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宣府镇城,西北风如同挣脱了束缚的野马,更加狂暴地卷起地上的积雪,抽打在脸上,冰冷刺骨。官道早已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难以辨认,只能凭借着路旁偶尔出现的、被雪半掩的界碑和枯树来辨别方向。
王小伟裹紧了身上的粗布棉袄,拉低了遮风的毡帽,低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牵着驮马艰难前行。驮马上驮着一些掩人耳目的粗布、盐块等货物,让他看起来更像一个在年关前冒险行商、试图赚取最后一笔辛苦钱的可怜行脚商人。
越是往西北走,地势逐渐抬高,气候越发严寒,人烟也更加稀少。放眼望去,尽是白茫茫的一片,天地间仿佛只剩下风雪呼啸的声音和脚下积雪被踩实的咯吱声。
孤独、寒冷、疲惫…种种负面情绪如同跗骨之蛆,不断侵蚀着人的意志。但王小伟的心志早已在无数次生死考验中锤炼得如同钢铁。他保持着均匀的步伐和呼吸,锐利的目光不断扫视着四周的环境,记忆着地形特征,同时警惕着任何可能出现的危险——无论是恶劣的天气,还是潜伏的盗匪,或者…范家可能派出的探子。
他知道,从踏入通往大同府地界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进入了范家势力笼罩的范围。这片土地上,无数的商铺、镖局、甚至官府衙门,都可能与范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
第一天,他在风雪中跋涉了将近六个时辰,直到天色完全黑透,才在一处背风的破败烽燧遗址里找到避风之所。点燃一小堆篝火,烤热了冻硬的干粮,和着雪水艰难咽下。听着外面鬼哭狼嚎般的风声,他抱着弯刀,靠着冰冷的墙壁浅眠,保持着最高的警惕。
第二天,风雪依旧。途中遇到了一支小型商队,王小伟刻意保持距离,远远跟着,既避免了完全落单的危险,又不至于引起对方过多的注意。商队的人对他这个独行客也只是投来怜悯或警惕的一瞥,并未过多理会。
第三天下午,风雪终于渐歇。遥远的地平线上,一座巨大城市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大同府!
作为九边重镇之一,晋商的大本营,大同府的城墙远比宣府镇城更加高大雄伟,如同一头匍匐在雪原上的黑色巨兽,散发着一种混合了商业繁华与军事肃杀的独特气息。城头上旗帜招展,兵甲鲜明,进出城门的车马人流络绎不绝,虽然天气寒冷,却依旧显得热闹非凡。
王小伟混在入城的人流中,低着头,拉紧帽檐,小心地观察着城门口的盘查。
大同府的盘查明显比宣府更加严格,尤其是对携带大量货物的商队,检查得极为仔细。城门吏卒的态度也更加倨傲,不时能听到呵斥和索要“好处”的声音。但对于王小伟这种看起来穷酸落魄的独行小商贩,反而只是随意扫了两眼,便不耐烦地挥手放行。
顺利进入大同城内,一股更加复杂浓烈的气息扑面而来。街道宽阔,商铺林立,车水马龙。驼铃声、马蹄声、吆喝叫卖声、各地方言交织在一起,显得喧嚣而富有活力。空气中弥漫着茶叶、皮毛、香料、煤炭以及牲畜粪便的混合气味。
