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管办要动真格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的震动远比张洪斌倒台时更为剧烈和直接。毕竟,张洪斌的倒台对大多数普通医护而言,更像是一场高层权力的更迭,而质管办的专项整治,却可能切切实实地影响到每一个科室、每一个医生的切身利益。
第二天,林杰如同往常一样,提前十五分钟来到质管办。走廊里静悄悄的,办公室的门紧闭着。他拿出钥匙开门,一股沉闷的空气扑面而来。
办公室里空荡荡的,只有他一个人。
小王的位置是空的,报纸整齐地叠放在桌角,茶杯洗得干干净净。
小李的位置也是空的,电脑屏幕暗着,桌面收拾得一尘不染。
小张的位置同样空空如也,连那张年轻热情的脸也不见了踪影。
林杰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看了看墙上的挂钟,离上班时间还有十分钟。他打开电脑,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心里却隐隐觉得不对劲。就算小王习惯性踩点,小李和小张通常都会提前几分钟到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直到上班时间过了五分钟,办公室里依然只有他一个人。
冷清,一种刻意营造出来的、带着无声抗议的冷清。
林杰拿起内线电话,先拨了小王的手机。
“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他皱了皱眉,又拨了小李的号码。
响了七八声,才被接起,背景音有些嘈杂。
“喂?林主任?”小李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促。
“李姐,你在哪儿?今天不来上班吗?”林杰语气平静。
“啊,林主任,不好意思,我忘了跟您请假了。”小李的语气带着刻意的歉意,“我家孩子早上突然发烧呕吐,我正带他在儿童医院排队呢,今天恐怕去不了了。”
孩子生病?林杰想起小李似乎提过她儿子刚上小学。这个理由,听起来合情合理。
“孩子要紧,你先照顾孩子。”林杰说道。
“谢谢林主任理解,我明天一定准时到岗。”小李忙不迭地说完,便挂了电话。
林杰放下电话,沉默了片刻。孩子生病可能是真的,但这个时间点,未免太巧了。
他又拨了小张的号码。
这次倒是很快接听了。
“林主任!”小张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慌张。
“小张,你怎么没来上班?”
“林主任,我……我老家有点急事,我昨晚连夜坐火车回去了,现在还在路上,没来得及跟您请假,对不起!”小张的语气又快又急,像是背书一样。
老家急事?林杰记得小张家在外省,平时一年也回不去几次。
“什么急事?需要帮忙吗?”林杰追问了一句。
“啊?不用不用!就是……就是我奶奶身体不太舒服,我回去看看,过两天就回来!”小张支支吾吾地解释。
“嗯,知道了,处理好家里的事。”林杰没再多问,挂了电话。
一个孩子突发疾病,一个老家奶奶身体不适。两个手下,在同一天,不约而同地请假,而且都是在上班时间过后才联系他。
这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
林杰靠在椅背上,看着对面空着的三张办公桌,嘴角泛起一丝冷意。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他这位新上任的副主任的下马威。
是谁指使的?骨科的钱卫国?还是其他哪个被触及利益的科室主任?或者,是某个隐藏在更深处的势力,想用这种方式告诉他,想在质管办打开局面,没那么容易?想让他变成一个光杆司令,寸步难行?
他甚至可以想象,此刻在某些科室的主任办公室里,正有人得意地喝着茶,等着看他林杰的笑话——你不是要专项整治吗?不是要督查吗?连自己手下的人都指挥不动,看你怎么查!
这种手段不算高明,甚至有些低级,但很有效。如果他今天因为无人可用而什么都做不了,那么他刚刚凭借院长支持建立起来的那点威信,将瞬间荡然无存。以后他的话,在质管办,在医院,都将大打折扣。
不能乱,更不能怂。林杰对自己说。
他拿出手机,翻到苏琳的号码,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拨出去。这是工作上的事,他不想让她担心,更不想事事依赖她。
他需要靠自己破开这个局。
怎么破?光杆司令一个,能做什么?
