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血染安平与烈屿誓师
地点一:福建泉州,安平镇(今晋江安海)
寒风卷着咸腥的海水气息,吹过安平镇那座曾经显赫一时的府邸。自郑芝龙被清廷诱捕北上,这座宅院便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与权势,只剩下一种山雨欲来的死寂。
甲胄碰撞声与粗暴的呼喝声打破了沉寂。清军攻占泉州后,一支小队直扑郑家故居。门扉被粗暴踹开,身着镶蓝旗军服的清兵鱼贯而入,眼中带着征服者的倨傲与贪婪。
郑成功之母,田川松(田川氏),一位气质雍容、目光沉静的妇人,立于内堂之中。她早已听闻泉州陷落,更知郑家如今处境之危殆。面对闯入的清兵,她面无惧色,唯有眸底深处,凝结着对远行儿子的牵挂与对时局的绝望。
“尔等蛮夷,安敢犯我宅邸!”她的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不容侵犯的凛然。
然而,乱兵之中,礼法崩坏。几句粗野的调笑与推搡之后,冲突不可避免。田川氏为保清白,抗拒之中,受辱愤极。她深深望了一眼北方——那是她儿子郑森(郑成功)可能所在的方向,亦是丈夫被羁押的绝地——毅然转身,走入内室。
当清兵意识到情况不对,撞开内室房门时,只见素绫高悬,那位曾经象征郑氏家族与日本平户藩联系的女子,已香消玉殒,唯留满室悲风。
也或者是中华文化的侵染,也或者那个时候日本还没有那些混乱的思想。郑成功的亲生母亲就那样自杀了....
他的老公,那个纵横海域几十年的郑芝龙还在去北京的路上。估计不会在幻想全权代理福建了,
地点二:金门,烈屿(小金门)
消息传至烈屿,如同晴天霹雳。
“母亲——!”郑森(成功)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悲吼,手中传来的绢书上,那寥寥数语如同烧红的烙铁,灼痛了他的眼,更灼穿了他的心。父陷敌手,母殉节于家,国仇家恨,在这一刻汹涌澎湃,几乎将他淹没。
他踉跄几步,扶住案几,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巨大的悲痛过后,是冰彻骨髓的恨意与前所未有的清醒。他缓缓抬头,眼中泪光已干,只剩下熊熊燃烧的复仇火焰与誓不两立的决绝。
“传令!”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设坛!祭旗!”
数日后,烈屿临海的高地上,临时搭建的祭坛肃穆而立。海风猎猎,吹动白色缟素与“反清复明”的大旗。郑森身着素服,立于坛前,身后是闻讯赶来、面色凝重的郑芝龙旧部将领如洪旭、陈辉、林习山,以及一批对清廷暴行忍无可忍的沿海义军首领。
郑森手捧祭文,声音悲愤而激昂,回荡在海天之间:
“不孝男郑森,泣血昭告天地祖宗!清虏无道,侵我疆土,戮我百姓,囚我父帅,今更逼死我母!此仇不共戴天!森虽不才,亦知华夷之辨,忠孝之节!自今日起,去‘森’之名,更名‘成功’!誓以成功复明为己任,扫清鞑虏,恢复中原,报我君父之仇,雪我母辱之恨!”
他拔出佩剑,划破掌心,鲜血滴入酒碗:“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郑成功与诸君盟誓:同心协力,共抗清虏,至死方休!若有异心,天人共戮!”
“反清复明!”
“誓死追随国姓爷!”
台下,众将群情激愤,吼声震天。郑成功将血酒一饮而尽,摔碗于地。这一刻,一颗璀璨的将星在南中国的海疆之上冉冉升起,一支以郑氏旧部为核心、融合沿海抗清力量的新生武装,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地点三:浙江,清军大营
几乎与此同时,远在浙江的征南大将军博洛,正面对着巨大的战略抉择。
几案上,并排放着两份军报。一份详细描述了韩岱部在邵武鹰嘴峡遭遇惨败,损兵折将,赵高翔部凭借其独特的战术(尤其是那杀伤力惊人的复合弓)与坚韧战力,已稳固掌控邵武-南平一线,在闽北站稳了脚跟。
“这个赵高翔……竟成心腹之患。”博洛的手指重重敲在赵高翔的名字上,面色阴沉。他原本并未将这个突然崛起的南明侯爵放在眼里,但金华突围、连克南平、邵武,一次次打破他的围剿计划,展现出的韧性与战力,已不容小觑。倾力剿灭,本是当务之急。
然而,他的目光移向了另一份军报,来自南方的广东。情报显示,桂王朱由榔已在肇庆监国,唐王朱聿鐭更是在广州悍然登基,扯起了“绍武”的旗号。
“哼,两个皇帝?”博洛嘴角露出一丝讥讽的冷笑,“大明朝果然亡之不冤。又是两个皇帝,(鲁监国、隆武帝)枪打出头鸟,既然广东如此‘热闹’,岂能不成全?”