这里的经济活力,远非死气沉沉的宣府镇城可比。但也正因为商业发达,人员复杂,暗地里的波涛恐怕也更加汹涌。
王小伟没有急于寻找“云来客栈”,而是如同一个真正的好奇行商,牵着马在主要的商业街市上慢慢溜达,熟悉着城内的布局和道路,同时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是否有盯梢的眼线。
他注意到,街上随处可见带有“范”记徽章的商铺——范记粮行、范记布庄、范记票号、范记镖局…几乎涵盖了民生经济的方方面面。范家的影响力,在这里可谓是无处不在,根深蒂固。
直到华灯初上,街面上的行人逐渐稀少,王小伟才牵着马,拐进了城西一片相对不那么繁华、多是客栈和货栈的区域。
很快,他找到了那家名为“云来”的客栈。客栈门脸不大,看起来有些年头,生意似乎也一般,门口挂着的灯笼在寒风中摇晃着。
王小伟深吸一口气,牵着马走到客栈门口。一个伙计打扮的年轻人正靠在门框上打盹。
“伙计,还有客房吗?”王小伟用带着浓重口音的陕北话问道。
伙计睁开惺忪的睡眼,打量了一下王小伟和他那匹瘦弱的驮马,懒洋洋地道:“有倒是有,上房一晚五十文,通铺十文。吃饭另算。”
“来个通铺就行,顺便喂喂马,用些好料。”王小伟递过去一小串铜钱。
伙计接过钱,掂量了一下,态度稍微好了点:“进来吧。马牵到后院槽头就行。”
王小伟牵着马走进客栈后院。后院不大,堆放着一些杂物和草料,拴着几匹客商的驮马。他一边卸着马背上的货物,一边看似随意地扫视着环境。
就在这时,另一个穿着掌柜服饰、留着两撇鼠须的中年胖子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王小伟,眼睛微微眯了一下,笑着迎了上来:“客官面生啊,第一次来大同?”
“是啊,掌柜的。”王小伟点点头,叹了口气,“听说大同生意好做,想来碰碰运气,没想到这天气…唉。”
“是啊,今年这雪邪性。”胖掌柜附和着,状似无意地走到王小伟身边,低声道:“客官这匹口外的马,脚力看着不错,就是瘦了点。”
王小伟心中一动!这是接头的暗号!他立刻按照三爷教教导的,低声回应:“瘦马也能走千里,就怕找不到好草料。”
胖掌柜的小眼睛瞬间亮了一下,随即又恢复那副市侩的笑容,声音压得更低:“好草料有的是,就看客官出不出得起价钱。后院东厢那间‘地’字房还空着,清净,就是价钱比通铺贵点。”
“地字房就地字房吧,图个清净。”王小伟会意。
“好嘞!客官这边请!”胖掌柜热情地引着王小伟,绕过前厅,直接来到后院东侧一间独立的厢房。推开房门,里面陈设简单但干净,有床有桌,比嘈杂的通铺好了太多。
王小伟将驮马和货物简单安置在房檐下,跟着掌柜进了屋。
房门一关,胖掌柜脸上的市侩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精干和警惕。他仔细检查了一下门外,然后对王小伟抱拳低声道:“可是宣府来的王公子?在下姓钱,忝为云来客栈掌柜,也是堂里在大同的‘耳朵’。”
“钱掌柜。”王小伟回礼,“正是王某。”
“公子一路辛苦。”钱掌柜快速说道,“堂里已经传讯,吩咐我等全力配合公子行动。不知公子有何吩咐?”
王小伟沉吟片刻,道:“初来乍到,对范家的情况所知尚浅。当务之急,是摸清范家老宅、永昌库的具体位置、守卫情况、以及范永斗和他几个儿子的日常行止规律。钱掌柜这里,可有相关消息?”
