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彦最先巡视会稽郡郡治山阴县。
此地如今为波彦等人大本营。六万将士家眷近二十万人分布在山阴县各地。很大程度增加山阴人口,只要这些人稳定下来,山阴会越来越繁华。人口是一切发展的根源。
波彦占领山阴后,在太守府看到一些关于会稽详细信息。如今整个会稽郡有近五十万人,有户十二万余。
波彦等人从豫州撤离的人,有五十余万人。比整个会稽郡人口还多。会稽郡今年突然多出一倍人口,对整个郡负担也相当重。还好给众人发放好几个月口粮,可以让他们安心耕种,开荒,建房。
大军这段时间占领会稽,也从各县获得大量武器钱粮。如今还不为钱粮发愁。只要渡过今年,明年收获粮食,众人基本上就能在会稽站立脚跟。再过上几年,与当地人融合,会稽郡就会成为百万人口大郡,发展潜力无限。成为自己争霸天下最牢靠的地盘。
在山阴各地,将士家眷正在分得的土地上种植冬小麦,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这些土地都是世家豪族的,他们占据的全县土地,波彦把它们分给近二十万人。
波彦每到一个地方,都询问他们需要什么缺什么,波彦明白他们现在最缺的是居住的房子。他们初来乍到,迁移至此,大军只分了世家豪族的土地和房屋,收缴了他们钱粮武器,平民百姓从来不劫掠。
他们现在人多,找不到多余的房屋居住。他们现在大部人还搭着帐篷居住。
波彦为解决他们住处,拨下大量钱财,请人烧砖建房,按照人口多少分配大小房屋。也算给人们一条赚钱的路子。本地百姓也参与到了其中,他们也能从这些刚迁移过来的人身上赚到钱,改善了家中环境,高兴不已。
他们可以往家中买点肉,买点布,买农具等。感受到从这些迁移过来的人得到的好处,也愿意交流了。加速两方人的融合。
波彦怕大好局面被世家豪族破坏,他们过段时间又出来跑马圈地。把他们都迁往山阴城。为此波彦还扩建山阴城。
波彦巡视完山阴县,赶往下一县。到达县城,先巡查驻扎在县城的军队,看是否兵员满额,从亲军抽调补齐这次攻打会稽所减员的人数,看望攻打会稽受伤的军士。并告诉他们,他们的家人在山阴已经分到土地,自己还出钱给他们建房,下次回家就能住进新房。
后也在该县各地巡视,也看望在此县安置的人,大致情况也差不多,还是缺居住的房子。波彦想着现在手上有大量五铢钱,也如同山阴县一样,也出钱请人烧砖建房。让钱流动起来。
波彦也把世家豪族迁往县城,交代驻扎在县城的主将时刻监督他们。
波彦一县又一县的巡视,基本每县做法相同。来到太末县。太末县与丹阳郡、豫章郡接壤,三郡交界之处,乃兵家必争之处。在此驻扎的是波才亲军裴元绍的一营兵马。
波彦和裴元绍在县衙里喝酒叙旧,谈事。
自从,裴元绍给波彦做了媒人后,波彦对裴元绍相当看重。
裴元绍给波彦说了此处经常有山越人下山劫掠。自己要看守县城,无法带兵前去剿灭山越,波彦又考虑到太末县的重要性和对付此县山越。
把性格沉稳,伤势已痊愈的刘辟与他的那营兵马留了下来。协助裴元绍驻守太末县。和对付山越。
就这样波彦把会稽郡全部巡视完。回到山阴,身边的亲军还不足一营之数。
十一月二十六日。波彦回到山阴城。直接进城。让人不通传。不让人迎接。
先是回家看望母亲和妻子。
波彦想跟母亲和妻子一个惊喜,也不让人通传,提着给她们买的礼物入了府。在询问母亲和妻子都在自己居住的院子时。加快脚步,进入房间。关上房门,如今已进冬,防止寒气进入房间。
正看见母亲与妻子做婴儿所穿衣服,边上还叠着一些小被子和布片。
二人听到开门声,看到波彦回来。停下手中针线活。
波彦连忙上前。说道:“母亲。贞儿吾回来了。你们这是?”指着那些女工活。
母亲陈兰听到波彦问这些东西,开心的道:“我要有孙子了,我儿媳有喜了。”
波彦听到母亲说自己妻子怀孕了。看向妻子陶贞,陶贞看波彦看向她,点头说道:“已找了医师看过了,已有三个月身孕。”
波彦激动的哈哈哈哈哈笑了起来。两世为人,第一次做父亲,怎让他不激动开心。
上前把陶贞抱起转了好几圈,笑声不停。
母亲陈兰被波彦动作吓了一跳,抓紧让他停下来。骂道:“臭小子,万一伤到儿媳怎办,动了胎气怎办。都快当父亲还毛毛躁躁,伤到吾孙子,吾要汝好看。”
波彦连忙点头,说今后注意,又看到母亲这般有了孙儿要忘儿子的模样。无奈的笑了笑。
二人有问他吃饭过没有,欲要亲自做波彦喜爱的菜肴。波彦忙说不用,他已经用过食了。等会还要去太守府。
波彦与二人说了会话,告诉她们自己巡视途中的趣事。逗得二人开心大笑。
随后去到太守府。也知道去洛阳的人也回来了,还带回朝廷旨意,但他不知道具体内容。
波彦来到太守府,唐瑁,彭脱与父亲波才正在厅堂喝酒畅谈。
三人看到人波彦进来,唐瑁叫人备上酒菜。
随后也向唐瑁询问这次洛阳之行的情况。
波彦也从唐瑁这里得知,他花的两万金起了大作用,直接买通了十常侍张让。
原先朝廷收到唐瑁上书,得知豫州黄巾逃往会稽,在唐瑁规劝下归顺朝廷,几十万人放下武器,安心为农,安置在会稽为朝廷开荒,缴纳赋税。还愿意为朝廷平定山越。
纷纷夸赞唐瑁为朝廷立下大功,但有大臣也怀疑唐瑁被贼人胁迫,应派遣人前往会稽确认真伪。
特别是豫州颍川与汝南等地的官员,他们背后的世家豪族,基本被逃往会稽的黄巾贼勒索了大量家资。可谓是仇人见面两眼红,尽上言,会稽贼归顺朝廷,必包藏祸心,应速派遣大军剿灭此贼。朝廷上争论不休。
汉帝一时也不知听谁的,这时收到唐瑁重金的张让,站出来为唐瑁说话, 说唐瑁规劝数十万贼人归顺朝廷本身就大功一件,还把这些安置在会稽各县,这些人耕种,开荒,不久就能为朝廷缴纳赋税,何乐而不为呢?且在江东每年山越做乱,为了对付他们,花费巨大,如今有人欲出钱出力出人助朝廷,平定山越,难道不是喜事?
诸位大臣不信,也可派遣官员前去会稽核查和监督。
如今朝廷刚平定黄巾之乱,耗费巨大,凉州羌人伙同叛军都快打到长安城下了。朝廷十万大军在三辅之地与这些叛贼作战,每日耗费钱粮无数。边境也不安稳,哪还有精力组建大军奔赴会稽平贼。
黑山黄巾归顺朝廷,不也许之。还授予官职,会稽黄巾难道也不行,非得逼反他们,致使江东糜烂,尔等是何居心。
汉帝刘宏听自己让父说得有理,最重要是的会稽归顺朝廷的贼人,也花了重金购买官职。岂有不许之理。
便许唐瑁上表所奏。
不过汉帝刘宏看唐瑁所书,贼首是一对父子。
便把波彦的官职改了。
喜欢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