他瞬间做出了决断。赵高翔虽已成势,但毕竟局限于闽北山区,暂时难有席卷之力。而广东并立二主,政治影响巨大,若能迅速扑灭,对彻底摧毁南明抵抗意志意义非凡。
“传令!”博洛沉声道,“命护军统领杜尔德、前锋参领拜尹岱,统辖本部及江西调拨兵马,进驻赣闽边界,盯死赵高翔部!若其妄动,则坚决打击;若其龟缩,则严密监视,待广东平定后再行料理!”
他顿了顿,继续部署:“另,擢升佟养甲、李成栋,命其尽速集结本部及降军,筹备粮草,克日南下,目标——广东!务必将那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伪明皇帝,给本大将军擒来!”
“喳!”
地点四:福建南平,赵高翔行辕
清军的动向,很快通过林锐的军情司和韩虎侦辑哨在江南的暗线,汇总到了赵高翔的案头。
“博洛分兵了。”王秀楚、陈子龙指着地图,“杜尔德、拜尹岱驻防赣闽边,明显是冲着我们来的。但主力,由佟养甲、李成栋率领,直奔广东而去。”
赵高翔凝视地图,手指从代表杜尔德部的标记,滑向广东的肇庆、广州,最终落回自己控制的邵武、南平区域。
“好一个‘枪打出头鸟’。”赵高翔缓缓道,脸上看不出喜怒,“博洛这是认为,广东那两位‘陛下’,比我们更值得他优先照顾。”
“侯爷,此乃天赐良机!”一旁的年轻将领张鼐忍不住道,“清军主力南移,闽北压力大减,我们正可趁势东进,直捣福州!”
众将闻言,不少人都露出意动之色。收复省城,无论在军事还是政治上,意义都非同小可。
然而,赵高翔却摇了摇头,目光冷静得近乎冷酷:“出击福州?然后呢?吸引博洛的注意力,让他调转枪头,先来打我们这只‘出头鸟’?”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南平,然后向东北方向缓慢移动:“福州城好攻,延平确实急切难下。那可是叫做“铜延平”。一旦顿兵坚城之下,杜尔德、拜尹岱的兵马从西面压来,博洛甚至可能从浙江再调援军,我军将陷入三面受敌之险境。”
他的手指最终停在东北方向的松溪、政和,乃至更远的福安一带。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争那个虚名,当那只被枪打的‘出头鸟’。”赵高翔笑着地说,“而是趁着清军无暇北顾的宝贵时机,巩固邵武府全境,并向东北方向渗透!”
他环视帐下诸将,目光灼灼:“我们的目标,是打通与王柱、黄蜚老将军在温州、福宁一带的通道!将闽北、浙南连成一片!如此,我们才有稳固的后方,更广阔的战略纵深,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他看向王秀楚和陈子龙:“王先生,陈先生,政务梳理、民心安抚、粮秣筹集,必须加快。我们要让新复之地,迅速变成支持我们作战的根基。”
“李猛、孙兆奎,着你二人负责扫清邵武府内残余清匪,巩固城防,整训士卒。”
“张明远、吴之蕃,由你二人各率一军,以精干小队为主,向松溪、政和方向步步为营,建立前哨,清理官道,招募流民,切忌冒进,以稳为主。”
“翁之琪,水师加强闽江巡逻,保障南平至水口航道畅通,并派人设法沿海路与福宁的黄老将军、王柱保持联络,通报我方计划。”
“林锐,详细侦查东北方向的军事情况”
一道道命令清晰下达,勾勒出一幅不求速胜、但求根基稳固的战略蓝图。
“另外,王先生”赵高翔最后补充道,“郑芝龙被囚,其子郑成功已在金门誓师抗清。派人以我的名义,送一份礼物去烈屿,不必贵重,表达哀悼与敬佩之意即可。告诉他,闽浙沿海,愿与郑将军互为犄角。”
众将轰然领命,各自散去准备。
赵高翔独自走到院中,仰望冬日苍茫的天空。南边,广东的闹剧与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东面,大海之上新崛起的抗清力量;西边,虎视眈眈的清军偏师;以及北面,仍在犹豫观望的大顺军余部……这天下棋局,纷乱如麻。
但他心中一片清明。不争一时之长短,不慕虚名而处实祸。扎根,壮大,连片成势。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在这乱世洪流中,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乃至……影响天下的走向。
“让广东的闹剧再飞一会儿吧。”他低声自语,转身走向堆积如山的公文案牍。
打下来的地皮要好好的处理。朱大典、马士英等虽然名声不好。那是别人说的。自己要是全部都相信,那就不要出来混了,自己都要试试水才知道。
喜欢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