钱掌柜点点头,走到床边,掀开床板,从暗格里取出一个小小的油布包,递给王小伟:“这是堂里这些年收集的关于范家的一些情报,包括范家老宅和几个重要库房、商铺的草图,以及范家核心人物的画像和简单习性。但范永斗老奸巨猾,永昌库更是范家重地,守卫极其森严,具体的内部分布和换防规律,堂里也未能完全掌握。”
王小伟接过油布包,入手沉甸甸的。他打开快速浏览了一下,里面是几张绘制精细的草图和一些文字说明,信息颇为详尽。
“已经帮了大忙了。”王小伟道,“多谢钱掌柜。”
“分内之事。”钱掌柜摆摆手,神色凝重,“公子,大同不比宣府,这里是范家经营了上百年的根基之地,眼线遍布,无孔不入。公子行事,务必万分小心!尤其是永昌库,据说里面机关重重,更有范家重金网罗的江湖高手常年驻守,硬闯绝无可能。”
“我明白。”王小伟点点头,“不会硬闯。需要先找人‘带路’。”
钱掌柜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王小伟的目光落在那份情报中关于范永斗次子范清裕的描述上:“…性阴鸷,多怨望,好金石古玩,常与府中清客相公斗宝争胜,尤喜前朝兵器…”
一个计划,在他脑中初步成形。
“钱掌柜,大同城内,可有什么出名的金石古董店?或者…地下黑市?”王小伟问道。
钱掌柜想了想,道:“城东‘博古斋’是范家自己的产业,专营古玩珍奇,档次最高,但也最危险。城南‘聚宝阁’是另一家大店,东家似乎与范家不太对付。至于黑市…西市‘鬼市’凌晨开张,鱼龙混杂,什么都卖,但真伪难辨,风险也大。”
“鬼市…”王小伟记下了这个名字。混乱的地方,往往更容易找到突破口。
“另外,还请钱掌柜帮我留意一下,范清裕最近是否在搜罗什么特别的古玩兵器,或者有没有什么重要的宴会、赌局之类的活动。”王小伟补充道。
“这个不难。”钱掌柜道,“范家二公子是这些场合的常客,我让下面的伙计多留心打听便是。一有消息,立刻告知公子。”
“有劳了。”
钱掌柜又交代了一些大同城内的注意事项和紧急联络方法,便起身告辞,恢复了那副市侩掌柜的模样,吆喝着去前厅招呼客人了。
王小伟闩好房门,就着油灯的光芒,仔细研究起钱掌柜给的情报。
范家老宅位于大同城中心偏北,占地极广,亭台楼阁无数,守卫森严,堪比王侯府邸。永昌库则位于老宅西北角,是一栋独立的、用巨大青石砌成的三层堡垒式建筑,情报显示其墙壁厚达数尺,只有一扇厚重的包铁大门可以进出,周围还有高达两丈的围墙和日夜不停的巡逻队。
硬闯确实毫无希望。
他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范清裕身上。这个不得宠的次子,喜好金石古玩,尤其是前朝兵器…这或许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
如果能弄到一件足以让范清裕心动、甚至不惜违背其父意愿也要弄到手的“宝贝”,或许就能借此接近他,甚至利用他进入范家核心区域…
可是,什么样的“宝贝”,才能打动一个见惯了奇珍异宝的范家二公子呢?
王小伟的目光,不由落在了自己那柄用布包裹着的、饱饮鲜血的蒙古弯刀上。这柄刀是那蒙古头目的佩刀,刀柄镶嵌着绿松石,刀身锻造精良,带着一股草原特有的凶悍气息,也算是一件不错的战利品,但恐怕还入不了范清裕的眼。
他需要更特别的东西。
忽然,他想起在宣府镇杂造局时,似乎听某个老匠人提起过,前元时期蒙古宫廷曾锻造过一批极其锋利的“镔铁”弯刀,刀身上有天然的神秘花纹,吹毛断发,后来大多散失,存世极少,是很多兵器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
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
他立刻从行李中找出纸笔,凭借记忆,开始仔细描绘那柄蒙古弯刀的形制,但在一些细节上做了夸张和修改,尤其是刀身花纹部分,他结合现代对大马士革钢纹路的理解,描绘出一种更加繁复、华丽、充满异域风情的奇幻纹路。
画完之后,他又在图纸旁边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和蒙文混合,标注了一些看似古老神秘的符号和注释。
他要伪造一份“藏宝图”,或者至少是一份关于一柄失落的“蒙古镔铁龙纹宝刀”的线索图!
这东西的真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勾起范清裕强烈的好奇心和占有欲。
做完这一切,已是深夜。王小伟吹熄油灯,和衣而卧,怀中抱着弯刀,耳朵却竖起着,捕捉着窗外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动静。
大同的第一夜,注定不会平静。
(第十五章 完)
喜欢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