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上旬,青林镇的天空开始积聚起厚重的乌云。往年这个时候,雨季已经接近尾声,但今年的天气格外反常,连续多日的闷热之后,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李腾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黑压压的云层,眉头微蹙。桌上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报天气预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未来三天我县将出现持续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雨...
李委员,防汛指挥部通知开会。小陈推门进来,语气急促。
马上就去。李腾抓起笔记本,快步走向会议室。
防汛指挥部里气氛紧张。吴国忠书记正在部署工作:根据气象预报,这次降雨过程可能创历史极值。各班子成员要立即下到包保村,组织防汛抢险工作。
李腾的分工是负责石泉片区的防汛,包括石泉村、马鞍村等五个村。这些村大多地处山区,是山洪和地质灾害的高风险区。
李腾同志,石泉片区情况复杂,你要特别注意。吴国忠特意叮嘱,特别是石泉村的山泉水厂和新建的产业项目,要确保万无一失。
明白,我这就带队下去。
李腾立即组织了一支由镇干部、民兵和医护人员组成的抢险分队,带着救灾物资赶往石泉村。途中,豆大的雨点开始砸在车窗上,很快就连成雨幕,模糊了前方的视线。
雨势来得太快了。司机老周紧握方向盘,这路怕是要不好走了。
加快速度,必须在道路中断前赶到石泉村。李腾看着窗外越来越大的雨势,心情沉重。
到达石泉村时,雨水已经漫过路面。耿大山带着村干部正在组织群众转移低洼地区的村民。
李委员,你们可算来了!耿大山披着雨衣迎上来,山上的水位涨得很快,新建的水厂很危险!
带我去看看。李腾二话不说,跟着耿大山赶往水厂。
新建的山泉水厂建在山涧旁,虽然设计了防洪设施,但面对如此凶猛的洪水,仍然岌岌可危。工人们正在用沙袋加固堤坝,但水位上涨的速度远超预期。
这样不行。李腾观察后立即做出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先转移重要设备,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地带。
可是生产线...水厂负责人犹豫道。
设备坏了可以再买,人的安全第一!李腾斩钉截铁地说。
在他的指挥下,工人们开始有序转移。就在这时,对讲机里传来紧急呼叫:李委员,马鞍村的蔬菜基地被淹了,冷链物流点进水!
我马上过去!李腾交代耿大山继续组织转移,自己带着两名干部赶往马鞍村。
马鞍村的情况更糟。新建的冷链物流点地势较低,已经进水过半,价值数十万元的制冷设备危在旦夕。更严重的是,基地里还有大量待运的高山蔬菜。
先救设备!李腾带头冲进齐膝深的水中,组织群众转移设备。
雨水冰冷刺骨,但没有人退缩。镇村干部、民兵和群众一起,在洪水中组成人链,一件件抢运设备。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主要设备都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李委员,你的手在流血!一个村民惊呼。
李腾这才发现,在搬运设备时手臂被划了一道口子,鲜血混着雨水往下流。
没事,小伤。他简单包扎后,继续投入抢险。
深夜,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李腾在临时指挥部里汇总各村的灾情。石泉村水厂部分设备受损,马鞍村蔬菜基地被淹,云雾村的茶园出现山体滑坡...更严重的是,通往镇上的道路多处中断,青林镇成了孤岛。
必须想办法和镇上取得联系。李腾看着完全失灵的通讯设备,眉头紧锁。
让我去吧。民兵连长主动请缨,我熟悉山路,就是爬也要爬到镇上求援。
太危险了。李腾摇头,这么大的雨,山路随时可能塌方。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钱卫东副书记带着第二批救援物资,冒着生命危险徒步赶到了石泉村。
老钱!你怎么来了?李腾又惊又喜。
吴书记不放心你们,让我带物资和通讯设备过来。钱卫东浑身湿透,但带来的卫星电话让指挥部恢复了与外界的联系。
通过卫星电话,李腾向镇指挥部汇报了灾情。吴国忠书记指示:确保群众安全是第一要务,必要时要果断转移。县里的救援力量已经在路上,但道路中断,可能需要时间。
