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考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另一项重磅通知下达了——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决赛集训营即将启动,顾言澈作为省队绝对主力,入选了最终的集训大名单。这意味着,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奔赴外地参加封闭式的高强度集训,这与学校紧张的一轮复习计划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
晚自习后,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月色清冷。苏念晴能感觉到顾言澈比平时更沉默一些。
“集训……什么时候出发?”她轻声问。
“下周。”顾言澈回答,声音里听不出太多情绪,“大概四周。”
四周,几乎占用了九月下半月到十月上半月,这正是高三一轮复习打基础的关键时期。错过学校的系统复习,全靠自学,压力可想而知。
苏念晴停下脚步,抬头看着他,路灯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别担心学校这边,”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一轮复习的笔记和进度,我来帮你整理和同步。”
顾言澈微微一怔,看向她。苏念晴的眼睛在夜色中亮晶晶的,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认真和担当。“我每天会把各科老师讲的重点、发的卷子、还有我自己的笔记摘要,拍照发给你。周末我们可以视频,讨论疑难知识点。保证你回来的时候,进度一点不落。”
她的话语条理清晰,仿佛早已在心里盘算好了这一切。她没有说“加油”之类的空话,而是提出了最实际、最有效的支持方案。这种务实和体贴,瞬间熨帖了顾言澈心中那丝微妙的焦虑。
他沉默了几秒,目光深沉地看着她,然后点了点头,声音低沉而清晰:“好。谢谢。”
“谢什么,”苏念晴弯起眼睛笑了,“等你拿了全国金牌回来,请我吃大餐就行!”她用一种轻松的语气,化解了可能存在的沉重感。
从第二天起,苏念晴便开始了她的“同步支援”计划。她的笔记做得更加详尽了,不仅记录知识点,还标注了老师强调的易错点和不同题型的解法比较。每天晚自习结束后,她都会将整理好的资料清晰拍照,打包发给顾言澈。偶尔遇到特别有意思的题目或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她会在微信上留下言简意赅的疑问,顾言澈会在集训间隙抽空回复,有时是三言两语的点拨,有时是几张写满推导过程的草稿纸照片。
这种远距离的协作,不仅没有拉远两人的距离,反而因为共同的目标和高效的互动,让他们的默契达到了新的高度。苏念晴在整理和讲解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有了更深刻的梳理;而顾言澈在应对竞赛难题的同时,还能精准把握校内的复习节奏,心中倍感踏实。
竞赛与复习的天平,因为有了苏念晴这个可靠的“支点”,保持了完美的平衡。他们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并肩作战,是即使暂时分离,也能在各自的战场上奋力拼搏,并时刻感知到对方给予的力量和支持。这份信任与担当,比任何朝夕相处都更显情谊珍贵。
喜欢同院双骄:从校园到婚纱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同院双骄:从校园到婚纱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