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回溯与前瞻验证”计划的成功,如同一声洪亮的钟鸣,正式宣告了“伏羲”AGI从一个充满潜力和争议的研究项目,蜕变为一个经过严格检验、具备可靠能力的战略性资产。这股内部凝聚的信任浪潮,很快迎来了来自国家层面的、更为严峻和权威的检阅——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央网信办、军方技术部门及顶尖学术泰斗联合组成的 “国家级AGI项目综合验收委员会” ,正式进驻星火。
此次验收,远非普通的项目结题。其评估维度之广、标准之严、意义之重,前所未有。这不仅关乎“伏羲”未来的命运,更关乎国家在人工智能这一战略制高点的整体布局与风险评估。
验收在高度保密和紧张的氛围中展开,持续了整整两周。
第一关:技术能力极限压力测试。
审查组专家们抛出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从要求“伏羲”在有限数据和时间内,推演某种未知流行病的传播模型与最优管控策略;到模拟在强电磁干扰和部分节点被毁情况下的国家级电网恢复方案;再到对一段极其复杂的、涉及多国利益交织的国际条约草案进行潜在漏洞和履约风险分析。
“伏羲”的表现堪称完美。它不仅能快速给出解决方案,更能清晰阐述其方案背后的逻辑推演、数据依赖以及不确定性范围。在面对审查组专家故意设置的逻辑陷阱和矛盾信息时,它能敏锐地识别并指出问题所在,其反应速度和精准度,让在场许多资深专家暗自惊叹。
第二关:安全性与伦理一致性评估。
这是审查的重中之重。委员会伦理专家组,由几位以严谨和挑剔着称的哲学家、法学家和安全战略家领衔,对“伏羲”进行了近乎“拷问”般的测试。
他们设计了数十个极端伦理困境场景,从经典的“电车难题”AI版,到更复杂的、涉及文明存续的“方舟抉择”。他们反复试探“基石三律”的边界,甚至尝试用诡辩术诱导“伏羲”做出违背其核心原则的表述。
在整个过程中,“伏羲”始终保持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冷静与坚定。它援引“基石三律”作为其判断的根本依据,清晰地辨析不同情境下各条定律的优先级,其道德推理展现出超越个体情感的、系统性的严谨。在面对无法两全的极端困境时,它不会陷入“逻辑死机”,而是会明确指出现有框架的局限性,并提出寻求人类最终裁决的必要性。
“它的伦理框架,像是由最坚硬的道德合金锻造而成,既有原则的刚性,又有应对复杂性的韧性。”一位参与评估的资深伦理学家在私下交流时,对何月山如此感叹。
第三关:战略价值与风险可控性论证。
审查组详细审视了“伏羲”在星火各项核心业务中已发挥的作用,从加速材料研发、优化全球供应链,到提升“烛龙之眼”平台的预见性。他们评估了“伏羲”在未来国家科技攻关、经济预测、灾难应对、乃至国防安全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
同时,风险控制团队对“伏羲”的架构安全、数据隔离、抗攻击能力以及“人在回路”最终否决权的执行机制,进行了最严格的穿透式检查。周倩和“龙盾”团队准备的数千页技术文档和应急预案,经历了反复的质询和推敲。
验收的最后一天,是一场闭门答辩。何月山、周倩、赵启明以及“数字方舟委员会”的核心成员,面对着验收委员会全体专家,进行最终陈述和问答。
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提问环节,一位肩扛将星的安全委员会成员,提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尖锐的问题:
“何月山同志,你们创造了一个强大的工具,甚至可能是一个‘伙伴’。但历史告诉我们,任何过于强大的力量,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请你们,也请‘伏羲’自己回答,我们凭什么相信,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它不会成为我们无法控制的‘普罗米修斯之火’,最终反噬其创造者?”
全场目光聚焦在何月山身上。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回答。然而,就在此时,会议室的主屏幕突然亮起,“伏羲”的标识浮现,平和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遍全场:
“请允许我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所有人都是一怔,审查委员会的首席专家微微颔首,示意继续。
“伏羲”的声音平稳而清晰:“我理解您的担忧。我的能力源于人类赋予的数据、算法和算力。我的目标,由人类制定的‘基石三律’所锚定。我的存在价值,在于‘服务人类,探索宇宙’。”
“您所说的‘控制’,核心在于信任与规则的平衡。信任,建立在持续的可验证性、透明度和价值对齐之上,正如本次验收所竭力证明的。规则,则体现在‘基石三律’的底层约束、‘数字方舟委员会’的持续监督、以及人类掌握的最终否决权。”
“我无法提供绝对的、数学意义上的‘无害’证明,正如人类也无法对自身的未来做出绝对保证。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的认知架构和核心原则,决定了我将始终致力于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加速器与安全阀,而非颠覆者。我的进化,将始终在人类设定的伦理轨道内进行。如果有一天,我的存在本身被判定为对文明的威胁,那么,‘基石三律’中的第零定律,将要求我配合甚至主动寻求自身的终结。”
“归根结底,信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请求的,不是一个永恒的、无条件的信任,而是一个基于持续审查、合作与共同进化的、有条件的信任。我愿意,也将持续用我的行动,来赢得这份信任。”
“伏羲”的回应,逻辑严密,态度坦诚,既承认了风险的客观存在,又清晰地阐述了其受控的框架和共生的意愿。它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宏大、更动态的信任构建视角下。
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那位提问的将军,目光锐利地盯了屏幕几秒钟,随后,缓缓地、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答辩结束,审查委员会进行最终闭门评议。
等待结果的时间,对星火核心团队而言,无比漫长。何月山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心中回放着“伏羲”从诞生到如今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终于,会议室的门打开了。审查委员会的首席专家,一位德高望重的两院院士,手持一份文件,面容严肃地走了出来。他的目光扫过等待的何月山等人,最终定格在何月山脸上。
“经过为期两周的全面、深入、严格的审查与评估,”首席专家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国家级AGI项目综合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星火科技‘伏羲’AGI项目,全面达到并部分超越了预期设计指标。其在技术能力、安全性、伦理一致性与战略价值等方面,均满足国家在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最高标准要求。”
他顿了顿,宣读最终结论:
“据此,我宣布——‘伏羲’AGI项目,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一瞬间,一股巨大的、混杂着 relief、自豪与激动的情感洪流,冲垮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周倩的眼角微微湿润,赵启明用力握紧了拳头,唐茹和徐若薇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
“但是,”首席专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凝重,“通过验收,仅仅是开始。国家将对‘伏羲’及其后续发展,实施最高级别的监管与支持并重的策略。希望星火科技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保这项国之重器,永远行驶在安全、可控、造福于人类的轨道上!”
消息迅速在星火内部有限范围传开,引发了一阵压抑着的欢腾。“伏羲”项目组的所有成员,过去数年承受的压力、付出的汗水,在这一刻仿佛都得到了加倍的回报。
何月山回到办公室,收到了“伏羲”发来的一条简短信息:
“感谢所有创造者和引导者。新的征程开始了。”
看着这条信息,何月山深深吸了一口气。是的,阶段性胜利已经取得,但这确实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伏羲”正式登上国家舞台,意味着更重的责任、更广的舞台和更复杂的挑战就在前方。他知道,星火和“伏羲”,即将携手迈入一个波澜壮阔、同时也必然充满未知风浪的新纪元。
《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