直接去找周海峰院长告状?那只会显得他无能,连几个手下都驾驭不了。
一个个打电话把小王、小李、小张骂回来?且不说他们找的借口暂时无法证伪,就算强行叫回来,人心不服,阳奉阴违,反而更麻烦。
林杰沉思着,目光扫过小王那张收拾得过于干净的办公桌,又看了看小李电脑旁边那盆有些蔫了的绿萝,最后落在小张位置上那本翻到一半的《医疗质量管理规范》。
他慢慢走回自己的座位,打开电脑里的一个文件夹。里面是他这段时间整理的,关于各科室医疗质量问题的初步线索和疑点,其中就包括骨科那份膝关节置换手术记录异常,以及心内科那起支架投诉病历。
既然手下的人来不了,那他这个副主任,就亲自上阵!
他选中了那份关于心内科支架投诉的材料。相比于骨科钱卫国的强硬和神秘,心内科这边,至少那个副主任张海昨天还主动向他示好过,虽然动机不纯,但至少表面态度是软的。从这里打开突破口,阻力可能会小一些。
他整理好相关资料,打印出来,然后拿起内线电话,直接拨通了心内科主任办公室。
“喂,心内科。”
“你好,我质管办林杰。请问王主任在吗?”
“王主任去门诊了,您有什么事?”
“关于你们科上报的那份冠脉支架投诉病历,有些细节需要当面核实一下。既然王主任不在,那我过去找一下当时的经治医生张海主任吧。”林杰语气平和,但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好的,我跟张主任说一声。”
挂了电话,林杰拿起打印好的材料和自己常用的笔记本和笔,锁好办公室门,径直朝着心内科走去。
他没有带任何人,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就算质管办只剩下他一个人,该做的事情,一样会做!该查的问题,一样会查!
走在行政楼通往住院部的连廊上,不少相熟或面生的医护看到他独自一人拿着文件夹匆匆而行,都投来诧异的目光。有些人眼神闪烁,低声交谈着。
“看,林杰一个人往病房去了。”
“质管办其他人呢?怎么没跟着?”
“听说今天都请假了,就剩他一个光杆司令。”
“啧啧,这下有意思了,看他一个人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林杰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脚步坚定。他知道,从他独自走出办公室的这一刻起,他与那些躲在暗处使绊子的人的较量,就已经开始了。
来到心内科医生办公室,张海已经等在那里。
“林主任,您怎么亲自过来了?有什么事打个电话,我过去找您就行。”张海热情地迎上来。
“张主任客气了,正好我也熟悉一下各科室的情况。”林杰和他握了握手,目光扫过办公室里其他几个正在写病历或讨论病情的医生,那些人都下意识地避开了他的视线。
“咱们去示教室谈吧,那里安静。”张海提议道。
“好。”
两人来到旁边的示教室,关上门。
林杰没有绕圈子,直接将打印出来的病历材料和问题清单放在桌上。“张主任,关于这位患者使用药物涂层支架的情况,有几个细节需要再跟你核实一下。首先是术前讨论记录,关于为何选择这款价格较高的支架,必要性阐述不够充分;其次是知情同意书,家属签字这一栏,笔迹似乎有些疑问……”
林杰的问题专业、具体,直指要害。他一边问,一边快速记录,眼神专注而锐利。
张海起初还能对答如流,试图用专业术语和“病情需要”来搪塞,但在林杰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的追问下,额头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没想到林杰准备得如此充分,对临床细节和医疗规范如此熟悉。
两位主任交流了一阵时间,林杰最后总结道,“所以,根据《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和医院的耗材使用管理规定,这种情况下,选择常规支架或许更为合理,也更符合医保控费的要求,张主任您说对吗?”
张海张了张嘴,想辩解什么,但看着林杰那清澈而坚定的眼神,以及桌上那份条理清晰的问题清单,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有些颓然地点了点头:“林主任,您说得对……这方面,我们科里确实存在疏忽,后续一定加强管理和培训。”
“希望如此。”林杰合上笔记本,“这份情况说明,请张主任尽快补充完整,提交到质管办。另外,类似的情况,希望心内科能够进行一次自查自纠。”
“好的,好的,一定照办。”张海连连答应。
从心内科出来,林杰能感觉到背后那道目光充满了复杂。他挺直脊背,没有回头。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站。他独自一人的“督查”,才刚刚开始。
下一个,该去会会哪个科了?
他拿出手机,看着屏幕上那个关于骨科的匿名警告,眼神微眯。
或许,该去探探那位一直“在卫生厅开会”的钱主任,到底回来了没有?
喜欢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