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里揣着那一万多元的银票,陈默却没有感到多少轻松。这笔钱是重要的启动资金,但如何安全、有效地交给组织,同时建立起可靠的联系渠道,是摆在他面前更迫切的问题。他就像一个拥有宝藏地图的人,却找不到可以信任的同伴。
王歪嘴的事情已经处理干净,但这消息必须让组织知道。一方面是为了让“裁缝”和上级安心,另一方面,也是他陈默——或者说,“烛影”——向组织发出的第一个信号:我在这里,我已经开始行动。
他不能直接去找组织。且不说他根本不知道现阶段沪上地下党的具体联络点和人员,就算知道,他一个顶着“汉奸商人”家族子弟帽子的纨绔少爷,突然找上门去说要加入,唯一的后果就是被当成特务抓起来审问。
他需要一种更隐蔽、更安全的方式。死信箱,是当下唯一的选择。
前世受过严格的训练,他对这套流程烂熟于心。关键不在于信箱本身有多隐秘,而在于放置信号和收取信息的时间、地点、以及加密方式的绝对可靠性。
他在记忆中仔细搜索。根据资料室解密1938年的沪上地下党,常用的死信箱地点有几个……公园的长椅下,某座桥的特定桥洞,还有……对了,法租界霞飞路那家“塞维尔”咖啡馆外面,那个装饰性的石头路灯座底部,有一块松动的砖块!这个地方相对安全,而且靠近繁华区,人来人往,不易被盯梢。
加密方式呢?他回想起来,这个时期组织常用的是一种基于当日报纸特定版面的简单位移密码。需要约定好使用的报纸、版面、以及字符偏移的规则。
报纸……他想到父亲每天必看的《申报》。就用这个。版面的话,国际版通常信息量比较固定。偏移规则,他决定用最简单的恺撒密码,偏移量定为3,这个数字对他有特殊意义,是他的重生之日。
现在,他需要制作加密信息。内容很简单,但必须包含关键要素:叛徒已清除(王歪嘴),身份已确认(“裁缝”面临的威胁已解除),以及他自己的代号。
代号……他略一思索。他行走于黑暗,心向光明,如同一盏灯烛,虽影影绰绰,却能照亮一方,也能焚毁敌人。就叫“烛影”吧。
他拿出一张便签纸,用铅笔写下短短一行看似毫无意义的字母和数字混合的字符串。这是经过加密的信息,原文是:“叛徒王已清除,裁缝安全,烛影。”
接着,他找出一张前几天的旧《申报》,翻到国际版,按照规则将密文对应到报纸的文字上,再次核对了一遍加密过程。确保无误后,他将小小的密纸条仔细卷好,用一小块蜡封住口。
做完这一切,已是傍晚。他将密纸条和作为密码本对照的那张《申报》国际版小心地收好。行动时间,他定在晚上八点。这个时间点,霞飞路上依然人来人往,便于隐藏,又比白天少了许多盯梢的眼线。
七点三刻,陈默换上一身不起眼的深色外套,戴上帽子,悄然离开了陈公馆。他没有坐车,而是步行融入夜色。他走得很随意,不时停下来看看商店橱窗,或者买包烟,眼角余光却始终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绕了几个圈子,确认没有尾巴后,他才朝着霞飞路的方向走去。
“塞维尔”咖啡馆的灯光温暖柔和,里面传出隐约的留声机音乐。外面的石头路灯已经亮起,散发着昏黄的光晕。陈默像个等朋友的年轻人,靠在路灯座不远处,点燃一支烟,看似悠闲地吞吐着烟雾。
他的心跳比平时略快,但手很稳。机会只有一次。他仔细观察着周围:匆匆走过的行人,咖啡馆里隐约的人影,街对面巡逻的安南巡捕……没有发现异常。
一支烟抽完,他看似随意地走到路灯座旁,假装系鞋带。蹲下的瞬间,他的手指灵巧地摸索到那块松动的砖块,轻轻一抠,砖块活动了。他迅速将蜡封的密纸条塞进砖块后的空隙,然后将砖块推回原位。整个动作不超过五秒钟。
站起身,他弹了弹裤脚上的灰,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他没有回头。死信箱的规矩,放置信息后绝不回头查看,避免引起注意。接下来,就是等待。组织的人会在约定时间——通常是第二天清晨——来查看信箱。如果信息被取走,并且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就说明这个联络渠道初步安全了。
这一夜,陈默睡得并不踏实。脑海里反复回放着放置密信的过程,担心有没有留下破绽,担心信息能否被正确解读,更担心这个他记忆中的死信箱是否已经暴露。
第二天,他表面上依旧过着纨绔少爷的生活,下午还特意去百乐门露了个脸,和几个狐朋狗友插科打诨。但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忍不住想起霞飞路上的那个路灯座。
傍晚时分,他按捺不住,再次换装前往霞飞路。他不敢靠近,只是在马路对面的一家书店里,隔着玻璃窗远远观望。
那个石头路灯座静静地立在那里,看起来毫无异样。但他敏锐地注意到,那块松动的砖块边缘,似乎多了一道极细微的、用粉笔划出的白色短线!
成了!信息被取走了!这是组织确认收到的安全信号!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暖流瞬间涌遍陈默全身。那种孤军奋战的孤独感,在这一刻被冲淡了许多。他不再是独自一人在黑暗中摸索了,他找到了组织,哪怕只是以一种极其隐秘的方式建立了联系。
他强压下心中的波澜,平静地离开书店。第一步,终于迈出去了。“烛影”这个代号,已经传达到了组织那里。接下来,组织会如何反应?会信任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烛影”吗?会通过这个死信箱向他传递指令吗?
这些问题还没有答案。但至少,一条细若游丝却至关重要的线,已经连接上了。
就在他思考下一步该如何与组织进行双向联系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街角——是军统的“黑寡妇”苏婉清。她换了一身素雅的旗袍,看起来像是逛街的闺秀,但目光却有意无意地扫过陈默刚才驻足的书店方向。
陈默心里一凛。她是巧合路过,还是……已经注意到了什么?
他没有停留,迅速拐进了另一条小巷。苏婉清的出现,像是一盆冷水,提醒他危机无处不在。与组织的联系固然重要,但自身的隐蔽和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烛影”之路,才刚刚开始。
喜欢谍报代号我是烛影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谍报代号我是烛影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