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中期的力量在体内奔腾流转,带来前所未有的掌控感与自信。林凡立于渊默道宫之中,目光却已穿透重重深海的阻隔,投向了那更为浩瀚、更为神秘的领域——无垠星空。
修行之途,乃逆天而行,夺天地造化以强自身。地球虽大,资源终有尽时,而宇宙星空,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能量、物质,乃至……更为本源的法则奥秘。若能踏入星空,无论是寻找更高级的修炼资源,还是探寻那地心盒子与自身传承的真正源头,都是必经之路。
然而,星空,是比万米深海更为严酷的禁区。
真空、极端温度、无处不在的致命辐射、失重、以及可能存在的未知危险……这些,都不是单靠筑基期修为和强横肉身就能轻易抵御的。
他需要一件“法器”。一件能庇护他初步踏入星空,至少能在近地轨道短暂存活的“法器”。非是飞剑或攻击性法宝,而是一件集防护、维生、机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生存载具。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同野草般疯长。
林凡立刻行动起来。他首先做的,并非盲目开始炼制,而是系统性研究。
他凭借过往的地质工程知识与修仙者的神识感知,开始疯狂“翻阅”识海中那浩瀚的传承碎片,寻找一切可能与“虚空”、“星辰”、“防护”、“穿梭”相关的信息碎片。同时,他也结合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得益于早年教育和社会接触)中对太空环境的认知,建立一个需求模型:
1.绝对密封与内循环: 抵御真空,维持内部气压与可呼吸空气(或直接能量维生)。
2.极端温度调控: 平衡向阳面与背阴面巨大的温差,内部维持恒温。
3.辐射屏障: 抵御太阳风、宇宙射线等高频高能粒子辐射。
4.动力与机动: 提供脱离引力、轨道机动、姿态调整的能力。
5.能量核心: 提供以上所有功能运转的持久能量源。
需求明确,接下来便是材料学与解决方案的推演。
传承知识提供了方向,但具体实现需要他结合现有资源。
?壳体材料: 需要极度坚韧、密封、且能良好导引能量形成防护阵法的材料。他看向了那些在深海高压下锤炼出的“元磁重石”与“雷纹黑曜岩”,其质地极其致密,且对能量有良好亲和性。或许可以将其熔炼提纯,作为主体框架?再覆以多层由“幽蓝珊瑚”提炼的、具有极佳能量缓冲特性的凝胶质材料作为内衬?
?维生系统: 《吞天诀》本身可汲取宇宙能量,但初期不稳定。或许可以构建一个小型的“内景天地”阵法,模拟人体内部循环,以灵晶或自身真元为引,实现短时间的能量自持?空气问题,或许可以直接从水电解中获取,或者……更进一步,尝试适应真空能量呼吸?
?温度控制: 传承中有“阴阳调和”、“冰炎阵”等阵法,可借鉴。利用“赤炎硫晶”与“癸水精华”的特性,构建动态温控阵法。
?辐射防护: 这是难点。宇宙辐射穿透性极强。需多层防护:致密金属层(元磁重石)、强能量场、以及……那丝天雷紫芒或许能模拟某种高频电场,偏转带电粒子?
?动力系统: 纯粹依靠自身真元喷射效率太低。需借鉴火箭原理,但燃料呢?或许可以炼制一种能持续产生高速等离子射流的“推进符阵”?或者利用元磁重石的特性,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甚至……更大胆地,尝试微型的空间扭曲阵法?(这远超目前能力)
?能量核心: 这是关键!需要一个小型、持久、高功率的能量源。或许……尝试炼制一个微型的“聚变阵法”?利用深海高压和神识控制,模拟恒星内部环境,约束微量氢同位素进行聚变?(想法极其大胆,近乎妄想,但传承碎片中似乎有类似“拘拿星核之火”的模糊记载)
推演过程耗费心神巨大,无数想法诞生又被否决。林凡如同一个疯狂的科学家,在洞府内不断演算、模拟、甚至用少量材料进行极端环境下的微型实验。
失败是常态。材料在模拟太空环境的极端测试中崩碎,阵法结构无法承受能量过载而湮灭,聚变构想更是连连碰壁,最多只能实现短暂的能量爆发。
但他没有气馁。每一次失败都积累了宝贵的数据。他的炼器水平、阵法造诣、对能量本质的理解,都在这个过程中飞速提升。
终于,在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失败后,一个相对可行的、极其简陋的初代方案在他脑海中成型:
1.以熔炼提纯的“元磁重石”为骨架,覆盖多层复合灵材,形成一个仅能容纳一人的、水滴状的密封舱体。外壳刻满加固与能量导引符文。
2.舱内核心布置一个小型“内景循环阵”,以数块高阶灵晶为核心,暂时维持内部稳定环境,需定期更换灵晶。
3.温控由“微型冰炎阵”实现,依赖“赤炎硫晶”与“癸水精华”驱动。
4.辐射防护主要依靠元磁重石壳体的物理厚度与一层由雷火鼎激发的、持续消耗真元的“雷磁护盾”。
5.动力系统最为简陋,暂时设计为三组“等离子推进符阵”,依靠燃烧大量预存的“赤炎硫晶”与真元催化产生推力,效率低下,仅能提供有限的机动能力和短暂的加速。
6.能量核心,暂时放弃聚变等不切实际的构想,采用一个超大型的、经过多次压缩提纯的“灵晶电池组”作为主能源。
这甚至不能称为真正的“星空法器”,更像是一个勉强能用的“个人太空舱”,活动范围可能仅限于近地轨道,且续航、防护、机动都极其有限。
但,这是一个起点。
林凡眼中燃烧着灼热的光芒。他不再犹豫,开始收集材料,准备着手炼制这第一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件——“星穹舟”的雏形。
他知道,这条路注定艰难,甚至可能第一次试飞就会失败陨落。
但仰望星空的渴望,以及对更高道途的追求,驱动着他必须迈出这一步。
渊默道宫中,响起了与往日修炼不同的声音——那是真火熔炼矿石的滋滋声,是符文刻画的细微摩擦声,是一个孤独的修行者,试图以凡人之力,叩响星空大门的序曲。
喜欢从地心到星际,修真录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从地心到星际,修真录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