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坦星(Luytens Star),又名GJ 273,是一颗距离地球大约12.20光年,位于小犬座(canis minor)的红矮星。由于它的视星等仅为9.9等,因此肉眼无法直接看见,需要通过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
下面我来为你详细讲解一下这颗恒星。
基本特性
鲁坦星以测出它自行运动速度的天文学家威廉·雅各布·鲁坦(willem Jacob Luyten)的名字命名。他和Edwin G. Ebbighausen于1935年首次确定了这颗恒星的自行运动。
- 物理参数:鲁坦星的质量约为太阳的0.26倍(即四分之一),半径约为太阳的0.35倍(35%)。它的光谱类型为m3.5V,这表明它是一颗核心正在进行氢热核反应的主序星,表面有效温度约为3150 K,呈现出m型恒星特有的红橙色。
- 光度与观测:鲁坦星的光度非常微弱,可见光波段的光度大约只有太阳的0.0004%,因此尽管它距离我们不算太遥远,但肉眼完全不可见。在小望远镜中,它位于亮星南河三(小犬座a)西边大约3度的地方。
- 运动状态:鲁坦星正在远离太阳系。它目前距离南河三大约1.2光年,在大约600年前,两者曾达到最近的1.12光年距离。
行星系统
鲁坦星系统拥有已确认的系外行星,这也是它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
- GJ 273b(鲁坦b):于2017年发现。它是一颗超级地球,质量约为地球的2.89倍,轨道周期18.65天。这颗行星恰好位于其恒星的宜居带内,接收的星光仅比地球多约6%。如果其表面存在适宜的大气层,理论平衡温度约为259K(-14°c),平均表面温度可能接近292K(19°c),与地球非常相似。更重要的是,鲁坦星本身活动性较弱,这减少了强烈耀斑剥离行星大气的风险,提升了GJ 273b的潜在宜居性。
- GJ 273c:与GJ 273b同时发现,质量约为地球的1.18倍,公转周期仅4.72天,距离恒星非常近,是一个炽热的岩石世界。
- 候选行星:2019年,天文学家通过径向速度法在该系统中还发现了另外两颗候选行星(GJ 273d和GJ 273e),它们质量更大,轨道周期也更长。这使得鲁坦星系统的已知行星数量可能达到四颗。
科学意义与尝试
鲁坦星系统因其潜在宜居行星的存在,成为了地外文明搜寻(SEtI)的目标。
- 2017年,mEtI International(地外智慧通讯组织)曾使用位于挪威的射电天线向鲁坦星系统(目标主要是GJ 273b)主动发送了一条信息。这条信息包含了数学和科学教程、音乐作品等内容,期望能与潜在的外星文明进行交流。信号预计将在25年左右抵达鲁坦星。
- 鲁坦b因其适中的质量(很可能是一颗岩石行星)、位于宜居带内、母恒星活动相对宁静以及相对较近的距离,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宜居系外行星候选体之一,其地球相似指数(ESI)高达0.91。
总结
鲁坦星虽然本身是一颗暗淡的红矮星,但它却因拥有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GJ 273b而成为天文学家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它不仅是我们遥远的邻居,也承载着人类对寻找宇宙中其他生命的期望和想象。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在观测亮星南河三时,也不妨尝试用望远镜寻找一下这个可能拥有另一个“地球”的星系。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鲁坦星。如果你对系外行星或者搜寻地外生命感兴趣,我们还可以继续探讨更多有趣的内容。
喜欢宇宙地球人类三篇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宇宙地球人类三篇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