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拉号” 驶入虹色星云的静谧区域时,莉娜的军靴踩在走廊地板上几乎没有声响。她推开标着 “观测塔延伸舱” 的金属门,气压阀发出轻微的嘶鸣,如同某种秘密的开启信号。这里是全舰视野最开阔的位置,也是她在这艘飞船上真正的 “领地”—— 既是狙击位,也是独属于她的沉思空间。
舱室比舰桥的指挥台稍宽,深灰色的硬质地板上有几道磨出的浅痕,是她常年固定射击姿势留下的印记。左侧舱壁覆盖着哑光的黑色装甲板,嵌着三排金属挂钩,分别挂着不同倍率的瞄准镜、折叠式枪架和应急供氧面罩。最醒目的是中央的观测台,一块半弧形防弹玻璃外,虹色星云如流动的绸缎铺展在宇宙中,玻璃边缘贴着一圈防滑胶带,是她用美工刀细细裁成的锯齿状。
“湿度 42%,辐射值 0.3 毫西弗,符合保养标准。” 莉娜的指尖划过观测台侧面的环境监测屏,数据跳动间,她从挂钩上取下那把陪伴多年的电磁狙击步枪。枪身是哑光银灰色,枪管上刻着细密的散热纹路,握把处包着磨得发亮的防滑橡胶,那是她用旧了的战术手套拆下来的皮料手工缝制的。
武器保养箱早已放在台面上,箱盖内侧贴着一张泛黄的清单,是她照着老部队的《装备维护手册》改写的,用红笔标注着 “每日检查瞄准镜校准”“每周更换枪管防潮剂” 等条目。她先抽出碳纤维毛刷,顺着枪管纹路轻轻扫过,动作比在磐石星分发水囊时柔和百倍,连呼吸都放得均匀 —— 三年前在辐射风暴中,就是因为忽略了枪管积尘,差点让整个小队陷入绝境。
“瞄准镜镜片有微尘。” 莉娜从箱中取出专用擦拭布,喷上防静电清洁剂,对着灯光倾斜 45 度仔细擦拭。这具定制瞄准镜能切换红外与光谱模式,镜筒侧面刻着一个极小的星标,是她在 “铁翼” 佣兵团时的徽章印记。突然,镜片反射出舱顶的灯光,竟让她想起新兵营的探照灯,那时她总在深夜偷偷练习瞄准,枪托抵着的是冰冷的水泥墙,而不是现在带着温度的装甲板。
保养到扳机组件时,她的动作停了下来。枪身侧面有一道浅坑,是磐石星调解冲突那天,被失控的采矿枪电弧灼伤的痕迹。她用棉签蘸取特制润滑油,细细涂抹在坑洼边缘,仿佛在安抚一位受伤的战友:“那天要是真开火,你就得先吃一发脉冲弹了。” 话音刚落,舱壁的通讯器突然亮起,星璃的声音带着电子音的柔和:“莉娜姐,舰灵检测到你的武器能量回路有波动,需要协助校准吗?”
“不用,谢谢。” 莉娜按下关闭键,嘴角却难得地弯了弯。她记得刚登舰时,星璃总想帮她改造武器,说能提升 30% 的射速,却被她拒绝 —— 对狙击手来说,武器的每一寸触感都得刻进肌肉记忆,就像这舱室的每一处细节,都是她亲手打磨的结果。观测台下方的暗格拉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备用电池,每块都贴着使用日期标签,最底下压着个小小的布包。
布包里是两枚弹壳,一枚是她第一次完成狙击任务的电磁弹壳,边缘已经氧化发黑;另一枚是银亮色的,尾部刻着 “星尘组” 的标记,是磐石星的孩子偷偷塞给她的,说 “姐姐的枪能保护大家”。她把新弹壳放在旧弹壳旁边,就像把过去与现在轻轻叠在了一起。
完成保养时,星云刚好飘过观测窗,将淡紫色的光洒在枪身上。莉娜将狙击枪固定在液压支架上,调整到正对舰桥的方向 —— 这是她的习惯,既能监控全舰动态,又能在紧急时刻第一时间提供掩护。支架底座有一圈深深的压痕,那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留下的印记,比任何誓言都更有力。
