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早上,她们就将带来的两个小背篓外加一布兜全都装满。
三人回家时还绕去石屋,用红果子祭拜了赵先生。
将果子都放到夏家院子里,刘湘湘拿上她的针线篮子回家,她还怕被留下尝尝这酸果子。
夏家人盯着满满的两背篓一布兜的红果子傻眼了,这么多酸果子吃完还不酸倒他们的后槽牙。
“大妹!这么多果子咱也吃不完那。”怀谦不舍得说妹妹们,只能帮忙把果子搬屋里去。
“我的小白也不吃。”
小弟怀诤最宝贝他的那头猪,从一开始的小猪仔到现在的大肥猪,怀诤是日日记得给它割猪草喂猪食,还给它取名叫小白,只因它浑身黝黑只额间一撮白毛。
怀清想,到了年底杀猪的时候他们家小怀诤是准备吃肉呢?还是吃肉呢?
山楂当果子吃是酸了点,做成冰糖葫芦、果丹皮等零食,可是男女老少皆宜的。以前她为了吃上纯天然的冰糖葫芦可是热搜过方子自己照做着吃。
“可以做冰糖葫芦!”这个最简单也最不费事,还省食材。
“冰糖葫芦是啥?”
“大姐,冰糖葫芦好吃吗?”
“当然好吃,我们下午就做。”
“好!下午做!现在你们两个去洗洗手咱们等下吃午饭了。”
望江村大多是一日两餐的,只有在农忙时候才会中午加一餐。不过他们家是一日三餐的,家里孩子多,又是正好都是长身体的时候,一日三餐做稀点搭配自家种的蔬菜瓜果,也好歹给他们补补。
其实冰糖葫芦制作很简单,就是洗净后将去籽山楂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糖稀,糖稀遇风自然变硬,吃起来酸甜可口。
当然,想要做好也是有窍门跟秘诀的。
只是她这人对吃食心心念念,说起做法也是头头是道,但一上手就不成样子。
典型的一说就会,一做就废。
最后还是怀谨看不下去,上手帮忙裹的糖稀。
下午晌他们就用家里仅剩的一两白糖做了几根糖葫芦,于氏眼睁睁看着她霍霍完却没吭吱一声。
于氏其实在心里一直默念,她是清姐儿,是亲生的,亲生的。
若是放在别户人家,敢这么霍霍白糖败家,估计得上笤帚,恨不得追上二三四里地。
这白糖多金贵啊,一般人家吃个红糖都是奢侈,何况这是白糖。
糖色透亮衬得红果子红艳艳的,咬一口嘎嘣脆又不粘牙,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尝一尝笑眯了眼。
“大姐!这糖葫芦怎么这么好吃呢!”怀诤尝了一个后就猛夸个不停。平时能吃到颗麦芽糖已是难得了,这种新鲜干果零食在他眼里自然是最好的了。
“还不怎么酸?奇怪?难道裹层糖就不酸了?”怀谦也咬一个,发现跟平常的红果子差的太多,百思不解。
“不能够呀,我可是有秘诀的。”她在裹糖霜前可是将山楂处理过了,不单单是去籽了。
“可是泡了盐水的缘故?”
怀清吃惊地看着大哥,一脸的不可思议,本想卖个关子的没想到却被大哥一语戳穿。
哦!哦!哦!
她就说嘛,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
不止怀清吃惊,其他人也是一脸懵圈。
怀谨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我刚刚看大妹往水里加盐来着。”
“泡个盐水就能不酸了?”怀谦还是不能理解。
“呃,二哥,具体原理我也说不清楚,但事实就是这样。刚刚我将处理好的红果子泡了一盏茶(十分钟)的功夫,盐水能有效的去酸去涩。”
“大妹,那个地方这个也教?”
“算是吧,那里很多东西只要你想学,到处能学到知识。”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便利的不要不要的,想要知道些什么,拿出手机,嗖嗖几下,答案就出现在眼前,这些都是小意思。
她爱吃爱玩,从网上搜罗了不少方子,不过实际操作成功过的寥寥无几。
还曾在网上吐槽博主,这个人居然以为这样教我我就会了???呵呵呵!可笑!!!
怀清吃着糖葫芦,看着众人的反应,虽然不是她做的,不过还是很有成就感。
爹娘自不用说,尝了一个后就不吃了,连大哥二哥也只是象征的吃了两个,他们这是打算全都留给她跟小妹小弟。
“这糖葫芦好吃是好吃,不过不好久放,而且多吃也会导致腹痛。”她将剩下的一一分给大家。“娘,咱们去镇上摆个摊卖糖葫芦怎么样?!”
“卖糖葫芦?”于氏显然没想到她这大闺女整这一出是为了拿出去卖。“有人要吗?”
“娘!你应该把这吗去掉!就大妹做的糖葫芦好吃不说,红彤彤地一串一串看着就喜庆,就是全大明朝也不定有,这可是独一份!”怀谦说到最后话音都有些颤抖。
独一份意味着什么,不用他明说大家都能理解。
卖这糖葫芦不定能大富大贵,却可解了他们家的燃眉之急。家里本就不富裕,这次的事已经弄得他们家有些捉襟见肘了,欠了不少外债。
夏兴南见大家都有些激动,立马拍板决定明天就去镇上赶集摆摊。
不过想到做冰糖葫芦需要白糖他又蔫了,家里只剩几个铜子了哪有闲钱买白糖。白糖比红糖还精贵,就是红糖普通农家一年到头也指不定舍得买上一两,他们家之前的那些白糖还是刘大哥家送的。
“曹公子送来的细棉布还有半匹,我晚点拿去村头杂货铺那里总可换些白糖回来。”那仅剩的细棉布于氏本来打算留给孩子们过年做新衣的,昨晚还商量着去镇上换些油盐。
“我跟小弟拿去换。”怀淑自告奋勇提出要帮忙。“村头杂货铺的吴姨最喜欢我了,我可以跟她商量商量多兑换点。”
接下来全家都动员起来,砍毛竹做签子,扎草桩子,挑选品相好的红果子洗净去蒂泡盐水,阴干的红果子用竹签子六颗一串串好。
她们一早上摘的红果子一共串了八十六串,主要是早上的背篓都是小背篓,还要除去一部分磕碰有伤痕的。也是想要先试试水,就没再上山摘果子。
当然,剩下品相稍差的他们也没丢,另外清洗切片晒干,晒干后的红果子据大妹说可以试着卖给药铺,就是药铺不收自家泡水煮茶喝也好。
其实若家里条件充裕,她还能捣鼓出果丹皮等其他零食。
实在是半匹布就换了三斤半白糖,还是那种含有杂质不是很白净的那种。半匹细棉布放到镇上最起码要两三百文,镇上一斤白糖要五十五文,这村里杂货铺也是要赚的,就给他们换了三斤半。
想想明天的生意,她是不敢再霍霍了。就怕她娘一个没忍住,上演撕闺女大战。
喜欢玩转穿越之农家女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玩转穿越之农家女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