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四口子吵吵嚷嚷一阵,这便落后了,许乐乐的马车到达城门外的艳秋亭时,端王和侧妃,唐大夫人扶着唐老夫人,四个人的马车早就到。
唐老夫人可是听小儿子说了,这位小县主,就是孙儿信阳的真正救命恩人,就连端王家的两个孩子,如今也是她在治疗,只是这事得保密。
保密的事,不用儿子说,老夫人知道,但这么大的恩情,不报可不行,所以,一接到信就准备着,今天是准信,当然要亲自过来。
“王爷猜得果然没错,你看看,连唐老夫人都来了,到底抢不不抢人?快决定,她俩不敢作妖,你要实在嫌弃,送丞相府去也行”。
“你快拉倒吧!李果儿,真不知你是真蠢,这是装傻?就你们李家那乱作一团糟的后院,谁敢把一个纯洁无瑕的小姑娘放那养?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老四!嘀咕什么呢?大冷的天,把她们带来干什么?”
靖王妃在心是道:说的什么屁话!大冷的天,有多冷?都二月天了,还大冷,也就你个病秧子老男人扛不住,咱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人,正值好年华,怕什么冷?
“大皇兄还真是糊涂,都开春多久了?哪里还冷?
我家王爷可说了,这许乐乐小县主,这次进京的目的,就是来开酒楼的,靖王和嘉敏县主在三川镇就是要好的朋友”。
“要好的朋友?死皮赖脸天天去蹭吃蹭喝,倒还成了要好的朋友?”
“嘿嘿!这个你就不懂了,能天天蹭吃蹭喝,这是一种个人魅力的最好展现,不与你啰嗦了,我得去向老太君问声安。”
唐老夫人倒豁达,没等靖王他们多问,自己就主动解释起为什么要来接许乐乐,她孙女做了荒唐事,那般不知轻重地为难人家,可人家小许乐乐,人虽小,人不糊涂呀!又仗义,并未因唐三的无礼行为而彻底恼了唐家,依然继续与唐家合作香皂的事,连这次开酒楼,唐家也是有份额的。
“哎哟哟!这小乐乐可真是太不地道了!唐家都掺了一脚,怎的就不给本王掺点儿?这事可不能算完,今天无论如何都要讨个公道”。
“哈哈哈!靖王爷现在知道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了吧?我儿守业,与韩家大孙子,还有四殿下,你们三个可都是爱吃爱玩的人,但守业有他自己的生存法则,他们一家四口与小乐乐也是好朋友呢!”
“老太君莫要往我心窝子上捅刀子了,忙了半天,我这是四对一,争不过啊!”
“老身可不是什么善良之辈,这小刀子,还得往前再捅一捅,韩家也没闲着,老侯爷夫妻拄着拐杖都要四处去联络,知道为什么这么积极吗?因为他们也掺了一脚!
两个老东西还到处自夸,他家的两个曾孙可了不得了,跟在许家长了根似的,嘉敏县主这酒楼,想不让他韩家掺一脚都难。
他们家两曾孙才多大点人啊?就学会赖上人了,就脸皮子厚这一点来说,倒是深得韩老头的真传。”
“确实如此,他们家韩大宝和韩二宝,脸皮子确实厚,还有韩家栋身边的那小厮,取名叫墨书,听着挺文雅的一名,人却是俗气至极的货。
那家伙的脸皮才叫一个厚,只要韩家栋没看紧点,他立马背一个抱一个,拖儿带女就往小乐乐家钻,在人家比在自家还自在,没人推荐,他自个儿就把管家一职给揽头上,一会管几个娃的玩耍,一会管厨房的人做饭做菜,忙得跟??陀螺似的……”
靖王讲起小院的日子,那眼中的向往,就跟刚烧开的一满锅水的,直往外溢。
“李家丫头,过来”。
唐老夫人拉过靖王妃的手,轻轻拍了拍,然后接着说:
“看到没有?靖王他贪恋的是那宽松自在,温馨舒适,你啊!多与这小乐乐接触接触,学学她的大度宽容,好好守着自己的夫君,别净给人添堵。
端王他们两兄弟,在忙正事,他们是男人,是皇子,他们有他们的职责。
端王已经与老身说了,他两兄弟和小乐乐,一人买了一个大庄子,三百文一亩,在这京城附近,三百文一亩的地,能叫地吗?还每个人都买了几千亩!别和你祖父说,他会急晕过去的。
但不要责备他,千多两千两银子,咱们少做几套头面就可以了,只要他们不偷懒,能做事,这就是最好的”。
“什么?你买了地?”
“对!三个庄子都是本王作主买的,钱则是各出各的,不过这跟你可没关系,我可没少过你们的月钱”。
“我没说怪你,只是咱们损失一两千两银子,就像唐老太君说的一样,少打几套头面也就可以了,但嘉敏县主这边就不同了,她虽然能赚钱,可到底没多少家底,这又要开酒楼什么的,你让她一下损失几千两,这不好,不如我们把她的那块地给买了”。
李果儿想通了,不能太得罪夫君。
“谁说我买的地会用不成了?还有,小乐乐这家伙忒不地道,竟然想甩开我,没门!
别的东西都好说,唯有这酒楼,我绝对要掺一脚,不然以后馋了可没办法”。
端王见他们讲得热闹,也凑过来插话道:
“就你这德性,开酒楼铁定不能让你参与,不然不够你造的”。
“怎么说话呢?忘了是谁先认识的小乐乐?”
“行行行,我怕你了,本王彻底败给你的厚脸皮了”。
喜欢小农女的开挂日常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小农女的开挂日常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