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郎中也是个爽快的人,把唐少爷一行弄走后,便准备开饭了,考虑到许家母子六人一身的破衣裳,去了饭馆徒惹来些非议,这样反而容易引起母子几人的伤心事,母子几人很穷,但也有很强的自尊心,为吃顿饭白受一番溪落没意思,想好后就直接让小徒弟去饭馆子里把饭拎回来吃。
吃顿午饭而已,薛涵妤并没推辞,一大桶米饭,一大罐炖肉,一罐子煮白菜。
王大花:“宋郎中,这咋好意思?药已经给了那么好的价钱,这又吃这么好的饭食,实在是太好意思了!我们早上吃了饼的,不饿,让两个小的各吃一碗就好了。”
“乐乐说了,我和她祖父年龄一样大,他不认你们是他的事,但乐乐教了我好东西,她又不愿收我为徒,也不收我银钱,只愿做这忘年交的朋友,老夫就托大了,充了你的长辈,唤我一声叔是使得的。
我也强硬一回,管你愿不愿意,这叔我是当定了的!听叔把话说完,你们现在一穷二白的,一身破衣服虽是然干净,但毕竟太破了,进了那饭馆子,免不得要受人白眼,咱不去受那个气,所以把饭菜拎回店里来,都敞开了吃。
吃完各忙各的去,老夫观你这五个孩子都非常聪慧,不念书太可惜了,一会买了日常用品赶紧回去,接着采药来卖,几兄弟总要有一个念书才好”。
薛涵妤:“娘,宋爷爷都这么说了,再推辞就矫情了,都开动,我看米饭不少,放心大胆吃,吃饱喝足后才有力气干活。
和宋爷爷说真心话,我亲爷爷也是识字的,两个伯父也识字,但老两口子的心都长偏了,大伯父家的堂哥今年十四岁,已经过了童生,他们把宝全压他身上。
二伯父家的两个堂哥,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岁,平时也跟爷爷学认字读书,他们不许我的兄弟们学,但我二哥和小弟特别聪明,尤其小五,真的是过目不忘,他俩一有机会就偷听,然后再偷看,所以他们都认识二十多个字了。
我的打算就是赚钱,赚多多的钱,然后供我的三个哥哥一个弟弟念书,我三哥喜欢学武,那就让他找武师傅,但他已经九岁了,所以我们很急”。
“是这样啊!要不你来我们医馆坐诊?”
“不行,中医方面我掌握不多,而且一个八岁毛丫头来坐诊,这会影响你店里的生意,得不偿失”。
“让老夫想想,让老夫想想,有了,一会我让大明去买一本千字文回来送给小五,今天就教几句让他背得,以卖药就把他带上,每次我都抽空教他十句,咋样?”
许五旺:“太好了!宋爷爷愿意教我太好了!我一口气能记二十句!比我二哥记的还多!”
“那就好!每次老二和你都来,两兄弟分开记,这样你们识字的事就先不花钱,先把钱用去给老三拜武师傅”。
“谢谢宋爷爷!您就是我兄妹五人的文师傅,拜师钱先欠着”。
“你这丫头又糊涂了,叉辈了!”
“不管了,咱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这个好!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宋爷爷,就是宋叔祖父,叫爷爷比叫祖父顺口,这样好,这样好啊!”
“祖母可以叫奶奶!”
“嗯!这个也顺口,好!”
母子几人从没吃过这么好的饭菜,放开后便不再拘谨,敞开了吃,把最后一粒米饭都吃了,汤也喝了。
小妹说了,吃饱喝足才好去想办法赚钱,赚了钱才能吃饱穿暖报答宋爷爷,他也蛮爱吃的,有了钱才能念书考功名,有了功名才能全家挺起胸膛做人!
“宋爷爷,书就不用你送了,我们自己去买”。
“你这小丫头,都认我当爷爷了,还这么客气,一本书我都送不起?”
“不是送不起,是不合道理,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如果我们连一本书都买不起,那以后的日子也没法过,还谈什么读书不读书的”。
“你这小丫头就是怪,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老夫说不过你,但是我可告诉你,想要念书考功名,除了自己要有天赋之外,还需勤加努力和大量的金钱跟上,缺一不可啊!你有三个哥哥,一个弟弟,总不能都供他们去念书,能供一两个已经是极限了”。
“不,四个都要去念书,至于考不考功名,那等他们进了学堂,书院,等他们正式进了书院后再看,根据各人的学习成绩和爱好定”。
“小妹,我不用去书院,弟弟们学回来教我认几个字就可以了,我是长兄,帮着妹妹赚钱养家才是正道”。
宋郎中:“也只能如此,大旺是老大,责任重大啊!”
“不!大哥也必须去书院,只是你快十二岁了,晚了四五年,得花更多的功夫来补齐这五年的空缺,赚钱的事先不用考虑,我一会出了去转转再说,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办法总比困难多,会好起来的”。
喜欢小农女的开挂日常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小农女的开挂日常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