更大的考验在第二天凌晨到来。持续暴雨导致石泉村上游出现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直接威胁着下游的村庄和水厂。
必须立即疏散下游群众!李腾当机立断。
暴雨如注,夜色如墨。李腾带着干部们挨家挨户组织转移。有些老人舍不得家当,不愿意离开。
大爷,东西没了可以再置办,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李腾苦口婆心地劝说。
在转移最后一批群众时,险情发生了。堰塞湖突然溃决,洪水如脱缰野马冲向村庄。
快走!往高处跑!李腾声嘶力竭地呼喊,组织群众向安全地带转移。
在确认所有群众都安全转移后,李腾才最后一个离开。就在他跑向高地的瞬间,身后的房屋在洪水的冲击下轰然倒塌。
好险...同行的干部心有余悸。
李腾看着被洪水吞噬的村庄,心如刀割。这些都是群众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家园,转眼间就化为乌有。
天亮时分,雨势终于渐小。李腾拖着疲惫的身躯,查看群众安置情况。临时安置点里,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生火做饭,照顾老弱,秩序井然。
李委员,你一夜没合眼了,休息一下吧。耿大山心疼地说。
我没事。李腾摇摇头,现在最重要的是统计灾情,组织生产自救。
就在这时,卫星电话响了,是张薇打来的。信号时断时续,但妻子关切的声音依然清晰:听说青林镇灾情很重,你没事吧?
我很好,别担心。李腾强打精神,你和孩子都好吗?
我们都好,就是担心你。你一定要小心...
通话因信号中断而结束,但妻子的关心给了李腾莫大的温暖和力量。
雨停后,李腾立即组织灾后重建。他成立了生产自救领导小组,下设抢险修复、生活安置、生产恢复三个工作组。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通路、通电、通水。李腾在灾后第一次会议上部署工作,同时要防止次生灾害,做好卫生防疫。
在他的指挥下,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抢修基础设施,清理受灾现场,开展生产自救。更让人感动的是,产业联盟发挥了重要作用,各村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石泉村的水厂在三天后部分恢复生产,马鞍村的蔬菜基地开始补种,云雾村的茶园也在清理滑坡体。虽然损失惨重,但希望正在废墟中重新萌芽。
第七天,通往镇上的道路终于打通。吴国忠书记带着县里的救援物资来到石泉村。看到李腾消瘦的身影和布满血丝的双眼,吴书记动情地说:李腾同志,你们辛苦了!我代表镇党委感谢你们!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李腾平静地说。
更让李腾欣慰的是,在抗灾救灾中,镇村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干部群众关系更加密切。钱卫东副书记连续多日在一线指挥,赵晓波镇长协调各方资源,各村干部都坚守岗位...
经过这次考验,我们青林镇的干部队伍更加成熟了。吴国忠感慨地说。
灾后第十天,李腾终于有时间回一趟镇上的宿舍。推开家门,看到张薇准备的满满一桌饭菜,这个在洪水中不曾退缩的汉子,眼眶湿润了。
你瘦多了。张薇心疼地抚摸着他的脸庞。
没事,一切都值得。李腾握住妻子的手,群众都安全,产业也保住了大部分。
晚上,李腾在灯下撰写灾后重建规划。他不仅考虑恢复生产,更思考如何提高防灾能力,如何完善应急机制。这场灾难让他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要考虑发展,还要考虑安全。
我们要把这次灾难的教训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他在规划中写道,建设更加安全、更有韧性的美丽乡村。
窗外,月光洒在经历风雨洗礼的青林大地上。这片土地虽然伤痕累累,但依然坚韧,依然充满希望。而李腾,也将继续与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风雨同舟,砥砺前行。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何以为民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