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后期的磅礴力量在体内奔流不息,神识感知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敏锐与广阔。林凡驾驭着星穹舟,飞行于月球背面荒凉而壮丽的景色之上。巨大的环形山、蜿蜒的月谷、平坦的月海在他身下缓缓掠过。
实力的提升带来了更大的底气和更多的可能性,但也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星穹舟的不足。之前的改进侧重于隐匿与机动,但其内部空间狭小、功能单一、持续作战能力弱的问题依然存在。若想进行更远距离、更长时间的星际探索,甚至应对可能存在的未知危险,现在的星穹舟还远远不够。
必须再次升级!而月球,这片几乎未开发的处女地,正是绝佳的材料库和工坊。
他选择了一处地势相对平坦、附近有裸露岩层与丰富月壤的区域,缓缓降落。
第一步:材料采集与初步处理。
林凡走出星穹舟,双脚再次踏上月壤。这一次,他感受更深。筑基后期的神识能轻易穿透月表,清晰感知到下方不同深度的岩层结构、矿物分布。
他并指如刀,真元凝聚,开始切割、挖掘。大块大块的月岩、富含铁钛的矿砂、以及各种颜色特异的土壤被采集起来。这些材料在地球上或许普通,但在月球极端环境下经历了亿万年的宇宙辐射和微陨石轰击,其内部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蕴含着独特的性质。
更重要的是,它们免费且量大管饱。
他将大量月壤和初步筛选的矿石堆积在一旁。随后,双手虚按,筑基后期的浑厚真元汹涌而出,并非用于攻击,而是化作精纯的“真火”!
这不是凡火,而是以自身真元为燃料,融合了对能量本质的理解,温度极高且可控性极强!炽白的火焰将大堆月壤和矿石包裹,疯狂灼烧、提炼!
杂质被迅速汽化或分离,有用的金属成分(主要是铁、钛、铝)以及一些特殊的硅酸盐材料被熔炼出来,在真火中如同液态的星辰般流转、提纯。
第二步:百炼成钢。
单纯的熔炼远远不够。林凡以神识为锤,以真火为炉,开始对提炼出的金属液进行“千锤百炼”!
他借鉴了脑海中高深的炼器法门,将一道道加固、导能、轻盈、耐极端环境的符文脉络,在金属液尚未凝固之时,便以神识强行“捶打”烙印进去!同时,不断将自身精纯的真元融入材料本身,改变其微观结构,使其向着“法器材”的方向蜕变!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真元和心神,但对筑基后期的林凡而言,已可承受。
最终,这些月球材料被炼制成了一种闪烁着暗银色金属光泽、却蕴含着灵能波动的特殊“月炼钢”。其强度、韧性、对能量的亲和性,都远超地球上的任何合金。
第三步:舟体改造与扩容。
材料齐备,林凡开始对星穹舟动“大手术”。
他首先小心翼翼地剥离了星穹舟部分外部装甲,保留核心的元磁重石骨架和关键阵法。然后,以新炼制的“月炼钢”为主要材料,如同3d打印般,开始重塑和扩展舟体。
真元为粘合剂,神识为刻刀,月炼钢在他的操控下如同拥有生命般延伸、塑形。
舟体被明显拉长、加宽,整体体积扩大了近一倍!线条依旧流畅,但更显厚重与力量感。
内部空间得到了极大扩充。林凡划分出了几个明确的功能区:
?主控舱: 核心区域,增加了更复杂的星图导航和阵法操控界面(由神识直接连接)。
?修炼静室: 一个小型独立舱室,内壁刻画了加强版的聚灵阵和静心符文,可供他日常修炼和恢复,并能一定程度上隔绝外部干扰。
?物资仓库: 扩容的储物空间,用于存放灵石、备用零件、采集的样本等。
?简易丹器室: 一个小型工作台,配备了基本的真火法阵,可供他进行简单的丹药炼制、符箓绘制或法器维修。
各个舱室之间舱门隔开,提升了安全性和独立性。
第四步:阵法升级与能量系统优化。
舟体扩大,原有的“元磁归墟阵”和“幻海蜃楼阵”覆盖范围需要相应扩大,林凡趁机对其进行了优化,隐匿效果更佳。
他额外添加了一个小型的“内部环境循环阵”,能更好地维持舱内气压、温度,并初步实现空气和水的循环利用(虽然他现在已近乎辟谷,但有备无患)。
能量系统方面,他改进了能量传输线路,使得三组备用“灵髓电池”可以更快速地切换,并预留了接口,为未来可能获得的更高级能量源做准备。
整个过程持续了不知多少个地球日。林凡几乎不眠不休,全身心沉浸在炼器与改造之中。筑基后期的强大修为和恢复力支撑着他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
当最后一块月炼钢板严丝合缝地嵌入预定位置,最后一道阵法符文被点亮,全新的星穹舟矗立在月表之上。
它比之前更大、更厚重、线条却依旧流畅凌厉,通体暗银色的光泽在黑色天幕下显得冰冷而强大。内部空间不再狭小,功能齐全。
林凡踏入其中,感受着焕然一新的内部环境,心中涌起巨大的成就感。
这艘以月球资源为主、辅以自身真元和炼器术打造升级的星穹舟,才是真正能陪伴他踏上星际旅程的可靠伙伴。
改造完毕,林凡并未立刻离开。他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和测试升级后的“星穹钺”的各项性能,并将自身状态调整至最佳。
月球背面,这片冰冷的荒原,成为了他最好的试车场与练功房。
喜欢从地心到星际,修真录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从地心到星际,修真录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