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密报如同一声惊雷,打破了北京城短暂的平静。清军即将大举入寇的消息,如同沉重的铅块,压在每一个知情者的心头。尽管王小伟执政以来,大明形势有所好转,但建州女真的凶名和强大的战斗力,依旧像一片巨大的阴影,笼罩在帝国北方。
摄政王府,灯火彻夜通明。核心文武官员齐聚议事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兵部尚书(王小伟提拔的实干派)指着巨大的北疆舆图,声音沉重:“王爷,据各方情报汇总,奴酋皇太极此次动员兵力,恐超过十万,加上蒙古仆从军,总数可能达到十五万之众!其兵锋主要指向两个方向:一是由多尔衮、多铎率领,主攻山海关一线;二是由岳托、阿济格率领,绕道蒙古,意图破口长城薄弱处,威胁京畿!”
“而且,”他顿了顿,补充道,“此次东虏准备极为充分,打造了大量攻城器械,尤其是重型的‘吕公车’和‘红衣大炮’(指缴获或仿制的明朝火炮),显然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
众人闻言,无不色变。十五万精锐!再加上强大的攻城能力!这将是自松锦大战以来,大明面临的最严峻的边防考验!
“王爷!”一位老成持重的勋贵出列,面带忧色,“贼势浩大,是否……是否可遣使议和,暂缓其兵锋,以争取时间?”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几位文官的附和。议和,几乎是明朝面对北方强敌时的本能反应。
“议和?”王小伟尚未开口,徐锐猛地站起,声如洪钟,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议什么和?如何议?莫非还要像以往那般,割地、赔款、称臣纳贡吗?!我大明刚刚有所起色,将士用命,百姓归心,岂能再行此屈辱之事?!末将愿领兵出关,与东虏决一死战!让他们看看,我大明男儿的血性!”
“徐将军勇武可嘉!然兵者,国之大事,岂能意气用事?”另一位文官反驳道,“东虏兵锋正盛,硬碰硬,胜算几何?若再有闪失,京师震动,社稷危矣!当以稳妥为上!”
双方争论不休,主战与主和的声音在厅内交织。
王小伟静静地听着,目光深邃。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战略之争,更是朝中不同心态和利益的体现。有些人是真的畏惧清军,求稳怕乱;有些人则可能抱着其他心思,甚至希望借此机会削弱他的权威。
他抬起手,轻轻向下压了压。争论声立刻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诸位的意思,本王都明白了。”王小伟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力量,“议和,绝无可能!”
他斩钉截铁地定了调子:“皇太极此次倾巢而出,绝非为了些许钱粮土地。他是看准了我大明内乱初平,根基未稳,欲一举而下,吞并中原!此乃国运之战,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唯有迎头痛击,将其打疼,打怕,方能换来真正的和平!”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主和的官员,眼神锐利:“谁敢再言议和,乱我军心者——斩!”
冰冷的“斩”字,如同出鞘的利刃,让那几个主和派官员噤若寒蝉,冷汗直流。
“但是,”王小伟话锋一转,看向徐锐等将领,“硬拼,亦非上策。东虏骑兵来去如风,野战确是其长处。我军新式火器虽利,然大规模野战,胜负犹未可知。”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在山海关和蓟镇长城几个关键节点:“皇太极想进来,可以。但什么时候进来,从哪里进来,进来了能不能出去,得由我们说了算!”
他的策略清晰起来:“传本王军令!”
“一、 山海关、蓟镇、宣府诸镇,依托坚城险隘,层层设防,节节抵抗!不以一城一地得失为念,首要任务是大量杀伤、消耗敌军有生力量,拖延其进军速度!”
“二、 命令各地驻军,实行‘坚壁清野’!将长城外侧数十里内的百姓、粮草全部内迁,水井填埋,让东虏抢不到一粒粮食,喝不到一口干净水!”
“三、 ‘神机营’主力,秘密集结于顺义、通州一带,构筑纵深防御阵地!这里,将是决战之地!我们要利用北京城周边的有利地形和我们的火力优势,关门打狗!”
“四、 徐锐!”
“末将在!”徐锐亢声应道。
“命你为平虏前将军,总督河南、山东兵马!给你一个月时间,肃清境内流寇残部!然后,立刻率领五万精锐,北上勤王!你的任务,不是来北京,而是穿插到长城外,断东虏归路!我要让皇太极,来得去不得!”
“末将遵令!定不让王爷失望!”徐锐眼中爆发出惊人的战意。
“五、 传檄天下!告知臣民,东虏寇边,社稷危难!凡我大明子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共赴国难!此战,关乎华夏存亡,绝无退路!”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既有战略层面的谋划,也有战术层面的部署,更包含了政治动员。众人听着,原本有些慌乱的心,渐渐安定下来。他们从摄政王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掌控力。
“诸位,”王小伟最后环视全场,声音沉静而充满力量,“我知道,很多人心里没底,害怕重蹈覆辙。但我要告诉你们,此一时,彼一时!”
“我们拥有经过战火洗礼的精兵强将!”
“我们拥有远超敌人的犀利火器!”
“我们拥有一个正在复苏、能够支撑长期作战的后方!”
“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必胜的信念,和保卫家园的决心!”
“这一战,我们要打的,不仅仅是防御,更是反击!是大明中兴的立威之战!要让皇太极和天下人都看清楚,这大明的天,已经变了!任何胆敢侵犯之敌,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他的话语,如同战鼓,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武将们热血沸腾,文官们亦感到一股豪情壮志。
“臣等,谨遵王爷号令!誓死保卫大明!”众人齐声应诺,声震屋瓦。
战略已定,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开动起来。大明帝国,在王小伟的统领下,如同一头逐渐苏醒的雄狮,准备迎接来自北方的挑战。
而王小伟的目光,已经穿越了千山万水,投向了那片即将再次被鲜血染红的土地。
皇太极,放马过来吧!这一次,我要让你和你的八旗精锐,有来无回!
(第十一卷第二十八章 完)
喜欢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