战意。
王大锤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那双能感知毫厘之差的眼睛里,燃烧着一个顶级工匠被逼到悬崖边后,所迸发出的、挑战极限的万丈豪情!
“各位。”
林旬的声音传遍车间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力量。
“舞台,已经搭好,观众,也已就位。”
“现在,开始我们的表演!”
他挥下手臂,如同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用我们的双手,为这个时代,刻下一座全新的丰碑!”
随着他一声令下,整个蓝图公司,这头在废墟中沉睡的雄狮,终于被彻底唤醒,发出了震天的咆哮!
王大锤、孙志、钱明、吴谦、陈浩……每一个核心成员,都大步走向了自己的战位!
而机器旁的刘长胜目光如冰冷的手术刀,在红旗厂这具破败的“尸体”上巡视,寻找着第一个可以下刀的破绽。
他的身后,是代表着国家权威的专家“审判团”,纸笔就是他们的武器,而他们要审判的,正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和他所谓的“奇迹”。
车间里,两个时代,两种规矩,在此刻被无形地割裂开来,一边是凛然的过去,一边是沉默的未来。
“第一步,制造基座!”
林旬的声音在嘈杂的车间里清晰可闻,如同一道命令,瞬间激活了沉睡的战场。
孙志、钱明、吴谦三人立刻上前,从一堆由苏晚晴连夜采购回来的、最顶级的绝缘电木中,挑选出了一块质地最均匀、密度最完美的原材料。
刘长胜旁边的一位木材结构专家撇了撇嘴,低声对刘长胜说:“胡闹!精密仪器的基座,首重稳定性和抑振性,最优选择是花岗岩或者铸铁,用木头?还是电木?简直是外行中的外行。”
刘长胜点了点头,在本子上记下:“基座选材不合理,违背基本物理常识。”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那位木材专家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只见钱明这位老木匠,并没有拿出墨斗弹线,而是让孙志和吴谦两人,用几盏大功率的碘钨灯,对着电木板进行不同角度的烘烤。
“他们在干什么?要把木板烤糊吗?”一个年轻工程师不解地问。
那位木材专家也皱起了眉头,看不懂这波操作。
只有孙志三人神情专注,时不时用手背去感受木板的温度,或者用耳朵贴在木板上,倾听着什么。
“这是在‘醒木’。”林旬的声音适时响起,像是在给学生上课。
“任何木材内部,都存在不均匀的内应力,通过不均匀的加热,可以加速这些应力的释放,让木材的‘性’,在加工前就稳定下来,这比自然风干一年,效果还要好。”
“胡说八道!简直是玄学!”木材专家立刻反驳,“内应力释放需要严格控制温湿度的时效处理,哪有拿灯烤一烤就行的道理!”
林旬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看着那位专家涨红的脸,心中却毫无波澜,这些所谓的“常识”,在前世早已是被颠覆的教条。
他要做的,不是辩论,而是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将一座崭新的丰碑,直接砸在他们旧世界的地基之上。
此刻,他不是在指导,而是在布道。
就在这时,孙志直起身子,对钱明点了点头:“行了。”
钱明立刻上前,拿出他那把解玉的线锯,开始沿着吴谦用钢针烫出的基准点,进行切割。
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那根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钢线,在钱明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它没有发出刺耳的噪音,只有“沙沙”的、如同春蚕食叶般的声音。
一个小时后,一个完美无瑕的基座轮廓,被完整地切割了下来,切口光滑如镜。
那位木材专家张大了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用线锯切割电木,还能如此平滑,这手上的功夫,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紧接着,是孙志的个人表演。
他手持刻刀,没有看任何图纸,只是闭上眼睛回忆了一下,然后便开始在基座上雕刻安放“心脏”的凹槽,刀光闪烁,木屑纷飞,他的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几分钟后,他停了下来。
最后陈浩捧着那个由苏晚晴重金买来的、全新的压电陶瓷晶体,小心翼翼地放了进去。
“咔哒。”
一声轻响,晶体完美地嵌入了凹槽,严丝合缝,甚至连一张纸都塞不进去。
喜欢重生90:大国工匠的基建之路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90:大国工匠的基建之路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