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的偏殿里点着油灯,昏黄的光把人影投在墙上,忽明忽暗的。曹兴国把两壶烧刀子往桌上一墩,“砰”的一声,震得油灯都晃了晃。“来,老魏,先整两口暖暖身子!”
魏奎胜解开棉袄扣子,刚想坐下,就见修女端着个盘子进来,里面是几碟咸菜,还有一摞刚烙好的饼,冒着热气。“光喝酒哪行,垫垫肚子。”她把盘子往桌上放,“那孩子睡着了,张婶给缝了件小棉袄,穿着正合适。”
“还是修女同志想得周到。”曹兴国给魏奎胜倒了碗酒,酒液在碗里晃,泛着琥珀色的光,“尝尝这个,是从一个汉奸家里搜出来的,据说窖了三年。”
魏奎胜端起碗抿了一口,辣劲顺着喉咙往下窜,烧得心里热乎乎的。“够劲!”他咂咂嘴,拿起张饼卷上咸菜,“说正事吧,下一步咋打算?特务抓得差不多了,但‘飞鸟’的老窝还没端,保不齐啥时候又来捣乱。”
曹兴国啃着饼,眉头皱成个疙瘩:“我让参谋查了,‘飞鸟’的总部在关外,离这儿不远,就隔着一条江。硬打肯定不行,咱们人手不够,还得从长计议。”他从怀里掏出张地图,摊在桌上,“你看,这是过江的路线,有三个渡口,其中两个是鬼子把守的,只有西边那个是百姓自己撑船摆渡的,说不定能从那儿找突破口。”
魏奎胜指着地图上的渡口:“这个摆渡的靠谱不?别是特务的眼线。”
“不好说,”曹兴国摇摇头,“得派人去摸摸底。我寻思着,让藤本去最合适,他枪法准,人也机灵,不容易暴露。”
修女突然开口:“我认识那个摆渡的老李,以前给教堂送过货,是个老实人,就是胆子小。要是咱们说明情况,他说不定愿意帮忙。”
“那就好办了!”魏奎胜眼睛一亮,“让藤本带着你的信物去找他,先探探口风。要是能成,以后过江就方便了。”
曹兴国点头:“行,就这么办。明天一早让藤本出发。另外,粮食得赶紧分下去,百姓们家里快见底了,粮仓里的存货够吃到春耕,但得省着点用。”
“我已经让老汉去统计了,”魏奎胜说,“各村的户数和人口都记下来了,按人头分,保证每家都有粮。春耕的种子也得准备,不然秋天就没盼头了。”
“种子的事我来想办法,”曹兴国喝了口酒,“我让通讯员给根据地捎个信,让他们匀点过来。实在不行,就去山里挖点野菜种子,总能凑活。”
正说着,外面传来敲门声,是个护城队的小伙子,手里拿着个纸条:“团长,哨卡上送来的,说是从一个形迹可疑的人身上搜出来的,看不懂。”
曹兴国接过纸条一看,上面是些歪歪扭扭的符号,像是密码。“这是‘飞鸟’的暗号。”他眉头一挑,“看来还有漏网的,想往外传信。”
魏奎胜凑过去看,越看越眼熟:“这符号……跟之前从刀疤脸身上搜的本子上的有点像。你看这个三角,当时旁边标的是粮仓,那个圆圈,标的是钟楼。”
修女也凑过来看:“我认识这个十字,教堂的标记。那这个波浪线呢?”
“是江!”曹兴国一拍桌子,“肯定是跟关外的总部报信,说咱们在查渡口的事!”
魏奎胜把碗往桌上一墩:“狗日的,动作倒快!看来得提前动手了,不能等他们反应过来。”
曹兴国想了想:“让藤本连夜出发,别耽搁。另外,加派人手盯着那三个渡口,一旦发现有可疑人员,先扣下来再说!”
外面的风刮得更紧了,吹得窗户纸“哗哗”响。魏奎胜端起碗,跟曹兴国碰了一下:“干了这碗,明天又是一场硬仗!”
两碗酒下肚,辣劲直冲天灵盖。魏奎胜抹了把嘴,看着桌上的地图,突然觉得浑身是劲——不管是“飞鸟”还是鬼子,想再欺负承德城的百姓,先问问他手里的枪答不答应!
修女收拾着碗筷,看着俩人的背影,嘴角忍不住往上翘。油灯的光映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老长,像两座稳稳当当的山。
喜欢猎人的抗战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猎人的抗战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