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六年的春节,来得比往年更暖和一些。正月初三的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青林镇政府宿舍的房间里,为新婚的李腾和张薇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张薇仔细地将一件叠好的毛衣放进旅行袋里,转头看向正在书桌前整理材料的李腾,轻声问道:真的不用我多陪你几天吗?
李腾抬起头,露出歉意的笑容:县里的经济工作研讨会初七就要召开,宋书记让我代表青林镇做重点发言,这些材料还得再完善一下。你明天先回市里,我开完会就回去看你。
张薇走到他身后,双手轻轻搭在他的肩上:才结婚第三天就要分开......
对不起,薇薇。李腾握住她的手,等忙过这阵子,我一定好好陪你。
这是他们新婚的第三天。李腾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递给张薇:这是给你的新年礼物。
张薇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条银色的项链,吊坠是一枚精心打磨的竹片,上面刻着执子之手四个小字。
这是...
镇竹艺合作社老师傅的手艺。李腾帮她戴上项链,竹片来自青林镇的竹林,代表着我们在青林相识相知的缘分。
张薇抚摸着胸前的竹片吊坠,眼眶微微湿润:我很喜欢。
第二天清晨,李腾来到车站。开往红星县的长途汽车缓缓启动,李腾从车窗向张薇挥手,张薇项链的吊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回到镇政府大院,李腾立刻投入了研讨会材料的准备中。他要把青林镇特色产业联盟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李镇长,这么早就来加班了?党政办的小陈在走廊上遇见他,惊讶地问。
研讨会的发言稿还得再打磨。李腾笑道,你去帮我找一下产业联盟这半年来的销售数据和各村的收益分配情况。
好的,我马上去整理!
在办公室里,李腾铺开稿纸,开始撰写发言提纲。他回顾了产业联盟从无到有的过程:从石泉村的试点,到全镇推广,再到如今的规范化运作。这期间遇到的困难、解决的问题、积累的经验,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
关键在于找准定位,激发内生动力。他在稿纸上写下这一行字,陷入了沉思。
正月初五,李腾带着精心准备的发言稿,前往县城参加全县经济工作研讨会。这是红星县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会议,各乡镇和部门的主要领导都将出席。
会议在县委礼堂举行。李腾走进会场时,发现自己的座位被安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旁边都是各镇的党委书记和镇长。
李镇长,这里!青林镇的座位区,宋知远向他招手。
李腾快步走过去,在宋知远身边坐下:宋书记,您什么时候到的?
昨天就来了,参加了一个会前准备会。宋知远压低声音,今天的会议很重要,郑县长特意交代,让你把产业联盟的经验讲透、讲实。
李腾点点头,心中既感压力,又充满期待。
上午九点,会议准时开始。县委书记高志宏、县长郑国锋等县领导在主席台就座。郑国锋首先做了全县经济工作报告,在提到乡村振兴时,特别表扬了青林镇的探索实践。
...特别是青林镇特色产业联盟的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郑国锋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今天,我们特意安排了青林镇的同志做专题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听、认真学。
在李腾上台前,宋知远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放松,把你平时做的、想的说出来就行。
李腾深吸一口气,稳步走上发言席。他调整了一下话筒,目光扫过会场,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也看到了不少审视的眼神。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特色产业联盟:乡村振兴的青林实践》...
李腾的声音平稳而有力。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一个个具体案例,生动地讲述了产业联盟从酝酿到落地的全过程。当他提到石泉村王老栓一家通过山泉水项目实现脱贫时,会场里响起了阵阵感叹;当他讲述如何协调各村利益、建立科学的分配机制时,不少乡镇领导纷纷点头。
...我们的体会是,乡村振兴必须立足本地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必须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变要我发展我要发展;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
二十分钟的发言,李腾讲得条理清晰,数据详实。发言结束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会议休息期间,郑国锋县长特意走到李腾身边:小李啊,讲得不错!有思路、有办法、有成效!
谢谢郑县长鼓励,我们还在探索阶段,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不骄不躁,很好!郑国锋赞许地点点头,会后把发言材料整理一份给我,我要带到市里去交流。
更让李腾意外的是,县委书记高志宏也在茶歇时主动与他交谈:李腾同志,青林镇的经验很有价值。你们在调动群众积极性方面做得尤其出色,这是很多地方欠缺的。
高书记,这主要得益于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群众的支持配合。
高志宏微笑着对身旁的宋知远说:知远啊,你们青林出了个人才!
