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遇刺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在天亮前就传遍了北京城的顶层圈子。震惊、恐惧、猜疑、幸灾乐祸……种种情绪在暗流中涌动。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摄政王妃,或者说,等待着摄政王势力的反应。
反应来得迅猛而酷烈!
徐锐和赵铁柱如同被激怒的雄狮,根据抓获活口的供词以及军情司早已掌握的部分线索,展开了毫不留情的清洗。
首先被开刀的,是几个直接参与策划、或是提供了刺客藏身地和信息的京营中级将领及其背后的勋贵家族。徐锐亲自带兵,在黎明时分闯入这些府邸,直接拿人!反抗者格杀勿论!一夜之间,三颗曾经显赫的勋贵人头落地,家产抄没,家族男丁流放,女眷充入教坊司。铁血手段,震得整个勋贵集团噤若寒蝉。
但这仅仅是开始。顺着线索深挖,矛头逐渐指向了更深层的势力——一些与京营利益链条密切关联、在朝中颇有影响力的文官,甚至……牵扯到了几位藩王在京的代理人!
徐锐有些犹豫了。文官系统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藩王身份敏感,处理不好容易引发宗室动荡。他进宫请示沈玉茹。
经历了惊魂一夜,沈玉茹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却愈发坚定冰冷。太医诊脉,确认她和胎儿只是受了惊吓,并无大碍,这让她稍稍安心,也更加后怕。
听完徐锐的禀报,沈玉茹沉默了片刻。窗外,冬日的阳光惨白而冰冷。
“徐将军,你觉得,我们退一步,他们就会收手吗?” 她轻声问道,目光却锐利如刀。
徐锐一愣,随即咬牙道:“绝不会!他们会以为我们软弱可欺,变本加厉!”
“那就没什么可犹豫的了。” 沈玉茹站起身,走到书案前,那里摆放着尚方宝剑和王命旗牌,“既然开了杀戒,就要杀得他们胆寒!杀得他们再也不敢生出异心!”
她提起朱笔,语气冰寒:“无论是谁,无论官居何位,是何身份,只要证据确凿,与此次刺杀有关联,一律严惩不贷!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天大的窟窿,我来扛!”
有了沈玉茹的明确指示,徐锐再无顾忌。清洗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两名兵部官员、一位都察院的御史,因收受巨额贿赂、为刺杀提供便利和掩护,被革职查办,抄家问斩!一位在京城颇为活跃的藩王代理人,被以“勾结乱党、图谋不轨”的罪名秘密处决!
一时间,北京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往日里嚣张跋扈的勋贵子弟、与京营有牵连的官吏,个个夹起尾巴做人,生怕被这场风暴卷进去。朝堂之上,针对京营整顿的杂音几乎瞬间消失。
这场血腥的清洗,虽然残酷,却极其有效地巩固了沈玉茹的权位,也极大地推进了京营整顿的进程。再也没有人敢明里暗里地使绊子,徐锐的政令得以畅通无阻。
消息通过快马,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南征前线的王小伟手中。
中军大帐内,王小伟看着军情司密报上关于王府遇刺和后续清洗的详细描述,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猛地一拳砸在帅案上,坚硬的木案瞬间出现数道裂纹!
“好胆!” 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周身散发出的杀气让帐内温度都骤降了几分。
他想象着玉茹身怀六甲,却要独自面对淬毒的匕首,面对死亡的威胁,想象着她事后强撑着病体,以铁血手腕稳定局势……他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几乎无法呼吸。
愧疚、愤怒、后怕、还有滔天的杀意,种种情绪在他心中翻腾。
他立刻拿起笔,想要写些什么给玉茹,却发现手竟有些颤抖。千言万语,堵在胸口。
最终,他只写下了一封简短的家书:
“玉茹吾妻:
信悉,惊怒交加,心痛如绞。未能护你周全,吾之过也!
闻你与孩儿无恙,方寸稍安。京城之事,处置甚妥,吾心甚慰。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无须顾虑。
一切以你与孩儿安危为重!权位可失,江山可弃,唯你与孩儿,不容有失!
待我扫平中原,必速归!任何敢伤你者,我必将其挫骨扬灰!
珍重!珍重!珍重!
夫 承渊 手书”
字迹潦草,却力透纸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关切、愧疚和决绝。
当这封家书送到沈玉茹手中时,她正在灯下批阅奏章。展开信纸,看着那熟悉的、略显凌乱的笔迹,感受着字里行间几乎要溢出来的情感,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滴落在信纸上,晕开了墨迹。
这不是朝堂上那个杀伐决断的摄政王妃,只是一个思念丈夫、需要依靠的妻子和母亲。
她将信纸紧紧捂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远方夫君的体温和心跳。所有的委屈、恐惧、疲惫,在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但她很快擦干了眼泪。她知道,夫君在前线同样不易,她不能让他再为自己担心。
她提笔回信,语气尽量轻松:
“夫君钧鉴:
家书收悉,勿念。妾与孩儿一切安好,京城风波已平,秩序井然。徐、赵二位将军得力,诸事顺遂。
夫君在前,当以国事为重,无须挂怀后方。妾虽不才,必当竭尽全力,稳住根基,以待君归。
盼早日凯旋,一家团聚。
腹中孩儿近日胎动频繁,似知父念,妾亦如是。
妻 玉茹 谨书”
她将家书和一份关于京营整顿最新进展的奏报一同封好,命快马送出。
夫妻二人,一南一北,虽相隔千里,却心意相通,共同面对着时代的惊涛骇浪。这一次的危机,非但没有击垮他们,反而让他们的纽带更加牢固,让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定。
清洗的风暴渐渐平息,但影响深远。沈玉茹以其在危机中展现出的冷静、果决和不容侵犯的威严,彻底树立了监国王妃的权威。京城乃至北方的政局,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由新政派主导的新阶段。为王小伟专心平定中原,创造了更为稳固的后方。
喜欢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