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四年的冬天,脚步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沉稳一些。寒意初显,但阳光依旧能带来几分暖意。青林镇的山野褪去了夏秋的繁盛,显露出几分疏朗和硬朗的轮廓,如同一个经历风雨后沉淀下来的汉子。李腾站在镇政府办公室的窗前,看着院子里那几棵叶子已落尽、枝干却更显遒劲的老树,内心有种奇异的共鸣。
陈志远处长那番“把根扎牢,把事做实”的指点,像一剂高效的清醒剂,让他迅速从订婚喜悦和“被关注”的微醺感中沉淀下来。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当下最重要、也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将青林镇这片基业夯实、拓宽。外部的关注和未来的可能,都建立在眼前这份实实在在的政绩之上。
他的工作重心,愈发聚焦于“固本”与“拓新”两个维度。
“固本”,在于巩固和深化已有的产业基础。他与赵晓波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蜜月期。两人似乎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默契:赵晓波主攻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李腾则负责统筹协调、品牌打造和市场对接。
《青林云雾茶地方生产标准》的审批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赵晓波几乎每周都要跑一趟县里甚至市里的相关部门,带着厚厚一沓数据和论证材料,逐条解释,据理力争。李腾则在后方,通过党政办的渠道,协调各方关系,为赵晓波的“技术攻坚”扫清行政障碍。同时,他已经开始着手组建青林镇茶叶产业协会的筹备小组,计划在标准正式发布后,立即将分散的茶农组织起来,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宣传、统一市场开拓。
“赵委员,标准一过,我们立刻启动协会注册和品牌视觉设计。”李腾在一次碰头会上对赵晓波说,“要赶在明春新茶上市前,把‘青林云雾’的牌子立起来,把声势造出去。”
赵晓波推了推眼镜,难得地没有提出技术层面的异议,而是点了点头:“品牌运作你负责,我保证生产端不出纰漏。”
竹艺合作社那边,外贸订单的稳定,带来了产能和管理的双重提升。李腾推动合作社引入了更规范的成本核算和利润分配机制,并设立了一个小型创新基金,鼓励老师傅和年轻学徒开发新产品。他还亲自把关,为合作社设计了一套中英文对照的产品说明书和品牌故事手册,准备随第二批外贸货物一同发往海外。老王感慨地说:“李主任,你这从市里回来,眼光和手法真是不一样了,咱们这竹编玩意儿,都快让你弄出国际范儿了!”
“拓新”,则体现在对既有项目的深度挖掘和新增长点的培育上。
“月亮湾”生态露营地经过一个夏季的口碑积累,在周边地区的户外爱好者中小有名气。李腾没有满足于此,他组织镇里几个文笔好的年轻干部,系统梳理了青林镇的历史传说、民俗文化和红色遗迹,编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青林风物志》,并将其中的精华内容制作成小巧的导览手册,放置在“月亮湾”营地,供游客取阅。他还计划在来年春天,结合茶叶采摘季,推出“春日寻茶·青林踏青”的短期主题旅游线路,将茶园、竹艺合作社和“月亮湾”串联起来,实现产业的初步联动。
更重要的是,他开始系统性地研读张薇舅舅提到的《东原宣传》以及其他省级刊物。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看与本镇直接相关的农业或经济政策,而是开始关注全省的发展战略、区域布局、产业动向以及兄弟县市的创新做法。他发现,省里正在强调“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这与青林镇的实践路径高度契合。他将一些有价值的政策信息和典型案例剪贴下来,反复研读,并思考如何与本镇实际结合。
一次,他看到《东原宣传》上介绍某个山区县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土特产的经验,立刻找来小陈和老王研究。
“咱们的青林云雾茶和竹艺品,将来是不是也可以试试这条路?”李腾指着文章说,“不能光靠线下和外贸,要多一条腿走路。”
小陈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接受快,立刻响应:“主任,这个想法好!我看现在有些大城市已经开始流行电话购物了,将来说不定真能坐在家里买东西!”
老王则持重一些:“这事得慢慢来,咱们东西要好,信誉要牢。”
“对,不急,但要有这个意识,提前做些准备。”李腾肯定了两人的看法。
除了工作,他与张薇的感情也在新的模式下稳定发展。电话和书信是他们主要的沟通方式。张薇在市委宣传部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她偶尔会在信里跟李腾讨论一些宣传策划的理念,李腾则跟她分享青林镇产业发展的具体进展和遇到的难题。两人在各自专业领域的交流,反而让彼此有了更多共同语言和更深层次的理解。订婚,像一枚定海神针,让他们的感情之舟在各自奋斗的海洋中,行驶得更加平稳和安心。
年底将近,青林镇的工作也进入年终总结和来年规划的阶段。李腾协助宋知远书记,开始起草镇党委政府的年度工作报告。他将在市委宣传部锻炼出的宏观视野和文字能力,与对青林镇实际情况的深刻把握结合起来,报告写得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既实事求是又鼓舞人心,宋知远看了初稿后,只改动了几个词,便满意地通过了。
在班子会上讨论来年工作重点时,李腾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一是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产业化道路,以茶叶标准发布为契机,打响品牌,提升价值;
二是要推动竹艺产业提质增效,稳固外贸,开拓内销,探索电商可能;
三是要深化‘月亮湾’生态旅游内涵,推动与文化、农业的初步融合;
四是要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的能力提升,以适应发展的新要求……”
他的发言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得到了班子成员的普遍认同。连钱卫东也只是在个别具体措施上提出了些保守意见,并未对整体思路提出质疑。李腾在青林镇决策层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已然不同往日。
夜幕再次降临,李腾处理完手头最后一份文件,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他走到窗前,望着冬夜里青林镇稀疏却温暖的灯火,内心充满了踏实感。
这半年,他经历了市委宣传部的淬炼,收获了爱情的承诺,得到了高层的指点,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方向。他没有好高骛远,而是选择沉下心来,固本拓新,将青林镇这片根据地经营得更加稳固。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也不会少。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他的根,在这片土地里越扎越深;他的目光,在《东原宣传》的字里行间望向更远的地方。他像一位耐心的农夫,在属于自己的田地里,精心耕耘,播种希望,静待着下一个春天的来临。而他和张薇共同描绘的那个关于“家”的未来图景,也在这扎实的奋斗中,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触手可及。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何以为民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