研讨会结束后,李腾随宋知远一同返回青林镇。车上,宋知远难得地露出了轻松的表情:李腾啊,今天的发言很成功。我听说,郑县长已经在考虑把产业联盟模式在全县推广了。
这么快?李腾有些惊讶。
乡村振兴是当前的重点工作,好的经验当然要尽快推广。宋知远望着窗外的田野,不过,推广之前,我们自己的基础要打得更牢。马上就要换届了,你有什么想法?
李腾沉默片刻:宋书记,我还是想在青林镇继续干下去,把产业联盟做得更扎实。
好!有这个决心就好!宋知远满意地说,换届后,不管我在什么岗位,都会继续支持青林镇的工作。
回到青林镇的第二天,李腾就接到张薇的电话,让他周末回市里一趟,说是舅舅陈志远想见见他。
李腾与这位省委宣传部的新闻处处长现实中其实没见过几次面,交谈自然也不多。
周末,李腾如约回到市里。张薇父母家中,陈志远已经在客厅等候。
舅舅。李腾礼貌地问好。
陈志远四十五岁左右,戴着一副金边眼镜,气质儒雅。他微笑着示意李腾坐下:听薇薇说,你前段时间在县里的研讨会上发言很成功?
只是汇报了一下青林镇的工作。李腾谦虚地说。
不必过谦。陈志远摆摆手,我看了你的发言材料,是薇薇拿给我的。思路很清晰,特别是关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部分,很有见地。
李腾惊讶地看向张薇,张薇调皮地眨了眨眼。
乡村振兴,最难的就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陈志远继续说道,很多地方习惯于大包大揽,结果政府忙得团团转,群众反而成了旁观者。你们能够突破这个瓶颈,很不简单。
我们也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李腾说,关键是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他们成为发展的主体。
陈志远点点头:这个认识很到位。不过,我要提醒你,基层工作复杂,特别是在换届这个敏感时期,更要稳扎稳打,注意工作方法。
谢谢舅舅提醒,我会注意的。
晚饭后,陈志远与李腾在阳台单独交谈。
李腾,你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规划?陈志远问。
我还是想在基层多干几年。李腾真诚地说,青林镇的工作刚有起色,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扎根基层是好事。陈志远望着远处的灯火,但是也要有更广阔的视野。现在的农村工作,已经不能就农村谈农村了,要放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来考量。
这番话让李腾陷入沉思。确实,他在青林镇的实践,更多是从本地资源和发展阶段出发,缺乏更宏观的思考。
请舅舅指点。
谈不上指点。陈志远笑了笑,我只是觉得,你是个有想法、能干事的年轻人,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镇一域。多学习、多思考,未来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回到青林镇后,陈志远的话一直在李腾脑海中回响。他重新审视产业联盟的发展规划,开始思考如何与全县、全市的发展战略对接。
与此同时,乡镇换届的消息也越来越明确。各种迹象显示,宋知远很可能要离开青林镇,到县里任职。而谁将接任党委书记,谁将进入新的领导班子,成为镇上热议的话题。
一天晚上,李腾在办公室加班,钱卫东推门进来。
李镇长,还在忙啊?钱卫东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
钱镇长,请坐。李腾起身招呼。
不了不了,就说两句话。钱卫东压低声音,听说这次换届,宋书记要高升了?
组织上的事情,我们不好猜测。
那是那是。钱卫东凑近一些,不过,我听说县里对青林镇的班子配备很重视。李镇长年轻有为,这次肯定要挑更重的担子了。
李腾不动声色:我服从组织安排,在什么岗位都是为青林镇的发展出力。
说得对!钱卫东拍拍李腾的肩膀,不管班子怎么变,我们都要团结一致,把青林镇的工作搞好。
送走钱卫东,李腾站在窗前,望着镇政府大院里摇曳的树影。换届就像这春夜的风,虽然看不见,却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力量。
他知道,无论领导班子如何变化,青林镇的发展都不能停滞。产业联盟要进一步完善,各村的基础设施要继续改善,群众的收入还要进一步提高...
想到这里,他回到办公桌前,摊开稿纸,开始撰写《青林镇特色产业联盟深化发展方案》。这个方案,将是他对新一年工作的思考和规划,无论未来如何变化,都要为青林镇的发展指明方向。
夜深了,镇政府大院的灯光一盏盏熄灭,只有李腾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在这个新春的夜晚,他仿佛听到了时代的召唤,那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前行的力量。
窗外,早春的嫩芽正在枝头悄然萌发,预示着又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到来。而青林镇,这个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地方,也即将迎来新的变化、新的机遇、新的挑战。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何以为民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