离开狙击位时,她顺手按下舱壁的温控键,将湿度调到 45% 的最佳数值。走廊里飘来小林煮营养液的香味,路过储物间时,老周正蹲在地上修无人机,看见她便举了举手里的扳手:“莉娜妹子,你那保养箱的锁扣松了吧?我给你换个新的钛合金扣。” 她点了点头,脚步却没停 —— 比起客套,她更习惯用行动回应善意,就像上次默默帮老周修好了他那把老旧的等离子切割枪。
休息舱在走廊尽头,门楣上贴着张不起眼的贴纸,是小林画的简笔鲸鱼,尾巴上还沾着星点,显然是模仿溯光鲸的样子。舱内比想象中整洁得过分,米白色的舱壁上没有多余装饰,只在床头挂着块自制的遮光帘,布料是从废弃的救生舱里拆出来的,蓝白条纹已经洗得发白。
床铺是固定在舱壁的折叠睡袋,拉开后刚好能容纳一人,睡袋内侧缝着个小口袋,里面塞着张褪色的照片。照片上是群穿着战术服的年轻人,背景是烧毁的空间站残骸, faces 已经模糊不清,只有最左边的女孩举着狙击枪,笑容比现在明亮得多。莉娜很少拿出来看,却每天都会检查口袋的缝线,就像在确认一段不愿遗忘的过往。
舱室右侧的金属柜分了三层,上层放着三套战术服,领口都绣着极小的 “奇美拉” 缩写,是小林偷偷帮她缝的;中层是应急食品和饮用水,每包都按保质期排序,和武器备件一样规整;最下层藏着个惊喜 —— 一盆小小的水培多肉,是小林上个月送她的,说 “太空里也该有点活物”。莉娜不懂养花,却记得每天用针管给根部滴三滴水,现在叶片已经比刚来时长出了半厘米。
她坐在折叠椅上,从枕头下摸出个磨损的皮质手环。手环上串着枚旧徽章,是 “铁翼” 佣兵团的标志,边缘已经氧化发黑,背面刻着 “卡伦” 两个字 —— 那是她曾经的队长,在一次掩护平民撤离时牺牲了。每次擦拭这枚徽章,她都会想起队长最后说的话:“真正的武器不是用来杀戮的,是用来守护的。” 那时她不懂,直到在磐石星看见孩子们围着净化器欢呼,才明白守护的重量。
舱壁的舷窗缓缓打开,虹色星云的光芒涌了进来,照在多肉的叶片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莉娜突然发现,自己竟能准确说出舰上每个人的习惯:凯总在凌晨调试传感器,老周喜欢边修设备边哼老歌,小林的培育皿总摆在阳光最好的位置,雷诺的扳手永远放在主控台左手边…… 这些曾经与她无关的细节,如今都像舱室的灯光一样,温暖得恰到好处。
通讯器再次亮起,这次是雷诺的声音:“莉娜,明天要对前方行星进行地表探测,需要你负责警戒。” “收到。” 她简洁地回应,起身将手环放回枕头下,顺手给多肉浇了水。走出休息舱时,她特意看了眼隔壁小林的舱门,上面贴满了植物标本,而自己的门上,除了那只简笔鲸鱼,还多了个小小的弹壳贴纸 —— 是今天刚从保养箱里取出来的。
回到狙击位时,星璃的光雾正绕着狙击枪打转,见她进来便化作光屏:“莉娜姐,我帮你优化了瞄准镜的星云过滤模式,这样在虹色星云中也能精准定位。” 光屏上显示出全新的校准参数,旁边还画着个小小的笑脸。莉娜看着那笑脸,突然伸手碰了碰光雾,就像触碰某种易碎的温暖:“谢谢,星璃。”
夜幕降临在 “奇美拉号” 上,各舱室的灯光陆续熄灭,只有狙击位的应急灯还亮着淡淡的蓝光。莉娜靠在观测台边,看着星云缓缓流过,手中摩挲着那枚银亮色的弹壳。她想起老周说的 “家不是地方,是有人等你的地方”,以前总觉得是矫情的话,现在却突然懂了 —— 所谓家,就是有能让你安心保养武器的角落,有记得你习惯的伙伴,有值得你用生命守护的温度。
瞄准镜再次对准舰桥,那里的主控台还亮着微光,雷诺的旧扳手和小林的植物标本在灯光下格外清晰。莉娜调整好焦距,将每个舱室的轮廓都刻进视野里,就像刻进自己的生命里。舱壁的湿度计显示 45%,一切都刚刚好,就像她在这艘飞船上的日子,不多不少,恰好成了 “家” 的模样。
《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